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浩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明確指出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具有深遠歷史意義和重大戰略意義?!皶r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正是擺在審計人面前的重要時代試卷,洛陽市審計局駐嵩縣自然資源審計組積極探索、多措并舉,以奮斗者的姿態踐行著答卷人的時代使命。
答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政治卷。審計組入駐后立即成立臨時黨支部,組織多樣性的支部活動,淬煉審計組成員的政治品格。開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專題黨課,以《規劃綱要》中“保護重要水源補給地、大力實施林草保護、增強水土保持能力、開展礦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等方針為審計工作指導思想;學習討論市委《關于推動南部四縣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結合嵩縣實際情況,就如何通過審計實踐更好助力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暢所欲言,達成共識。
答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專業卷。積極引入大數據技術提質增效,借助ArcGIS、衛星遙感影像、bigmap等技術,對嵩縣林業、國土等部門提供的圖斑進行相交運算和比對分析,核實典型性問題;資金管理與工程項目審計雙管齊下,從水利、礦產、造林工程立項、資金使用、建設施工等方面入手,關注資金的管理使用、項目的建設及運營等情況,強化自然資源資產開發利用資金的規范性及資金使用效率;多渠道搜集信息,以媒體報道、群眾反映和上級督辦的生態污染問題為線索,實地走訪礦產開采、污水處理企業,勘察生態治理修復情況;深入造林工程一線,抽查中央、省市級造林工程的完成情況,點面結合,既仔細核實項目樹種的真實性,也確認森林覆蓋率的準確性。
洛陽市審計局駐嵩縣自然資源審計組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敢闖敢試,務實盡責,在審計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與嵩縣政府、相關部門建立良好的協調溝通機制,充分發揮“審計監督+服務”的作用,推動嵩縣領導干部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和生態文明觀,打好“生態牌”、算好“生態賬”、守好“綠水青山”,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試卷送上一份無愧職責的審計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