葉 鑫 梁東麗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 楊凌 712100)
2021年3月13日晚,蒙古國突發重大沙塵暴天氣,全國大部分省份遭到了嚴重沖擊,有16萬牲畜死亡,甚至我國部分北方地區,如北京等地也同樣受到了影響。以往有數次沙塵暴現象發生,但這一次的嚴重影響仍然給人類又一次敲響了警鐘,提醒著我們要重視大氣環境問題。近年來,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穩步推進,在社會經濟水平不斷提升以及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改善的情況下,對大氣環境帶來的危害也同樣不容忽視,甚至更應該得到重視。目前,國家對環境污染的治理力度也在不斷加大,對生態環保的重視度不斷提高。
大氣污染物,是指由于人類活動或自然過程排入大氣的并對人和環境產生有害影響的那些物質,包括粉塵等顆粒物、二氧化硫等硫氧化物、二氧化氮等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碳氧化物以及其他有害物質等。其中,氣溶膠體已經成為當前我國北方城市大氣污染物最有影響力的有害物質之一。
城市大氣環境中污染物過多,不僅會傷害人的身體健康,同樣會影響到整個生態環境。對人體來說,一些大氣中的污染物隨著人類呼吸進入肺部,慢慢沉積下來,長此以往會引起呼吸系統的疾病;如鉛、鎘等重金屬微粒進入人體后,鉛會傷害到人的神經系統,對年齡小的孩子來說會降低學習能力,鎘影響孩子的骨骼發育,都是會對人類身體成長產生危害的不利因素。對環境來說,大氣污染會影響到全球的生態系統,大氣中的有害物質通過各種方式沉積下來,危害到土壤、河流、植物等。而二氧化硫會形成工業煙霧,氧化為硫酸后在云中形成酸雨,危害巨大。
工業化和現代化對大氣環境的危害早已被現實所證明,著名的“倫敦煙霧”事件便是由此而來。英國作為最早進行工業革命的國家,也嘗到了大氣環境被污染所帶來的嚴重后果,之后的若干年都在為此而做出彌補工作。我國的工業化開始較晚,但由于速度快、規模大,對大氣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也開始顯現。在工業化發展初期,為了追趕國外發達國家的進程,我國在整體發展規劃上一味地追求經濟效益,對環境的重視程度不夠。目前,我國仍處在經濟高速發展的階段,對工業化的重視程度并未降低,但也已經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開始對此做出改變。
在城市中,大氣環境中的污染程度更高的原因之一在于,城市中的機動車輛數量龐大。目前,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條件得到顯著改善,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將車輛視為生活必需品,有的家庭甚至不止擁有一輛車。再加上我國的人口數量居世界首位,人口基數本就大,因此我國城市中的車輛隨處可見,也因此對城市的大氣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壓力,車輛尾氣成為大氣環境中污染物的主要來源之一。另一方面,部分城市的道路建設和規劃存在不足之處,車輛擁堵現象頻發,也加重了大氣環境污染的形成。
除了工業發展與車輛增多造成大氣環境中污染物的存在之外,人們在生活中同樣會排放廢氣,污染大氣。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煤氣的燃燒。當下,隨著人們的生活條件逐漸得到改善,以及國家相關政策的執行,使用煤氣作為燃料的現象漸漸減少,更多的家庭將天然氣、電能作為主要的能源。但是,盡管如此,在部分欠發達的三四線城市,經濟水平發展程度不高,仍有部分居民在使用煤炭。煤炭作為燃料,在燃燒過程中會釋放大量的有害物質,比如煙塵、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等,不僅污染大氣環境,同時對居民的身體健康也造成了不小的威脅。另外,除了家庭,一些從事餐飲行業的個體從業者也會排放油煙廢氣,釋放PM2.5等。
除此之外,生活中還有一些現象會影響大氣環境的質量。比如,焚燒垃圾現象。城市中在處理垃圾時,雖然不像農村一樣直接焚燒,但部分地區仍不可避免地存在這樣的情況。尤其是在燃燒塑料制品時,極易產生有害物質,從而污染大氣環境。另外,在過年期間和節慶假日,一些地方有燃放鞭炮的習慣,同樣會導致大氣環境中污染物的增多。
工業發展對城市大氣環境造成的污染負擔始終是最嚴重的,因此必須在產業布局上做出改變,轉變城市經濟發展結構,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國家和政府在這一方面提出了號召。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產業基礎高級化水平明顯提高,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和任務之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刻把握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新要求,堅持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推動制造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現代化水平。全國各地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大力提升創新能力,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對于防控大氣污染來說,城市在具體方面能做的事情同樣很多。比如,將城市內的重點污染企業整體搬遷出去,建立生態工業園區,在整體規劃上做出科學、合理的部署與安排。同時,部分企業內部要轉變生產經營管理模式,在高科技研發與排污降污設備的開發上勇于投入資金,用科技手段來治理污染問題。相關環境保護監督管理部門要加大對重點企業的監管力度,一經發現污染問題必須迅速嚴肅處理,懲一儆百,將保護城市大氣環境列為重要工作內容。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車輛成為每個人出行的必備工具,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有時候靠步行難以維持日常生活的正常運轉。因此,城市中的車輛越來越多是可預見的事情。但是,由于機動車輛排放的尾氣是城市大氣環境中污染物的主要來源之一,對于車輛的出行必須加以管控。一方面,可以大力發展公共交通事業,如公交、地鐵等,鼓勵市民減少私家車的使用頻率,代之以公共交通方式。另外,如今大街小巷中隨處可見共享單車的蹤跡,不僅為市民群眾提供了便利,鍛煉了身體,同時在客觀上也是減少大氣污染的一種有效途徑。另一方面,有關部門應對機動車輛做好管控,逐步實行限行、限購等政策;同時要提高機動車污染物的排放標準,對不達標的車輛進行整改,及時淘汰,嚴格按照規章制度來執行。最后,以清潔能源為燃料的新型汽車也是一種出行的替代方式。
所謂清潔能源,就是指不會造成污染的能源種類,也可以稱其為新能源。新能源,顧名思義,是指除傳統能源之外的各種能源類別,包括太陽能、地熱能、海洋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和核聚變能等等。不僅為了緩解環境污染現象,同樣可以解決能源稀缺不足的問題。目前世界各國都將開發新能源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我國同樣十分重視清潔能源的開發工作。2019年9月20日,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局司長李福龍表示,目前正在研究“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將繼續壯大清潔能源發展。在宏觀層面上,國家做出了規劃;微觀層面上,我們每一個個體也不能落后。每個公民都應該樹立起“保護大氣環境,我們人人有責”的觀念,在生活中改變生活習慣,主動使用清潔能源,減少煤炭的使用,從每個人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除了以上措施,還可以嚴格規范環保措施,在制度層面加以管控。以及重視城市綠化工程,以凈化城市大氣環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習近平總書記的話強調了對生態和環境問題的重視。大氣環境作為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一環,角色不可缺席。而城市在我國的工業化進程中領跑在前,城鎮化與工業化并肩而行,城市大氣環境中的污染物必須得到有效治理。因此,我國應該更加重視城市大氣環境中污染物的問題,針對目前存在的現象做出有效處理,重拳出擊。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建設生態強國的最大本錢,我們必須守護好這一片藍天,在藍天下暢快地呼吸,自由地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