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婧

摘要:文章針對廣西網約車監管難、執法難的問題,通過收集整理網約車發展的相關數據,調研廣西網約車行業發展現狀,對現有網約車行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有針對性的網約車監管對策和建議,以期進一步規范網約車發展,加快網約車合規化進程。
關鍵詞:網約車;合規化;執法;監管
文獻標識碼:U491.1-A-50-176-3
0 引言
2016年交通運輸部等七部委發布了《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網絡預約出租汽車(以下簡稱“網約車”)正式作為出租汽車的其中一類納入行業管理。自2017-04-24南寧市人民政府印發《南寧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實施細則》以來,廣西其他地市紛紛制定本地實施細則,隨著2020-01-20防城港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網約車實施細則,廣西14個地級市均已出臺網約車經營服務管理實施細則,廣西出租汽車行業改革政策全面落地實施。
2020-12-11,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在貴港市召開了2020年城市客運行業管理工作交流會,會上多個地市出租汽車行業管理部門提出網約車行業管理存在監管難、執法難、取證難等多個問題,并建議將這些問題作為下一個工作年會交流主題。由此可看出,網約車該如何監管已成為廣西交通運輸部門較為關注且亟須解決的問題之一。
1 網約車發展現狀
自交通運輸部將網約車納入行業管理以來,從國家交通運輸部層面出臺了多個規范網約車發展的文件,但僅僅局限于準入機制的建立。關于網約車的服務監督以及事中事后監管方面,雖然跟巡游出租汽車(以下簡稱“巡游車”)適用同樣的文件規章及服務規范,但是網約車屬于新業態新事物,傳統的巡游車管理方式方法已不適用于網約車了。據交通運輸部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平臺統計,截至2020-12-26,全國共有207家網約車平臺公司取得網約車平臺經營許可,各地共發放網約車駕駛員證275.3萬本、車輛運輸證111.5萬本。其中,廣西共發放網約車經營許可證143本,核發網約車運輸證2.19萬本,網約車駕駛員從業資格證7.2萬人,目前廣西網約車運輸證以及駕駛員從業資格證等證件發放數量已經超過巡游車,并在不斷增長。
網約車較之于巡游車,有相似之處,但更多的是不同之處。相似之處在于兩者均屬于出租汽車,網約和巡游只是出租汽車兩種不同的服務方式,因此網約車和巡游車的管理部門歸屬于同一部門。不同之處在于二者的市場定位不一致,要實行錯位發展、差異化經營。兩者實行不同的管理模式,執行不同的運價體系,接受不同的政策法規調整。網約車作為一種新興的出租汽車服務方式,如何監管并引導其規范發展成為近年來廣西各地市行業管理部門面臨的難點之一。
2 網約車發展及監管問題解析
2.1 增速快,合規化率低
巡游車發展近30年,可謂中國改革開放發展或者是中國汽車行業發展的真實寫照;而網約車的發展是中國“互聯網+”衍生出來的對傳統行業的改革。廣西的網約車依托互聯網的發展而飛速增長,在廣西各地市網約車新政落地近4年內,已經超過了巡游車數量,成為一大新興行業。例如,2017年廣西共發放了網約車車輛運輸證191本,到2020年底,廣西發放的網約車車輛運輸證為21 896本,是2017年的114.6倍,呈現直線增長趨勢。具體如圖1所示。
網約車新政已出臺4年有余,盡管行業管理部門一直致力于規范發展網約車,但是由于在網約車政策出臺之前進入網約車市場門檻低,只需要駕駛證以及機動車登記證即可,導致網約車市場仍然有大部分不合規車輛存在,他們游離于法律邊緣,不受行業監督管理。據交通運輸部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平臺統計,截至2020-12-16,廣西接入交通運輸部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平臺的網約車駕駛員有68.7萬人次,而取得網約車駕駛員從業資格證的人數是7.2萬人,合規率為10.5%;網約車車輛數為68.6萬輛,取得網約車運輸證的為2.19萬輛,合規率僅為3.2%。網約車合規率小意味著有一大批不合規車輛在路上從事營運工作,其車輛技術等級、車況等達不到營運車輛的標準,為安全運營帶來了極大風險。另外,未取得網約車從業資格證的駕駛員沒有接受過職業道德及職業安全駕駛等專業培訓教育,司機行車安全意識淡薄,也更容易引發行車安全事故。
