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摘要:城市化進程已經是推動人口聚集主要趨勢,城鄉總體規劃也由此趨勢而來。人口因素作為市政給水設計的關鍵內容,對于給水設計和保證市政工程正常運行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介紹了目前國內城鎮化率基本情況,然后就江寧區總體及區域聚集效應,探討了城鄉聚集對市政給水管道的需求增加,以期為相關技術與研究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城鎮化進程;人口;給水管道;設計
城市供水企業是社會民生發展的幾大基石之一,提供的產品自來水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這意味著我們企業對人口的增幅敏感度非常高,公司的產能以及供水管網系統的增設也與供水區域內的城鎮人口的變化息息相關。
全國各地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經過40年改革開放的經濟發展積淀,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2020年11月1日零時全國總人口為1443497378人。全國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901991162人,占63.89%(2020年我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5.4%)。通過城鎮總人口比重曲線,可以看到我國的城市化進程開始逐步邊際放緩。但是考慮到歐美及日本各發達國家的城鎮化率已經達到80%甚至是90%,未來還有 10-20 個百分點的發展空間,預計 2025 年我國的城鎮化率到達約68%甚至超過預計水平。
我們以南京市江寧區為例,根據《南京市江寧區城鄉總體規劃(2010-2030)》文件內容,江寧區人口發展規模如下表所示,我們從中可以看到,全區城鎮人口從2015年的149萬人將會增進至2020年181萬人,城鎮新增人口總數將有32萬人,2020年至2030年城鎮人口將達到279萬人,對比2020年將增加98萬人,比2015年將增加130萬人?,F在是2021年我們假設2020年至2030年人口增加速度每年平均為9.8萬人的話,至2021年城鎮人口將比2020年增加9.8萬人。也就是說今年江寧區城鎮人口應該已經達到190.8萬人,當然這是平均增幅的計算。雖然目前看增幅只占到2020年城鎮人數的5.41%,但到2030年城鎮人口增幅將占到2020年城鎮人口的54.14%,增幅是今天的十倍左右。農村人口則是逐年減少,這也符合上文所述的國內城鎮化率的發展趨勢。
城鎮化率的增高,讓全區的人口更加聚集,我們政府根據聚集規模,已經制定了聚落體系規劃,把全區分為副城、新城、新市鎮三個等級。規劃2030年全區共有1個副城,5個新城,8個新市鎮(詳細介紹請閱讀《南京市江寧區城鄉總體規劃(2010-2030)》)。
有以上的數據支撐,有利的證明未來的十年時間里,江寧區城鎮人口依然是以逐年增長的趨勢來展開。城鎮化到底意味著什么?它不僅意味著進城務工的人有了更豐富的生活,有著更好的基礎設施,有著更光明的前景。隨著人口的增長必然會帶動當地的各方面的需求,有住房方面的、有教育方面的、有醫療方面的、也有公共設施基建供應方面等等。這幾方面的相互疊加,我們城市供水企業也會面臨各個方面而來的生活用水需求和生產用水需求。市場有需求,那么企業就有繼續發展的基礎。
綜上所述,水務未來可能要針對以下三個方向來開展布局:
(1)副城改造與建設:
東山副城規劃范圍:北抵秦淮新河和外秦淮河,東至寧杭告訴公路和上坊地區,南至繞越高速公路,西至寧丹路及江寧區行政界線,總面積約109平方公里。規劃將副城分為8個片區,分別是中心片區、三山片區、康后片區、九龍湖片區、機場片區、老城片區、高新園片區、上坊片區。2030年副城的區域范圍內將有人口107萬,未來將會聚集全區人口36%的比重。這就意味著副城的供水用量將占有全區總量的三分之一有余,有這樣的需求,我們在副城的現有市政主管道將會有一部分滿足不了流量供需要求,副城內的各個片區特別是老城片區、中心片區、三山片區原有的市政管道現狀將不能滿足未來開發的需求,要有相應的市政給水管網改造以及老舊管網和各項老舊配套供水設施的改造,來滿足作為城市化發展的基本建設需求。
