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華
(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有東門林場,廣西 崇左 532100)
百色隆林縣介廷鄉弄昔村由于地理位置以及氣候環境等因素十分適合種植油茶,油茶是當地的經濟種植作物,不僅種植歷史悠久,且種植技術嫻熟。因此,當地要實現精準扶貧需要抓住油茶資源這一優勢,發揮油茶資源在實現鄉村振興、精準扶貧中的重要作用,利用當前的政策優勢、技術優勢以及環境優勢,大力發展油茶產業,推動精準扶貧工作與油茶產業深度融合,提升當地的經濟發展實力。
油茶產業的大規模發展,需要豐富的油茶資源給予支持,百色隆林縣介廷鄉弄昔村的油茶資源豐富,且是當地人民主要種植的經濟作物,因此,發展油茶產業符合當地的發展實際。當地人民種植油茶歷史較長,且很多習俗都與油茶有關,油茶在人民心中的地位較高,人們對油茶產業化發展十分有信心。將油茶產業作為優勢產業加以重點發展,能直接推動當地精準扶貧工作的落實。這是當地發展油茶產業所具備的優勢。
從地理位置以及環境條件上看,當地的土壤、氣候以及地勢等都符合油茶種植的條件,油茶種植面積較大,油茶產量較高,借助油茶資源發展油茶產業能直接將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首先,油茶產業從整個市場環境來看,優勢較大,屬于市場潛力大的產業。因此,發展油茶產業銷量較好,市場吸引力大。茶油屬于木本食用油,它有另一個別名為“東方橄欖油”,即對人們的健康有益。同時茶油的市場價格在逐年上升,尤其是當經濟發展快速,人們生活水平提升的當前,人們對健康飲食關注較多,茶油的市場潛力逐漸凸顯,人們對茶油的需求較多,由此提升了茶油的市場價格;此外,聯合國糧農組織重點推廣的食用油其中便有茶油,它所帶來的健康生活方式是不可估量的;其次,從國家政策的角度來看,國家出臺大量的政策促進油茶產業的發展,通過發布文件的方式,讓人們意識到油茶產業種植的重要性,從政策層面上引導人們重視油茶,提出建設油茶示范基地,以促進油茶產業的規模化種植,將油茶建設為當地的特色產業,從而實現脫貧致富,提升人們的經濟收入,這是油茶發展最大的優勢,百色隆林縣介廷鄉弄昔村應抓住機遇,立足自身的優勢發展油茶;再次,油茶種植戶的積極性高。油茶產業要實現規模化種植,離不開種植戶的努力,在當前形勢一片大好的背景下,種植戶們的積極性高,充分利用油茶資源發展油茶產業,學習油茶種植技術,考察學習油茶種植技巧,結合自身的優勢種植油茶,使得油茶種植成為扶貧的重要渠道。
盡管油茶資源豐富,能立足油茶資源推進精準扶貧與油茶產業結合發展,但從實際的開展過程來看,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首先表現在產業資金的投入上。油茶資源豐富,但要形成規模化的油茶產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但當地在種植資金的投入上較少,由此產生較多的種植問題。且油茶的種植周期長,種植戶更加需要大量的種植資金,以維持日常的種植需求。此外,種植資金投入較少還會給后期的管理工作帶來影響。因此,油茶種植需要根據茶林的面積計算產值以及成本,從而掌握油茶種植所需的確切資金,在資金投入上如果只有上級林業部門的扶持是僅僅不夠的。
油茶產量規模變小,最直接的影響便是經濟效益。產量不高,經濟效益低,也不利于油茶產業與精準扶貧的融合發展。從油茶種植的實際來看,油茶林在過去,由于品種質量問題,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所以油茶產量不高,經濟效益也較低。如冰災會直接影響油茶種植面積,油茶產量降低,農戶的經濟利益受到損害,對油茶種植的意愿不強,所以油茶要形成大規模也較為困難。