2.2 對平臺約束力度不夠
行業監管部門對網約車平臺公司的約束力度不夠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網約車法律法規不健全,行政處罰條款單一、行政強制措施手段缺乏。《暫行辦法》對非法網約車運營的法律責任條款主要是第三十四條,對非法的網約車平臺公司、網約車車輛和網約車駕駛員處罰內容均為“責令改正、予以警告、并處10 000元以上30 000元以下罰款”,這樣一來與非法所得相比較,對網約車車輛、駕駛員的處罰幅度較重,在實際執法工作中存在履行難、執行難的情形。
(2)執法難度大。由于廣西公務費用緊張,執法人員的執法裝備不夠先進,監管信息化手段也非常落后。目前全區14個地市除了南寧市已建立出租汽車監管平臺外,其他地市均未建立。由于網約車外觀沒有任何標識,與普通的私家車無異。另外現場執法人員缺失信息化執法裝備,在執法過程中無法當場核查車輛是否違規從事網約車經營行為,導致執法難度加大。
2.3 平臺公司不配合行業監管
網約車平臺公司為了利潤最大化,依然派單給不合規車輛,且該現象常禁不止。據交通運輸部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平臺統計,廣西合規車輛完成訂單率為40.71%,合規駕駛員完成訂單率為70.51%,雙合規完成訂單率為39.22%。其中,南寧市雙合規完成訂單率為71.63%,柳州市為57.82%,在全區排第1、2名,其他地市的上述3個指標則更低。由此看出,部分網約車平臺公司在國家和各地市的新政出臺4年多后,依然在大量派單給不合規車輛,由此帶來了較大的運營安全風險,使乘客的出行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
2.4 部分平臺公司取證別有用心
目前,除滴滴出行、花小豬出行、首汽約車、萬順叫車等主要網約車平臺公司外,在廣西取得網約車經營許可證的還有重慶漸臻科技有限公司、延安創威科技有限公司等網約車平臺公司。部分公司自取得經營許可證后一直未開展網約車業務,寄希望于某些大型的網約車平臺公司為拓展業務而開展合作,或者打著網約車平臺的旗號,從事與網約車相關聯的其他相關業務,其主要目的不是真正從事網約車業務。例如,用網約車從事農村客運班線經營,在火車站、汽車站等綜合客運樞紐設立固定點,為乘客提供固定線路的拼車服務,與原有的農村客運班線線路走向高度重合,形成不合法的競爭。此類經營方式與網約車的初衷以及許可內容相違背,同時也大量消耗行政管理資源,影響行業管理部門做出合理決策。
3 網約車監管的對策研究
由于出租汽車管理的主體責任在城市人民政府,其中也包括網約車。針對網約車監管存在的上述問題,廣西各市的網約車管理部門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逐步解決現有網約車不規范發展的問題。
3.1 進一步完善和制定網約車配套政策
(1)及時修訂實施細則。盡管目前廣西各地市的網約車實施細則均已出臺,但各地市的實施細則中除了梧州、玉林、百色未規定有效期外,其他地市均注明有效期。部分出臺較早的地市,如南寧、柳州、欽州、賀州等已經超過試行期一年多。目前除了柳州、百色已修改了實施細則之外其他地市均未出臺新規。因此建議各地市利用網約車新政有效期到期之際,根據近兩年的監管難點對原先的網約車新政做出相應調整和內容補充,例如針對網約車平臺公司拿證后不從事實際經營的問題,可以探索要求網約車平臺公司得到許可之日起在6個月內投入合規車輛不低于一定數量車輛的承諾,否則將撤銷許可。
