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艷
(廣西南寧市橫縣云表鎮國土規建環保安監站,廣西 南寧 530306)
隨著林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林木的種類逐漸增多,由此林業管理中也出現了較多的問題,不利于林業的發展。每一年林業都會遭到病蟲害的入侵,病蟲害不斷侵蝕林木,給林業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損失。從原因上分析,林業病蟲害對林業的生長帶來不利影響,而林業之所以出現較多的病蟲害與林業管理缺乏有直接的關系,林業防治工作沒有做好,有害生物的防治存在問題。對林業人員來說,要強化對林業出現病蟲害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試圖為林業的發展尋找合適的管理方式,做好林業防治工作,合理使用林業資源,提升林業防治效果。
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需要科學規劃才能有序開展,一旦缺乏科學的防治規劃,防治效率將極大地降低。對林業防治工作而言,需要重視對有害生物的防治,在提升有害生物防治水平的基礎上合理規劃防治,才能確保防治工作的質量。但在實際的防治工作中,有害生物防治規劃往往不科學。目前的造林多為單純的造林,在林業規劃上缺乏細致的判斷,從而使得林業面積在不斷增加的同時,有害生物的數量也在急劇增加,不利于林業的生長。對多數的林業種植工作來說,經濟林與苗圃是其主要的種植模式,而這樣的種植模式缺點是沒有將所有林業的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納入規劃中,進而在生態林以及防護林的防治上缺乏應有的措施,有害生物的防治缺乏科學的規劃,工作片面,一旦出現感染,將會影響大面積的林業資源,最后直接影響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
對林業中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而言,檢測預報技術的缺乏也會影響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治質量,導致有害生物在林業防治工作中出現問題,因此需要認識到檢測預報技術對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要性。具體到林業工作的檢測預報來說,其在林業防治工作中十分重要,是林業資源有效管理與防治的重要環節,所以各地都十分重視。在20世紀90年代,各林地就建立了一些監測有害生物的站點,目的是檢測林業中的有害生物,這樣一來,有害生物一旦出現,就能被監測到,從而及時將有害生物處理掉。但由于我國的有害生物檢測站點技術不高,在部分地區的監測點發展較慢,不能發揮較大的監測作用,從而使得檢測工作效果不理想,影響有害生物的防治,不利于林業防治工作的有效開展。
在林業防治工作中,防治機械藥械的不完善,也是存在了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具體來說,當前用于防治有害生物的機械、藥械,其最大的特征是農業化,缺點是不能實現大面積的推廣使用,所以存在較多的防治問題。(1)使用藥械對林業土地類型有要求,平原的依賴性最大,所以當出現坡度陡、海拔高的林業場地時就會出現問題。且藥械的主要組成成分為化學藥劑,這些化學藥劑缺乏科學的劑量支持,將極大地不利于林業的生長。如大量使用藥械會破壞生物的多樣性,由此出現防治問題。(2)防治機械的種類較多,對森林環境以及設備操作人員的要求較高,所以當出現操作人員不會使用機械問題時就會制約機械使用的效果。
粉劑型化學藥劑在有害生物的防治上也存在較多問題。(1)從性質上看,粉劑型藥劑的顆粒較小,在空氣中揮灑,如果施藥人員防護措施不到位,粉劑藥將會隨風進入施藥人員的口鼻,影響施藥人員的身體健康。(2)化學藥劑盡管能殺死有害生物,但與此同時也會殺死有益的生物,影響生物的多樣化,生物數量失去平衡,影響林業生態環境,破壞了林業的生物鏈。(3)藥劑噴灑易受雜草灌木的影響,縮小藥劑的噴灑范圍,由此,在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上也會受到影響。
林業的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需要檢驗設備給予支持。由于檢疫設備的單一性,由此給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治帶來影響,單一性的檢疫設備會使檢疫速度受到影響。檢疫速度與檢疫效果無法匹配,直接影響檢疫質量。從本質上看,檢疫質量的制約因素較多,以檢疫設備與工具書種類為主,對處于基層的檢疫機構而言,有害生物在防治前應做好相應的檢疫工作,但多數的基層檢疫單位只有單一的檢疫設備,如顯微鏡或放大鏡等,不能對有害生物進行有效的定性分析,由此直接影響有害生物的檢疫效果。對有害生物工具書而言,需要生動直觀地描繪出多樣的有害生物,提升對有害生物的了解,才能更好地防治有害生物,但當前市面上的工具書在有害生物的描繪上大都以文字為主,缺乏應有的色彩以及圖畫,不利于有害生物的直觀性認識。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不佳。
林業防治中有害生物的防治存在檢疫法規模糊的問題。當前的法律法規不適應林業防治中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尤其是基層林業檢疫機構在執法中存在較多問題,不利于有害生物的防治。甚至有些法規與防治現實無法匹配,增加了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的難度。或者現存的法律法規較為單一,描述不細致,十分模糊,適用性不強,不利于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科學開展。如《國內森林植物檢疫收費法》中,認為木材的檢疫費用按照貨值的百分之二來計算,此外檢疫包裝材料以及證書等,也存在表述模糊等問題。
解決林業防治工作中有害生物防治問題,需要提升防治意識,做好防治規劃。從我國目前的林業有害生物防治而言,多數以預防治理為主,具體到林業有害生物防治上,要提升思想認識,從細節上去規劃與防治。
林業防治工作中的有害生物防治,需要完善的預測檢測流程支持,提升防治檢測技術的水平。具體來說,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強化林業有害生物監測站點的建設工作,通過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有害生物檢疫檢測技術水平。加大檢測設備、資金的投入力度,掌握先進的監測技術,搭建國家級的監測網點,為林業有害生物的監測奠定堅實基礎;其次,調查林業有害生物,加強對林業有害生物的熟悉程度,通過必要的檢測和系統觀測,在認識的基礎上,不斷積累相關數據,建立有害生物的數據庫,確保相關監測技術的有效運用;最后是開展監測培訓工作,有害生物的預測檢測需要不斷培訓,才能提升預測檢測的水平,讓林業監測人員掌握更好的檢測技術,提升專業能力,完善檢測體系,使用先進的監測設備,快速準確的掌握病蟲害地各類信息。
有害生物的防治要遵循相關的原則,發展生態林業是其主要的防治原則,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防治設備,提升林業保護意識,優化林木的生長質量,培育混交林,強化工程造林與集約經營等,提升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治水平,確保林業防治工作處于林業管理工作的中心位置。重視早期預防在林業預防中的重要性,研究早期預防技術,提升林業抵抗外界環境的能力,確保林業健康協調發展。其次,林業防治工作要完善防治設備。
林業防治中有害生物防治要有效開展,需要加大防治防治檢疫法的培訓力度,確保防治檢疫法發揮作用,從而更好地防治有害生物。林業人員在防治有害生物的過程中,應對當前的防治檢疫法有所了解,林業部門應積極組織防治檢疫法的學習活動,通過培訓的方式讓林業人員明白防治檢疫法對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要性,減少防治工作與法律之間的阻礙。當前林業防治方面的法律在概念以及條款的表述上存在單一、模糊的缺點。因此法律部門應針對當前存在的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實際不斷完善法律規范,結合林業部分的日常工作,通過法律保障林業防治工作的有序開展。
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對此,要認識到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要性,在實際的林業生長過程中,有害生物的存在會給林業的生長帶來破壞性的傷害,所以應重點防治有害生物。但林業部門在有害生物的防治上存在問題,需要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措施,確保林業健康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