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波
(新疆阿克蘇地區阿瓦提縣農業農村局,新疆 阿克蘇 843200)
“農村振興”的概念最早是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農村振興就是建設有自己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生產發展、生活舒適、農村文明、村容整潔、民主管理的農村建設要求。從農村垃圾分類處理問題入手,推進農村振興戰略。目前,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還存在問題,由于受農村生活環境和觀念的影響,還不能對農村垃圾進行完善分類,不能更好地處理生活垃圾中產生的污染,農村生活環境整潔困難,不利于村莊村貌整潔和當地風俗文明建設的發展。對鄉村來說,推進農村治理創新是維護社會穩定、解決社會問題、解決農村問題的關鍵。因此,我們應該重新認識鄉村治理的概念、主體和模式,改進和創新治理模式,提高治理能力。我們應該全面了解鄉村治理的目標、要求、任務和趨勢。
農村垃圾治理就是利用各種鄉村資源,實現鄉村的有序發展。農村是中國最基本的治理單位,是社會治理的基礎和關鍵,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垃圾治理作為社會治理的重要基礎,其重要性日益突出。特別是隨著扶貧和農村振興的深入,農村治理在基層經濟發展、公共文化服務和維護社會秩序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鄉村治理是農村振興的重要保障。新時期中國主要社會矛盾的變化對中國社會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人們對社會治理、社會公平和正義、公共服務和生活質量的需求正在增長。農村振興是一項惠民生、惠民的工程。中國共產黨是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黨。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黨的目標。為了更好地滿足人民的需求,這需要我們努力創造一個良好的局面。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日常生活中產生了更多的垃圾。農村垃圾主要是生活必需品的浪費,大部分是廚余垃圾。與城市垃圾的分類不同,農村垃圾主要分為以下幾類:(1)由下腳料、果皮、菜葉等廢棄物組成的餐廚垃圾;(2)由報廢圖書、紙制品、塑料制品和舊衣物組成的可回收物;(3)危險廢物是指廢舊鋰電池、紐扣電池等,會造成環境污染或對人體的傷害。(4)建筑垃圾是指施工中留下的毛石殘渣和廢料。(5)其他垃圾,是指樹枝、樹葉等易于焚燒的垃圾。
與傳統的農村垃圾處理相比,農村垃圾分類處理可以提高垃圾處理效率,提高資源利用率。推進農村垃圾分類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必由之路,也是實施農村振興戰略的基礎。農村垃圾分類還是比較困難的。由于農村環境因素的特點和人們傳統生活習慣的影響,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仍然是一個難題。傳統的農村垃圾處理方式容易造成垃圾遍地,污染環境。但是,由于農村地域廣闊,農村垃圾分類的基礎設施不夠完善,運輸問題仍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要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從農村垃圾分類管理入手,形成一套適合社會主義新農村特點的農村垃圾分類管理方法。農村垃圾分類處理需要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農村人民的思想意識,制定相應的相關規章制度,督促垃圾分類處理的實施。
一方面,由于參與方式、認識和態度的限制,農民群眾沒有積極參與鄉村垃圾治理的想法。農村是由許多要素組成的社會,群眾是農村治理的受益者,也是自治的主體,農村垃圾治理本來應該是一種自我管理,是一種積極的行為,但大多數人沒有充分認識到自己在農村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隨著互聯網技術、手機、QQ、微信等通信手段的普及,群眾對組織的依賴逐漸減弱,群眾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以至于對村里的事缺少興趣。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指導下,把農村建設成為更加宜居、更加文明的新農村。經濟層面的農村振興目標是促進新型現代農業的全面完成。努力改善鄉村基礎設施,使農民形成生態文明意識是文化水平的關鍵。緊緊跟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建設農村精神文明,走出符合中國國情的新農村道路,為中國農村振興戰略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鄉村文明建設是農村振興戰略的基礎,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是鄉村文明建設理論的實踐。
在農村,要加強農村風俗文明建設,注重保護農村環境,治理農村垃圾的根源,提高農民生活環境質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可以使農民增強幸福感,提高自身素質。只有引導農民樹立正確的觀念和價值觀,才能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農村環境治理的重點是從過去的污染治理發展綠色經濟,對農村生活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對有效資源進行再利用。要從農村基層做起,推進農村振興。鄉村風俗文明建設是工業繁榮的前提。它提高了農產品的品牌價值,從而增加了農民收入,并通過改善農民的生活環境,建設了美麗的農村,對鄉村振興戰略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農村垃圾分類處理過程中,需要配備相應的垃圾分類處理設施。自實施農村垃圾分類以來,中國在農村垃圾處理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在工作中,應在村莊建立垃圾處理基礎設施。垃圾箱應根據農民房屋的距離,設置在不同的區域。應該注意的是,它們不應該設置在主要河流附近,以避免污染水源。加強垃圾運輸人員的管理,提高垃圾運輸效率。在終端廢物處置設施中,應增加相應的管理人員,對終端廢物處置進行良好的管理。對于填埋場的后期維護,應增加專門的維護人員來保護周圍環境,并設立監督機構及時發現污染問題并進行糾正。在農村垃圾分類處理中,應定期維護和升級處理設施,提高基礎設施的使用效率。通過對農村垃圾的分類和處理,有效改善了農民的生活環境質量,表明了國家對垃圾分類的決心。
在鄉村振興戰略中,農村風俗文明建設是重中之重。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是農村風俗文明建設的基礎。讓村民生活在干凈整潔的生活環境中,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我們要引導廣大農民努力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者,通過對廣大農民的思想教育,加快改善農村生活環境。通過開展村容整潔檢查,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塑造農民文明和農村風俗文明,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戰略應大力開展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從農村垃圾分類處理入手改善農村生態環境。通過加大環境意識的宣傳力度,提高人們的思想覺悟,樹立村民保護環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農村地區設立衛生監督部門,制定規范,約束農民的日常行為。有利于農民良好生活習慣的形成,促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了進一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制定符合中國國情的路線,應尊重地區差異,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文化差異和地區習俗進行有特色的實施。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鼓勵群眾學習道德榜樣,表彰和獎勵在農村垃圾分類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員。
綜上所述,我們必須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緊緊依靠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認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農村垃圾分類處理方面,走出一條符合農村振興的新路。要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通過對廣大農民的宣傳教育,可以改變農村群眾傳統的不良生活習慣,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從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在農村垃圾處理方面,要調動農民參與的積極性,保證垃圾分類處理的進度。鄉村振興戰略是維護農村和諧穩定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農村文明發展的重要途徑。要堅決落實黨的方針政策,建立健全獎懲機制,完善整體協調機制,充分協調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將各部門的農村垃圾分類處理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工作效率,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