(2)建立健全網約車的服務質量信譽考核實施細則,在交通運輸部《出租汽車服務質量信譽考核辦法》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制定符合本地實際情況的服務質量信譽考核實施細則,嚴格考核制度和考核流程,并及時向社會公布網約車平臺公司的服務質量信譽考核結果及駕駛員考核結果。同時,將網約車平臺公司的處罰信息定期向社會公布,讓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網約車的監督管理。
3.2 加大執法力度
針對網約車執法難度大的問題,可從以下方面著手:
(1)在國家層面要進一步完善和修改有關網約車非法營運處罰的相關政策,可借鑒公安、交警部門對違法行為處罰的經驗,適當降低罰款標準,從而緩解行政執法履行難、執行難的問題。
(2)各市網約車執法部門要轉變觀念,主動作為。目前部分執法工作設備的資金主要來源于地方財政撥款,而地方財政撥款主要依據是行政執法罰沒資金上繳數額。由于相關執法設備配置不齊全等問題,導致執法人員工作不積極、執法力度不到位,進而導致罰沒資金較少,產生惡性循環。因此,地方執法部門工作人員要對非法網約車種種違法行為主動出擊,對非法網約車運營采取“零容忍”的態度,以高壓態勢打擊非法網約車運營行為。通過“重要路段”全天候、分時段巡查,重要出行集散地常態化、輪崗制駐守,重要出行節日全覆蓋、無死角稽查等方式,嚴厲查處打擊非法網約車,給非法網約車帶來威懾力,保護合規網約車及乘客的合法利益。
(3)加強對網約車平臺公司管理,通過行政約談、行政檢查、行政處罰等多種手段,要求網約車平臺公司嚴格依法依規對新注冊加入的車輛和駕駛員進行審核,對已經注冊的不具備營運資質的車輛及駕駛員進行清退,嚴厲打擊網約車平臺公司違規給不具備資質的車輛及駕駛員派單的經營行為。
3.3 多部門合作,信用信譽雙監管
(1)開展聯合執法。市級交通運輸部門要積極聯合公安部門開展網約車常態化聯合執法,特別是國慶、春節等重大節假日,與公安部門共同維護好網約車市場秩序。同時針對網約車平臺公司不配合行業監管的行為,要聯合市場監管局、網信辦等部門對網約車平臺公司開展約談,由各部門依照職權規定對網約車平臺公司進行“綜合執法、綜合施策、綜合治理”,形成網約車綜合執法及安全監管強大執法合力,給廣大市民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環境。
(2)可以通過“行政處罰雙公示”“互聯網+”監管平臺、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對行政處罰相對人、拒不履行行政處罰義務當事人進行信用信譽雙重監管,有效震懾非法違法營運的網約車平臺公司、車輛及駕駛員。
4 結語
網約車的行業監管是交通運輸部門面臨的一個新的挑戰,由于其既具備出租汽車的基本屬性又有互聯網企業的特色,交通運輸部門不能完全按照原來的方式去監督管理,而要跟上時代步伐,在互聯網迅速發展和全面應用的時代創新管理模式,有效利用大數據、高科技進行創新性的監督管理。同時,網約車的基本屬性沒有變,即為民眾提供個性化出行,因此網約車也不能脫離目前相關法律法規針對于出租汽車的約束,否則將對現有的巡游車產生不公平競爭。肩負著網約車監管責任的交通運輸部門亟須考慮的是在互聯網大環境下如何把握好網約車監管的這個度,既不能撒手不管,也不能“死”管不放,同時還要考慮網約車與巡游車的協調發展。相信廣西各地市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在完善配套政策、積極打擊非法營運和采用信用信譽雙監管等多種措施后,廣西網約車發展一定會走向規范、健康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王 丹.深化出租汽車行業改革背景下巡游出租車行業管理問題及對策研究——以長沙市為樣本[J].經貿實踐,2018(19):235-237.
[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Z].國辦發[2016]58號,2016-7-26.
[3]新華網.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28/c_129186192.html,2016-07-28.
收稿日期:2021-03-18
作者簡介:
文 婧(1988—),工程師,主要從事道路運輸和城市客運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