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德軍
(廣西省桂林市興安縣林業局項目林業工作站,廣西 桂林 541300)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對當前珍貴樹種市場需求越來越大。但國內珍貴樹種資源稀缺,很多原材料依靠國外進口,給我國珍貴樹種市場健康發展帶來巨大挑戰。因此利用科學合理的珍貴樹種造林技術與管理培育優質珍貴樹種資源,促進生物多樣性發展,是當今林業健康有序發展的一大趨勢。
國內珍貴樹種主要包含銀杉、格木、坡壘、禿杉、紅椿、楠木、紅杉等。作為珍貴樹種利用大國,我國珍貴樹種需求量持續升高。但種植發展水平一直處于落后水平,很多樹種由國外引進,不利于國民經濟發展。特別是隨著過度采伐林木資源現象,各地區出臺了相應政策法規制止濫砍濫伐現象。一些國家將珍貴樹種列入禁止濫伐和出口資源,國內持續進口使得經濟投入增加,甚至超過黃金等稀缺資源。
現階段,珍貴樹種造林處于發展階段,重視性有待提升。政府在該方面應加大扶植、優良選育和遺傳改良研究工作。珍貴樹種采種母樹林、采種基地建設滯后 。闊葉樹種資源稀缺、采種難度大、供給率低。育苗技術研究、推廣值得進一步深入進行,樹苗木質量有待提升、成苗率低。培育目標模糊,樹種選擇、造林形式、種植技術、保護等方面缺少科學的方案。人工林定向培育、關鍵技術、經營措施等研究有待深入,林地生產力與產出率較低。
珍貴樹種除了美化環境外還對水土保持、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有積極影響。因此,加強珍貴樹種技術研究與管理對生態環境良性循環有強化功效,以及美化綠化作用,促進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協同發展,相互影響、相互促進。
在數種選擇時應根據該地區的地理環境、氣候環境、濕度等選擇適合的生長樹種。通常珍貴樹種生長時間久,因而各地區在選擇時還要考慮資金周轉等影響要素。
在確定種植樹種后則要結合生長習性選擇育苗形式。為保證樹種基因純度通常選擇播種種植,種子要通過層層把關篩選、培育,確定具備樹種的特性。因為很多樹種種子生命周期短,生長周期久,在樹種競爭中不占有優勢。所以,培育過程中應注意種子儲存和充分利用,建議單獨培育。此外,苗木質量關系著樹種特性的延續和成活,采購時運輸時要盡可能縮短距離,起苗時防止設備損傷、做好溫度控制和保濕。同時,盡可能保證植株整齊,采用嫁接的無性繁殖。不過,一些樹種基因純度和特性不同,因而在繁育開始階段不宜選擇該方式。苗木移栽最佳季節為春季,春天萬物復蘇,無論是土壤還是溫度濕度都適合樹種發芽。
一些跨地區、運輸的苗木要做好產地檢疫,結合法律要求向當地林業管理單位檢疫站上報檢疫申請,確定符合要求后投入造林,為后續良性繁殖提供保證。
種植前需要進行苗木剪枝,在其根部蘸保水劑和殺菌劑,有利于提高樹種成活率和預防侵染,順利緩苗。如果苗木不能立即種植則要采取藥液浸泡。按照苗木根莖尺寸確定挖坑尺寸,寬度要結合苗木大小為苗木創造適合的舒展環境,通常大于根莖的25cm寬度為宜,深度高于苗木垂直根50cm為宜。由于苗木根莖生長緩慢,因而必須要保證根莖舒展,挖定植坑應深于僵石層,避免干捎。種植深度根據樹種水分要求和土壤環境調節,定植坑回填應把熟土填在下端,生土在上端。移栽前做好苗木選擇,浸泡生根粉促進根莖生長,確保成活率。此外,還要確保水大,植坑填土后踩實、澆水,表層再覆蓋松土,鎖住水分。施半發酵有機肥和速效菌肥,維持苗木充足營養。但要注意,填土達到2/3后上提苗木,使根部朝下生長。
苗木栽植結束后管理工作也是重要階段,管理工作關系著造林能否成功。尤其是發芽前的管理工作,該時期苗木根莖處于吸收營養階段,枝條蒸騰,因而要避免過速蒸騰,建議噴灑1--2次防蒸騰劑,驅蟲除害。注意觀察天氣變化,避免大風吹倒苗木。做好新苗木澆水,保持充足水分提高移栽存活率。冬季涂白樹干,其目的是防凍和防病。定期修剪,減少冗余枝條吸收營養,維持樹根和樹干平衡。剪口涂抹愈合劑,避免水分流失和病蟲傷害。珍貴樹種造林不同于其他樹種,該過程中需要工作人員給予高度重視、具備高責任意識應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做好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控。
綜合分析,在今后林業發展中要加大珍貴樹種管理力度,加大林場珍貴樹種造林研究和投入,進一步研究珍貴樹種特性的深入研發,制定符合樹種生長繁殖的造林路徑,共同解決珍貴樹種造林問題。同時,加大珍貴樹種造林主動性,順應珍貴樹種國內需求,從森林大國走向森林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