(2)新城及新市鎮統合改造與建設:
下轄的湯山新城、湖熟新城、祿口新城、濱江新城、麒麟新城,未來都會對現有的供水管網做統一的整合和規劃,并對這幾大新城各自規劃建設的側重發展方向制定相對應的供水供給策略。同時原有的鄉鎮水廠也會跟著城鎮化進程程度,應發展需求做廢除或者改擴建的實施舉措。各個新城未來都會有供水供給站點,為下轄的新市鎮以及直屬鄉村提供充足的供水用量需求。
(3)路網建設與給水市政管網配套敷設:
我們江寧區是南京都市區南部重要的增長極地區,長三角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大學科教創新園區、交通物流樞紐區,城鄉統籌的高品質都市化發展先行區。這樣的地理優勢以及樞紐型城市的定位,在今后的發展中必然還有各級公路建設計劃,新路網的建設,也為集團給水管道的延伸提供了外部環境鋪墊,我們的市政給水管通過高效現代的路網體系,形成網格化片區供水系統,這也是未來我們要努力實現的目標之一。
如此大的市場,伴隨著重重的建設發展任務。面對市場作為企業,我們也要具備兩個能力,第一,知道市場第一線的戰斗是決定成敗的關鍵;第二,知道是不是有過硬的產品力,是決定有沒有市場機會的關鍵。有市場就有競爭,本區域的供水市場也并非是沒有競爭對手,還需要切實認識到我們任然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這就需要我們不論是上層決策者還是一線員工,對水務集團所處在的發展位置上要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每一位員工的工作都是在為集團公司提供更有力發展動力的源泉,每一項工作都有著特定的意義。人民群眾物質生活的發展,必然要求我們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產品功能,也對我們的生產工藝提出了更精益求精的要求。
結束語:
人口遷移規律趨勢的不斷增強,聯合國預測,到2050年,全球中城市人口比例將達到驚人的75%,而超級城市將會成倍地出現。人民群眾物質生活的發展需求,必然要求我們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產品功能,也對我們的生產工藝提出了更精益求精的要求。
我國城市化的進程已經日趨接近70%,未來也會向其他發達國家的80%-90%城市化率靠近。加上國內都市圈經濟體的規劃政策,人口聚集將是供水區域繼續發展的重要協同效應重要因素之一。協同效應是指相互的正向改變:因為有A的存在,B能變得更好,或者反之,因為有B的存在,A能變得更好。但對最終是否有協同效應的判斷,需要落實到具體的應用場景。
隨著人民群眾對健康生活要求的日益提高,飲用水高清潔性,是用戶最首要的需求。誰能長期做到飲用水清潔的信用,就等于抓住了用戶的第一需求。這里的高清潔水分為兩類:一類是高于國標要求的自來水;一類是達到國際直飲要求的“直飲水”。能滿足這樣的清潔性,不僅對我們的生產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對我們室外管道系統要有更高的密封性、穩定性、抗污染能力等等要求,這個需求不僅是對水務集團本身提出的,也是對我們政府和社會提出的。不過集團可以從高于國標要求的“清潔”自來水開始,來做我們的品牌,累計我們的企業信用價值。當能做到本區內民眾,對所飲用的自來水衛生狀況信任有加時,“直飲水”的目標我想也不會如今天看來那么艱巨了!
企業的發展,就是滿足市場的要求,也預示著未來我們的挑戰越來越有難度,但同樣我們的發展也伴隨著機遇和開拓創新,作為水務企業的一份子我覺得我們有這份愿景來實現,是全區人民對我們的信任和支持!
以上的一些論述更多的是以政府城市化建設及規劃內容作為依據,未來的水務企業將面臨著挑戰與機遇并存的時代,也將是水務企業積極發展的黃金時期!
參考文獻
[1]《南京市江寧區城鄉總體規劃(2010-2030)》;
[2]《南京市東山副城總體規劃(2010-2030)》
[3]中國城鎮總人口及比重圖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SYL)公開資料整理;
[4]中國城鎮化率圖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SYL)公開資料整理;
[5]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