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敏
(平陸縣林業局,山西 平陸 044300)
我國地域遼闊,而我國的森林資源也是非常豐富的,自然林資源不僅對我國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在世界范圍內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天然林資源作為我國長期發展的重要基礎性資源,必須加大對其保護的重視。然而,受我國長期以來經濟發展趨勢的影響,工業生產和建筑領域的擴張,使得天然林資源的缺乏問題日益嚴重,與此同時,我國人民對自然環境的保護不夠重視,沒有對綠色環保、節能減排等技術進行進一步研究,這也導致自然環境受到了更為嚴重的破壞,也最終導致了我國自然林資源結構逐漸向不平衡方向發展。
目前我國天然林主要覆蓋地區在西南、西北部,尤其是在南方,很多地區都存在較大面積的國有林,經過調研可以發現,我國目前存在的天然林已經近1億公頃,在這些天然林資源中,僅僅只有約2千萬公頃的天然林得到了較為理想的保護,僅占全部天然林資源的1/5。與此同時,我國其他地區很多地方也有一定的天然林覆蓋,只不過面積較小,但是這些天然林面積相加也能達到近2千萬公頃左右,雖然這些林木資源對于整個自然生態系統來說只是很小一部分,但是其總數與整體森林面積相比也超過了20%。有調查研究顯示,我國目前很多天然林資源都未能接受較好的保護,仍然處于經常受到破壞的狀態,使得我國森林資源受到了嚴重影響。
受人為因素影響,使得全球范圍內的環境污染問題愈發嚴重,尤其是在工業生產領域高速發展后,污水、廢氣的排放使得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多,尤其是大氣環境受到了嚴重影響,我國多地均出現了霧霾問題。生態屏障區指的是因為人為因素導致的破壞性,影響了生態環境和生物的正常生存,或者導致區域內的地理要素使用價值降低,對此需要在區域內建立生態屏障,以此來實現凈化環境的作用,這一區域范圍可大可小,小可至一條河流,大可至全球范圍。對于自然環境污染問題若不加以制止和解決,甚至會對人體健康狀況產生影響。
目前我國很多地區都沒有提起足夠的環保意識,也沒有意識到建立生態屏障區的重要性,尤其是針對天然林資源的保護更沒有提起足夠的重視,甚至會出現過度砍伐的問題。樹木需要一定的生長周期,而且大部分天然林都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長成,一旦過度砍伐且沒有進行及時補種,就會導致森林資源斷層發展,對于我國林業的發展也是非常不利的。針對天然林資源的過度砍伐的問題,與我國不完善的林業管理活動是分不開的,從我國目前的天然林資源開發來看仍然不夠平衡。
作為我國生態環境建設工作的一部分,天然林保護工程是非常關鍵的,對我國環境的綠色生態化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也讓國家高度重視起來。尤其是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旅游業也在蓬勃發展,而對于旅游景區來說,天然林景區占據了較大的比重,而且天然林可以發揮出固土的作用,可以有效降低水土流失問題。因此,必須加大力度對天然林資源加以保護和管理。然而,如今我國的天然林保護管理仍然沒能得到重視,國內也沒有較為理想的成功案例可以借鑒,這對于天然林管理部門來說是非常致命的問題,也因此使得管理部門不具備足夠的養護意識,相應的天然林管理技術和能力也有所欠缺。除此之外,我國很多的天然林管理部門仍然沒有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使用的管理方式也沒有創新,進而導致天然林養護效率低下甚至會流于形式,不利于天然林保護效果的提升。
對于生態環境保護來說,天然林資源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為了促進經濟的發展,我國對天然林展開了大面積開發,但是這種開發方式卻極度不合理。正確的林木開發方式應該根據其生長特點進行,但是我國目前開發天然林資源主要是將之應用于造紙,或者是單純作為木材投入使用,然而事實上,天然林資源是非常貴重的,其生態價值遠超過了造紙或者木材的應用價值,由此可見,目前我國所采用的天然林開發方式過于粗放,既沒有根據林木生長特點進行開發,也沒能將林木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嚴重破壞了生態屏障,導致了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
在天然林區域中,植物的數量是占比最大的因素,除此之外還存在一些建筑物,因此必須要加大力度對植物進行管理,從而保障其正常生長。天然林中的植物生長變化是非常快速且復雜的,只有加強對其的養護和打理才能避免綠化植物受到破壞,也能避免建筑物受到侵蝕而凋零,然而很多天然林管理部門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進而導致了天然林中雜草叢生的景象,不僅嚴重破壞了天然林的觀賞性,還影響了其對環境的凈化作用。
在我國西南、西北部有著比較集中的天然林區域,在這些地區中,人口的高速增長也讓生態屏障的建設變得困難,人類活動也會導致生態環境逐漸變差,對此,為了提高天然林資源的保護效率,可以使用生態移民的方式予以解決,降低當前區域的人口數量,以此來降低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從而進一步降低當地天然林面臨的污染壓力。除此之外,采取生態移民的方式可以避免建立生態屏障需要面對的居民矛盾,能夠進一步促進生態屏障的構建。以我國長江流域為例,長江上游地區有覆蓋面積較大的天然林資源,若不能開采當前地區的天然林資源就無法促進經濟的發展,導致當地仍然存在嚴重的貧困問題,若大幅開采林木資源則勢必會導致當地的生態環境有所下降,影響周邊居民的正常生活,對此,就可以采取生態移民的方式實現人民的轉移,使當地居民前往環境、資源更為良好的地區居住,既能保障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能實現生態屏障的構建。
在我國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的天然林資源保護工作中,基本上采取的都是落后的保護方式,這些方式沒有應用先進的技術設備,進而也使得保護效率、質量都得不到提高。隨著我國近些年來在天然林保護工作中投入了越來越多的資源,也使得相應的技術都得到了開發和應用,所以,在構建生態屏障和保護天然林資源時,應該注意對新技術的應用,提高天然林保護工作中的科技含量。
生態屏障想要順利構建,同時實現最佳的天然林保護效果,就必須加大資金的投入。在天然林保護工作中,最為多發的問題就是企業資金壓力過大,對此,國家和政府必須加大資金投入并給予政策扶持,從而保障天然林保護工作能夠順利開展。如今我國政府部門已經對天然林資源的保護問題愈發重視,林業企業也得到了良好的發展,通過國家政府的資金、政策支持,可以實現企業的快速發展,加大力度進行生態屏障的建設,從而實現對天然林資源更好的保護。
為了實現對天然林資源的保護,必須要提高相關管理人員的養護意識。在天然林中,往往存在較多的植物,對此養護人員必須定期進行澆水和修剪,若在天然林中存在過度開發的問題,就必須要采取措施予以修復,需要對天氣狀況進行預測,避免凍災等自然災害的發生,同時還要注意除草、防蟲,從而在保障整個天然林觀賞性的基礎上,提高其凈化作用。
總而言之,對天然林資源的保護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也不是單純的一個人或者一個組織可以實現的,必須全民努力,只有我國從政府部門到基層群眾都意識到了保護天然林資源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實現對其的保護,與此同時,地方政府也要加大力度對保護天然林資源的重要性進行宣傳,使生態環保意識走進千家萬戶,降低對天然林資源的破壞,除此之外,還要應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實現更為科學的天然林資源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