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
摘要: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能源的需求逐漸增加。并且,傳統能源的局限性推動了新能源的快速發展。由于新能源的儲量遠大于傳統能源,污染更是幾近于無,最重要的是新能源的可再生性,使得它成為解決能源短缺問題的有力措施。然而,新能源的發展并不是順風順水的,在接入電網系統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協調方面的問題,使得新能源無法大規模接入電網系統。
關鍵詞:新能源發展;電網規劃;關鍵技術
引言
在國際上新能源得到了快速發展,并且取得了顯著的效益,但是在發展新能源的同時促使電網規劃存在一些方面的問題,包括新能源應用與電網規劃之間很難融合等,因此一定要加強這一問題的分析,對新能源發展的電網規劃關鍵技術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進而保證規模比較大的新能源并網運行的穩定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
1新能源發展下的電網規劃
隨著電網的進步和發展,新能源逐漸應用到電網規劃發展中。通過新能源的利用能夠大幅度的降低對資源的消耗,具有非常明顯的節能減排的效果;還能夠避免傳統的發電過程對環境產生的嚴重的污染情況;能源的開發和發展還能夠有效的降低發電成本,降低燃料運輸以及電力傳輸的成本,解決傳統輸電的負載輕、線損大、距離遠等問題;在滿足用戶多方面需求的同時還能夠緩解城市供電壓力,可以說新能源的發展和應用是電網發展的一項重要的舉措。但是因為目前新能源的發展和利用還處于初級階段,很多方面還存在不穩定的因素,會導致電網規劃存在很大不確定性,自動化系統、保護裝置等相關規劃都必須進行一定的改變,從而對新形勢下的需求進行滿足。風力發電的主要特點是間歇性和隨機性,如果將規模較大的風電接入到電網中會導致電網等效負荷峰谷差變大,存在十分明顯的反調節特點,導致電力系統的調峰難度大幅度增加。
2新能源發展的電網規劃關鍵技術
2.1風力發電技術
我國的自然環境中風能是一個全新的能源開發,在相關技術不斷的發展壯大下,風力發電也得到了很好的應用,風力發電主要通過電力電子的變頻形式來達到發電的目的,通過對于發電功率參數的詳細掌握,了解輸出情況,并進行相應的控制和調整。風力發電和常規的電廠送電之間應該是相互合作融合的關系,在應用風力發電技術的時候,需要實行并網技術的應用,由于兩者的方式不同在過程中存在較大的問題。憑借著雙方各自的優勢和特點對于風力發電機組進行合理的控制,通過調節頻率來實現與并網頻率的相互融合,通過有效的控制手段達到最終的發電目的。對于風力發電中我們要進行實時的監控和對于正常狀態下電子器件的狀態跟蹤與控制,可以協同電力系統的運行創造更多的電力供電效果,不會影響到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和整體的穩定性。
2.2光伏發電并網關鍵技術
光伏發電并網通常能夠分成帶蓄電池和不帶蓄電池的并網發電系統,指的是通過并網逆變器將太陽能組件產生的直流電轉換為與電網要求相符的交流電直接接入到公共電網中。兩種光伏并網發電系統的區別是帶蓄電池的并網發電系統具有可調節性,但是不帶蓄電池的并網發電系統不具備可調節性,前者通常安裝在居民建筑中,而后者通常安裝在比較大型的系統中。在太陽能光伏并網發電中涉及到的問題和技術比較多,本文重點討論光伏逆變器防孤島技術,孤島現象指的是在電網發生故障斷電的情況下,系統在不能夠及時的檢測到電網出現斷電情況繼續向電網傳輸電能時,這種情況下光伏系統就會形成一個獨立的供電系統,這就是孤島效應。孤島效應的產生會對整個電網設備和用戶設備產生嚴重的影響。通常主要通過不斷的對電網的電壓和頻率進行檢測進而判斷是否存在孤島現象,主要方法有電壓諧波檢測和相位跳變檢測等。
2.3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
太陽能光光伏發電技術在我國已經有了比較大的效果,在進行應用的同時也需要一定的技術手段來支持,目前我國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根據發電的結構形式和實施地點有并網型、獨立用戶型、并網與獨立型共存。并網型需要的場地比較大,而且對于整個太陽能光伏系統的整體要求很高,通過對于電壓電流收集來達到供電效果。獨立型一般都是在居民樓頂或者建筑物樓頂來進行,不光可以滿足人們的日常用電還可以創造出更多的電力傳輸到電網系統。并網與獨立型相融合主要通過對于電壓源頭的控制效果,達到過程的切換作用。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太陽能光伏發電的一個比較大的難題在于如果確保電能質量的控制。現階段,我國的電網技術人員通過載波頻率的形式對于濾波器裝置展開不斷地優化措施,對于群控技術進行展開分析和綜合性的評價,最終達到對于電力系統諧波電流參數的控制目的。通過近幾年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應用,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必須要提高安全防護裝置的認識,對于接入式改變電力系統的方法進行有效的掌控,避免在過程中由于裝置熔斷或者斷路器裝置出現故障造成運行問題,有效地確保電力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2.4大規模新能源接入電網優化規劃
風能和太陽能的利用都存在著一定的不確定性,在電網規劃過程中必須要對新能源發電性能的約束進行避免,同時還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發電網絡冗余形成的資源浪費的情況。整個電網規劃中必須綜合多方面的因素進行充分的考慮,重點關注不穩定的因素,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在應用新能源的過程中還需要進行電網模型的建立,對電網運行和網損等信息狀態進行全面的了解,新能源接入電網規劃模型、多場景分析模型以及網損動態計算等必須對電網進行優化規劃。
結語
不同于常規能源所帶來的不可再生,環境污染等方面的問題,非常規能源也就是新能源所具有的儲量大,可再生,污染小等優點而被廣泛看好。新能源的發展為緩解我國的能源短缺以及環境保護都將發揮不可忽視的作用。電力企業要加強協同新能源發展的電網規劃制定以及完善,不斷進行優化改進,在整體上深度整合,構建完善相應的綜合評價體系,保證電網系統的平穩運行,滿足人們的生產生活需求,為我國的新能源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王璐.協同新能源發展的電網規劃關鍵技術研究[J].科技資訊,2020,18(16):50,52.
[2]劉明,張翼翔,劉培.新能源發展的電網規劃關鍵技術研究[J].魅力中國,2020,(29):337.
[3]閔富強.協同新能源發展的電網規劃關鍵技術研究[J].數碼設計(上),2020,9(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