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運山
(湖南省宜章縣長村鄉政府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湖南 宜章 424216)
紫云英又稱為草子、翹搖、紅花草,屬于豆科黃芪屬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在南方水稻種植過程當中是重要的稻田綠肥,還是一種重要的飼料。湖南省宜章縣將冬閑稻田充分利用進行紫云英種植是較為悠久,紫云英的產量較高,其中還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維生素與礦物質,汁多鮮嫩,是一種非常優質的青飼料和綠肥,運用紫云英作為水稻田的基肥,可以大幅提高土壤當中的有機質含量,還能使土壤物理結構得到大幅改善,土地肥力,為水稻優質高產奠定堅實的基礎。
紫云英屬于越冬生草本植物,具有發達的根系,和粗壯的主根,側根也非常發育,根部存在很多根瘤,如同扇形和棒狀。在濕潤溫暖的條件下生長良好,并具有中等抗寒能力,不耐旱。溫度、濕度條件適宜,通常完成播種后,七天左右便可出苗,20~25℃的溫度條件。非常適宜種子發芽,超過25℃會對種子發芽造成不利影響,10℃溫度條件下種子無法正常發芽。紫云英冬季一般根部進行生長,而春季葉片生長,冬季生長速度相對較慢,進入春季之后,伴隨溫度的不斷提高,紫云英的生長速度也不斷變快,現蕾期階段生長速度進一步加快,始花期至盛花期是其生長速度最快的階段,這一階段株高能夠達到其生長發育期的2/3以上。冬季紫云英怕干旱,而夏季則怕落,所以進入冬季應當根據土壤條件合適的澆水,確保確保土壤濕潤度。春季之后要加強清溝瀝水,以免漬害導致死苗。
在水稻種植過程當中,紫云英是一種十分重要的綠肥,其主要栽培技術如下:2.1收割再生稻之前或者雙晚齊穗后15d左右進行排水,當稻田泥落干,地表濕潤,不粘腳時便可開展播種工作。2.2播種時間選擇在秋分到寒露這段時間為宜,根據2~2.5kg/畝控制播種量。2.3實施播種之前進行曬種,同時進行36小時浸種催芽,種子露白之后開展播種工作。2.4每畝施用7.5kg鈣鎂磷肥,并聯合應用10kg雜肥,充分拌種之后開展播種工作。2.5完成播種之后要將排灌溝開好,確保各個溝相通,避免發生稻田積水問題。2.6保證肥料的充足施入對于水稻高產穩產非常有益,但肥能夠促進紫云英的快速生長,磷肥對紫云英的根系發育非常有益,還能提高其故但效果,增加植株抗逆性。鉀肥利于苗壯,用其分枝,還能保證鮮草治療。具體施肥時,在收割晚稻15~20d,根據50kg/畝追施磷肥, 立冬之前針對一些生長不良的地塊可以根據100kg/畝施入草木灰, 立春階段根據苗木生長情況,合理應用氮肥和鉀肥, 通常根據10kg/每畝追施氯化鉀和尿素。2.7白粉病是主要的病害類型, 在紫云英生長過程當中,應當對這種病害認真的進行觀察, 發現之后及時運用托布津或者多菌靈噴施防治; 潛葉蠅、薊馬、蚜蟲是主要的蟲害類型,可以根據20g/畝選用吡蟲啉進行噴施防治,也可根據150g/畝噴施90%的敵百蟲進行噴施防治,也可選擇1500倍液,40%的樂果乳油進行噴施防治。
為了促進紫云英產量及其肥效,應當合理的進行翻漚,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翻漚時間太早,會影響紫云英的產量,導致其肥效降低,由于鮮草嫩綠,水分的含量大,但含氮量不高。如果翻漚的時間太遲,會對其產量造成不利影響,而且鮮草當中大量的纖維素以及木質素,再加上植株老化,影響其腐爛分解,導致肥效不高。而且,有機酸的分解于硫化氫氣體和二氧化碳的分解,會對早稻秧苗成活及其分裂造成不良影響。通過實踐發現,盛花時節翻壓紫云英效果最佳可以大幅提高產量,而且具有較好的肥效。壓青翻漚紫云英10~15d開展早稻插秧效果最好,綠肥壓青之后及時開展澆水工作,水層深度必須要適宜,在水面上露出的鮮草,應當向梨溝當中踩入,保證鮮草快速腐爛,一般情況下根據1000~1500kg/畝對稻田鮮草進行壓青,并聯合應用40kg石灰, 來使酸性得到有效緩解, 為了控制和減少早期階段找到脫氮問題, 秧苗返青之后及時的利用速效氮肥進行追施。
