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國波
摘要:糧食安全問題作為事關國計民生的大事,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重視。優質水稻栽培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不僅促進了水稻種植產量和質量的有效提升,而且為糧食安全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因此,農業技術推廣部門應該加大優質水稻品質種植表現與栽培技術研究應用的力度,探索和研究優質水稻栽培種植的技術,為我國水稻種植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本文主要是就優質水稻品種種植表現與栽培技術進行了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優質水稻;種植表現;栽培方案
1、優質水稻品種的種植表現
優質水稻品種與同等級水稻品種相比較而言,具有水稻產量與質量更高的特點,通過在水稻田間種植試驗的對比分析發現,優質水稻品種的栽培產量高出同類型其他水稻品種產量的3%左右。所以水稻種植技術推廣人員,必須加大優質水稻栽培技術研究應用的力度,才能保證優質水稻的產量與質量始終保持在穩定狀態下。一級水稻品種的產量必須與同類型其他水稻產量持平,二級水稻品種產量則應高出同類型水稻品種3%,三級水稻品種產量至少需要高出同類型水稻品種的5%。隨著水稻種植產業以及稻米市場需求的不斷發展,研究人員研究出的水稻新品種數量也越來越多。由于不同地區適合種植的優質水稻品種也各不相同,所以種植戶在大力發展優質水稻種植產業時,應該根據本地區水稻生長的周期以及其后環境,制定科學合理的水稻種植耕作制度,才能在保證在安全生產周期內,水稻種植生產工作順利完成的前提下,提高優質水稻種植的產量和質量。
2、優質水稻品種高產栽培技術
2.1水稻育苗
優質水稻品種確定后,種植戶應該在水稻種子浸種過程中,采取間歇式浸種催芽的方法以及旱育保姆育苗的方法,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增加種苗的數量。種植人員在水稻育苗過程中,應該根據優質水稻種植的特點和要求,合理運用旱育保姆拌種、稀播等方式,開展秧苗培育工作,在育苗期間,做好稻縱卷葉螟蟲害的防治工作,將秧齡種植在25天以內,使用氧化樂果與阿維菌素開展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避免因為秧苗培育期間發生蟲害,影響水稻育苗的質量。
2.2水稻移栽
水稻移栽是影響水稻種植產量與質量的關鍵環節之一,種植戶在水稻移栽期間,必須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將水稻移栽種植的密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才能防止因為水稻種植密度過大,導致水稻生長過程中出現秧苗相互爭肥的問題,影響水稻的產量和質量。
2.3水分管理
根據優質水稻的品種制定科學合理的水稻水分管理策略,在水稻生長過程中,按照淺水勤灌、夠苗曬田、寸水活棵的原則開展水稻生長期間的水分管理工作,為后續水稻種植產量和質量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水稻秧苗移栽完成后,種植應該及時通過灌溉寸水的方式,保護水稻秧苗,以達到加快水稻新根早發以及縮短返青時間的目的。水稻秧苗返青結束后,種植戶應該保證稻田的濕潤度,才能滿足水稻秧苗發根的要求。如果穗苗時間充足的話,還應通過排出稻田中多余水分的方式進行曬田。水稻進入孕穗期后,種植戶應該采取潛水灌溉與濕潤相結合的稻田水分管理方式,保證水稻灌漿期田間的干濕度,達到優質水稻高產豐產的要求,通過對稻田土壤環境的調節和優化,不但加快了光合產物向籽粒運輸的速度,同時促進了水稻種植產量的大幅度提升。水稻進入成熟期后,種植戶應該及時進行夠苗曬田,直到稻田填土變硬。根據優質水稻高產栽培的要求,種植戶應在水稻齊穗后,保證稻田的干濕度,才能在有效保護水稻枝葉和根部的基礎上,增強水稻的抗倒伏能力,促進水稻結實率的有效提升,為水稻栽培高產豐產目標的實現奠定堅實基礎。
2.4肥料應用
合理的田間施肥管理策略,不僅確保了肥料肥力的充分發揮,而且滿足了優質水稻高生長對營養的需求。種植戶在種植優質水稻時,必須嚴格按照施肥策略的要求,采用科學合理的基肥施用策略,才能保證水稻穗粒的飽滿與充實。根據優質水稻栽培的要求,基肥施用比例應該達到總施肥量的40%-45%,在水稻田間施肥管理期間,借助現代化機械設備開展水稻稻田的施肥管理工作,在水稻移栽的5天后,應該及時進行追肥作業,加快秧苗分蘗的速度,滿足秧苗生長的營養需求,為后續水稻增產豐產目標的順利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2.5病蟲害防治
水稻種植過程中常見的病蟲害主要有白葉枯病、紋枯病、稻瘟病、黏蟲、三化螟、稻飛虱等幾種,如果水稻種植期間發生了病蟲害,種植戶應該及時采用川化018、阿維菌素、吡蟲啉稀釋后進行噴灑,直至病蟲害徹底消除為止。隨著近年來我國農藥技術的創新發展,越來越多的水稻專項農藥都已經具備了附著少、藥性強、殘留低等特點。先進農藥的使用不但有效降低了農藥使用對水稻種植質量和產量產生的影響,而且為我國優質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開展指明了方向。此外,除了傳統農藥病蟲害防治策略外,物理防蟲、生物防蟲等先進技術在水稻病蟲害防治中的推廣和應用也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比如,種植戶在水稻種植過程中,采用物理防蟲方法防治病蟲害,主要是通過在稻田中設立防蟲燈的方式,殺滅稻田中的害蟲,確保水稻的健康成長不受影響。而生物防蟲作為近年來新興的害蟲防治技術,該技術主要是充分發揮生物鏈的優勢,通過培養相應天敵昆蟲的方式,殺滅水稻病蟲害,保證水稻的健康生長,提高優質水稻種植產量與質量。
結語
總之,優質水稻品種的選擇是水稻種植工作的首要工作之一,種植戶必須在優質水稻栽培開始后,嚴格按照科學種植的方法,制定育種、施肥的策略,充分利用現代科學種植技術,優化優質水稻栽培種植流程與管理流程,通過全方位開展水稻種植的管理工作,提高優質水稻種植的產量和質量。
參考文獻:
[1]任家永.優質水稻品種的種植表現及栽培技術[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1,02:167-168.
[2]何金榮.優質高產水稻栽培技術探討[J].農技服務,2016,3314:52.
[3]何昌銳,李穎,吳孟銀,趙堅麗,韋蘭新,羅玉環,黎楊森,李桂艷,傅昭,黃尚寧.水稻優質高產品種種植示范及高產栽培配套技術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5,23: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