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俊如 李茜茜 陳靜婷 石宇
摘要:本文以興文縣方竹產業、“鄉村振興”戰略和返鄉創業的相關政策為基礎,以“竹中行”創業項目為例,結合當地方竹資源,探討方竹的創業條件、創業計劃、創業困境,嘗試研究方竹在大學生返鄉創業中的運用,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大學生返鄉創業;鄉村振興;方竹產業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社會競爭愈發激烈,結構性就業矛盾不斷增加,巨大的就業壓力使得大學生的就業形勢不容樂觀。于是,在大力推進“雙創”的時代背景下,創業已經成為大學生就業的另一條出路。與此同時,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又為大學生創業指明了新的方向。人才振興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最為關鍵的要素,大學生群體作為時代發展的后備軍,其現實需求與鄉村振興的實際目標相契合。鼓勵具有充足知識儲備和良好適應能力的大學生積極投入到鄉村振興戰略中,既可以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實現自我價值,又可以推動鄉村產業發展。經過我們的實地考察,方竹既是宜賓市興文縣的特色資源,又可以作為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把資源和勞動力有效結合[1],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能滿足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條件,也能夠為當地創造經濟效益。
一、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條件
1.1可開發的方竹資源
興文縣氣候濕潤多雨,日照少,云霧多,不利于農作物生長,所以發展方竹產業成為實現興文縣振興的最佳選擇。同時,當地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使其竹筍具有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品質純凈的特點,被稱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還被著名林學家陳嶸教授譽為“竹筍之冠”。
1.2 人力資源
一是當地竹農。興文縣竹農對種植和培育方竹的方法和技術比較了解,能為我們開發和研究方竹產品提供豐富的經驗。二是創業團隊。在國家實行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的背景下,大學生返鄉進行自主創業,可以利用其專業知識和人際網絡為產業發展鏈接市場、知識、技術、管理等資源。三是專業技術人員。我們與政府引進的相關技術人員進行合作,學習和研究與方竹相關的新型產品,助力當地竹產業發展。
1.3 技術支撐
興文縣的傳統方竹產業缺少相應的技術創新,例如方竹種植資源的培育、方竹基因分子的研究、方竹防腐化和可回收技術的發展以及方竹資源信息的保存等。在政策的指導下,興文縣成立了全國方竹資源基因庫品種實驗基地和方竹研究院;而大學生能夠通過相關政策,利用一些已成熟的技術,開發和研究滿足市場需求的方竹產品。
1.4 政策支持
大學生選擇興文縣方竹作為創業載體,不僅在于它具有強大的市場,還在于政府對它的強力支撐。興文縣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生態文明建設、脫貧攻堅為契機,出臺了《興文縣關于加快竹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確定了以“楠竹要穩,雜竹要擴,方竹要推,林下多元”的發展思路和“3+2+1+1”的發展布局,強調了一、二、三產業的協調發展,力爭在2022年建成全省竹產業重點縣,2025年竹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二、創業內容
本項目創業主要由竹筍作為龍頭產業,帶動竹食品業、竹工業、竹文化旅游業等次生產業共同發展,從而形成一條專屬于方竹特有的產業鏈。其中,竹食品業主要包含竹筍、竹飲等食品加工;竹工業包含竹炭、竹纖維產品等;竹文化旅游業則主要打造綠色生態觀景基地,利用第三產業的發展推動竹食品業和竹工業的發展,實現產業聯動。我們計劃在當地建立一個產品加工廠,劃分不同的加工區域,生產各種竹產品,在自己加工生產的同時,也與外界其他生產商建立合作關系,為其提供加工原材料,提升產業效益,并通過技術人員積極研發新的產品,探索方竹發展新道路。
三、面臨問題及解決措施
3.1 面臨問題
3.1.1 環境因素
由于宜賓市興文縣自身發展較為落后,機械化程度低,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較為薄弱,從而容易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勞動生產率低下、先進生產和管理技術難以實行、原材料運輸成本大、信息流通不暢等問題。
3.1.2 外界因素
本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來自外界因素的影響:一是不能正確解讀或者結合政策,政府對于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政策倡導不足;二是當地技術支撐不足,缺乏對竹產品的多元化研究,竹筍保鮮技術具有較大進步空間;三是當地竹農思想觀念落后,竹農對方竹產業優勢、發展前景認識不夠,只注重眼前利益[2],不利于合作發展。
3.1.3 人為因素
在人力方面,大學生團隊管理能力和創業經驗不足,從而可能產生一些難以解決或處理的問題,造成一時的困境;同時,團隊成員組成具有復雜性,容易發生分歧,致使團隊凝聚力下降。在資源利用方面,竹產業發展后期可能會出現竹農過度開墾土地種植方竹的情況,導致環境遭到破壞。
3.2 解決措施
3.2.1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為了打好興文縣方竹產業發展的基礎,應進一步改善交通設施現狀,加強通訊建設,完善林區基礎管理設施,提高機械化程度,降低生產成本、宣傳成本和物流運輸成本。[3]
3.2.2 進一步加強政府領導,加大方竹產業的扶持力度
為了實現興文縣方竹產業化、可持續化發展,應進一步加強政府的領導,明確領導責任,嚴格監察和督導;持續關注方竹企業的發展情形,加大其扶持力度。
3.2.3 加強大學生創業創新技能和團隊管理能力
我們在提升大學生技能培訓方面建議“走出去、引進來”,通過組織外地觀摩學習,借鑒外地創業經驗,提升管理能力[4],強化團隊創業與管理方面的知識,培養團隊的協作能力。同時,我們也要注重技術的創新,通過與機構、高校的學習交流,培養團隊的創新能力,確保創業項目的可持續發展。
四、結語
本次方竹產業項目在政策的支持下具備良好的基本創業條件,但仍存在創業團隊工作效率低、管理能力不足、缺乏過程引導和長遠性計劃等問題,給大學生返鄉創業帶來了難題。所以為了保障“竹中行”創業項目順利實施,大學生團隊應與政府、社會與高校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利用自身優勢和有利條件,更加注重產業的專業化,走上更加完美的專業化創業道路。
參考文獻
[1]趙樹叢.趙樹叢:桐梓方竹發展記[J].中國林業產業,2020(11):73-77.
[2]鄧聲友.云南省鹽津縣方竹產業現狀及發展思路[J].中國林業經濟,2014(01):45-48.
基金課題項目:2018年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編號201810623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