將播前準備工作充分做好, 科學合理的選擇品種, 并做好種子處理以及整地工作, 選擇的水稻品種必須要是國審或省審優質品種, 而且是以當地種植。選擇的種子在晴朗天氣條件下,進行1d~2d曬種,并利用鹽水法進行選種,根據1.06~1.13比重配置鹽水液,完成選種工作之后,利用清水進行沖洗。如果是應用的商品種子,便可利用藥劑直接進行浸種拌種。浸種過程當中將3.75ml25%咪鮮胺乳油和7.5kg水均勻混合,對5kg種子進行浸種,也可利用8.75kg50%多菌靈聯合12.5kg10%的吡蟲啉和7.5kg水均勻混合之后,對5kg種子進行浸泡,并且每6h進行一次翻動,48h后撈出清洗干凈,在運用清水進行浸泡,當種子萌動露白之后便可開展播種工作。種子利用清水浸泡的可直接進行拌種。每10kg干谷進行48h清水浸泡之后撈出晾干,利用50g30%吡蚜酮和200g水充分混合之后便可開展拌種工作,保證拌種質量,晾干之后便可開展播種工作。與整地工作充分結合充足施入基肥,根據2m3/畝施入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并施入50kg復合肥。
播種過程當中主要包括條播、撒播、穴播等播種方式,旱直播每畝根據10kg控制播種量。水直播每畝根據4kg控制播種量,根據25cm控制行距,播種深度應當控制在3cm。
芽前進行土壤封閉,也可在水稻苗期階段進行除草,旱直播田完成播種之后澆蒙頭水,當田間無積水時便可運用除草劑進行土壤封閉,可以選擇25%噁草酮,根據250mL/667m2進行噴施。旱直播與水直播田,水稻出苗之后,當生長至3葉期,便可選擇80ml2.5%五氟磺草胺油聯合應用15g10%芐嘧磺隆噴施防治。
水稻幼苗生長至3葉期時,與澆水充分結合根據每畝施入10kg尿素,當幼苗生長至6葉期,根據每畝選擇15kg尿素進行追肥,拔節期每畝施入8kg尿素,水稻抽穗與灌漿期階段,每畝應用150g0.3%磷酸二氫鉀進行噴施。
旱直播不中之后及時澆灌蒙頭水,采用水直播的方式不必進行蒙頭水澆灌,當幼苗生長到3葉期時,以旱長為主,此時灌水確保稻田當中水層處于1~2cm深度,拔節期如果水稻苗達到80%預期穗數時進行擱田,在水稻孕穗期與抽穗期,應當確保田間水層在2~3cm,灌漿階段,應當確保淺水層在1~2cm深,水自然落干到土壤緊實之后,沒有出現干裂之前再次進行澆水,再次落干與灌水,水稻收獲前一星期左右斷水。
防治病蟲害過程當中,可采用農業、物理以及生物化學等各種手段綜合性的開展防治工作,提高水稻病蟲害防治水平,促進水稻健康生長,為水稻高產穩產奠定堅實的基礎。對于農業防治而言,首先在種植水稻過程當中選擇具有抗病能力強的優質品種,而且種植水稻過程當中定期對品種進行輪換,提高水稻品種抗性能力。將科學的工作制度落到實處,合理輪作換茬,等科學調控稻田肥水,加強種養結合,翻耕稻田灌水進行殺蛹,控制和減少各類有害生物對水稻生長造成的不良影響。物理防治過程當中可以在稻田設置黑光燈對鱗翅目的害蟲進行誘殺,根據每1hm2稻田,合理安裝1盞25w黑光燈。并在稻田設置黃色粘蟲板,來誘殺稻薊馬以及到稻飛虱。生物防治手段在防治稻田病蟲害方面也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通過人工手段對赤眼蜂進行釋放,來有效防治螟蟲,害蟲高發期根據4萬頭/667m2進行釋放, 每7d進行一次釋放, 持續性的進行三次放蜂便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還可運用性誘導劑來殺滅稻縱卷葉螟二化螟, 根據5個/667m2設置誘捕器。
當水稻籽粒達到95%以上熟化率后,便可開展收獲工作, 完成收貨之后及時曬干, 稻谷含水量應當控制在≤14.5%以下, 去雜之后,入倉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