油茶產業加工技術不高,也容易出現問題。市場對茶油的加工技術要求較高,一旦其加工技術不能得到市場的肯定,將會直接影響油茶的銷量。當前盡管油茶資源十分豐富,但在集中開發與管理上存在問題,且茶油的加工設備以及技術都較為落后,無法實現集中式的經營與管理,從而影響茶油的產量,造成較大的資源浪費。同時目前茶油的加工模式為農戶小作坊加工,包裝以及經營管理存在問題,不利于提高茶油的產值,市場競爭力弱,無法形成品牌效應,建設知名品牌,從而打造高質量的油茶產業。
利用油茶資源推進精準扶貧與油茶產業融合發展,需要充分利用油茶資源,發揮油茶資源的最大價值。因此,應對油茶種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在對問題了解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解決,提升油茶產量。面對油茶種植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應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促進油茶產業快速發展。當前油茶發展的補助較少,難以實現較好的種植效果,所以上級林業部門應重視油茶種植的資金問題,設立專業的油茶產業基金,給油茶種植提供資金支持。基金使用主要為油茶基礎設施的建設,包括油茶小路的修建、改良油茶品種以及技術的推廣等等,有了資金的支持就能很好的提升油茶產值,解決油茶產業存在的問題。同時結合精準扶貧以及產業扶貧相關資金,提升油茶林的補助標準,在保證油茶種植戶基本效益的基礎上,提升種植戶的種植積極性,油茶種植過程中低產油茶品種的改造十分重要,應設立資金幫助改善油茶產量,從而在根本上提升農戶的經濟利益,農戶獲得收入,才能推動精準扶貧工作的開展。
油茶資源優勢要積極轉化為油茶產業,因此需要建設油茶產業種植基地,發揮基地種植效應,提升油茶種植產量,擴大種植規模。油茶種植基地的建設應發揮示范作用。對百色隆林縣介廷鄉弄昔村的油茶林進行調研可知,多數的油茶林為低產低效林,為了更好的推進精準扶貧與油茶產業的融合發展,需要改造油茶林的產量。設立改造的試點,以示范的作用帶動油茶林的升級轉型;同時農戶還應學習油茶種植的經營管理方式,以科學的方式管理油茶,包括栽培種植技術都應掌握。同時還應設立有關領導小組,為油茶基地建設提供支持,積極促進油茶產業的發展,將油茶產業作為當地的示范產業來發展,通過基地、樣板的模式,提升油茶種植的科技含量。
油茶產業要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科學技術能實現油茶產業的集聚發展,在科學技術的幫助下,油茶產業的一系列流程在可控范圍內進行,提升油茶產業的種植效率,無論是前期的種植、還是后期的加工,都有科學技術的支持。在此基礎上,通過科學技術提升油茶產品的附加值,符合市場要求,進行產品的精加工,從而擴大油茶的銷量。此外,還應在品種的引入以及選育上融入科技,采用換冠或無性系的苗木進行種植,達到優化油茶品種的目的;
同時還應對銷售方式進行創新,采用新的銷售渠道,如網絡直播帶貨的形式,提升油茶銷量,擴大油茶的知名度。同時銷售上還可將基地與農戶結合的方式來開展,搭建專業合作社,拓展油茶產業鏈,開發種植的龍頭企業,改善物流方式,以更方便快捷的方式將油茶產品推銷出去,幫助農戶獲取經濟效益;以對結幫扶的方式提升農戶電子商務的銷售技巧,手把手宣傳與教授,農戶接受農村電子商務,推廣茶油,讓市場接受茶油,實現脫貧致富。
精準扶貧應具有針對性,考慮不同地區資源優勢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扶貧方案,從而在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對油茶資源豐富的地區應充分利用油茶資源推進精準扶貧與油茶產業融合發展,從而解決貧困地區的貧困問題,推進脫貧工作的有效開展,將油茶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促進當地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