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珂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牙體牙髓科,河南鄭州 450000
隱裂性牙髓病是臨床常見口腔科疾病之一,其早期無顯著癥狀隱匿性強,隨病情進展可致牙本質敏感、咬合疼及牙髓壞死等。目前隱裂性牙髓病臨床以Cortisomol糊劑根管充填治療為主,目的是清除刺激物,封閉空隙,避免刺激物再次入侵,但易發生滲漏,多聯合冠修復治療,以確保治療效果[1]。Cortisomol糊劑根管充填、金屬冠修復是臨床治療隱裂性牙髓病的常用方案,盡管能滿足對強度需求,但存在易折斷、對牙齦產生刺激等不足[2]。全瓷冠韌性強且生物相容性好,有助于避免對牙齦不良刺激,近年被逐漸應用于牙列缺損修復中并獲得一定效果[3]。研究旨在探究全瓷冠修復聯合Cortisomol糊劑根管充填治療隱裂性牙髓病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9月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收治的117例隱裂性牙髓病患者,按治療方案不同分為觀察組(61例)、對照組(56例)。觀察組男36例,女25例,年齡28~57歲,平均年齡(42.46±5.68)歲,體質量指數18~26 kg/m2,平均體質量指數(21.21±1.03)kg/m2,病程7~38 d,平均病程(22.27±5.38)d。對照組男34例,女22例,年齡27~58歲,平均年齡(41.19±5.37)歲,體質量指數17~26 kg/m2,平均體質量指數(20.98±1.12)kg/m2,病程7~39 d,平均病程(23.38±5.25)d。
(1)納入標準:咬棉簽試驗陽性,伴牙髓炎,患牙未全部斷裂,存在間歇性牙痛,符合根管充填指征,知情理解簽署同意書。(2)排除標準:牙齒畸形,合并齲齒,伴精神或認知功能障礙,有凝血功能障礙。
均X線檢查,評估隱裂方向、長度,牙髓炎情況等,預制治療方案。(1)對照組聯合金屬冠修復,阿替卡因(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6184)局麻處理,先部分去除牙冠組織,充分顯露牙髓腔,清除牙髓組織,擴大根管,采用Cortisomol糊劑充填,再用金屬冠修復。(2)觀察組聯合全瓷冠修復:予以阿替卡因局麻處理,先磨除部分牙冠組織,打開髓室,完全清除牙髓,擴大根管,采用Cortisomol糊劑充填,再用全瓷冠修復。兩組修復后均隨訪觀察6個月,對比效果。
(1)對比兩組治療效果。判斷標準:顯效,牙痛癥狀完全消失,咀嚼良好。有效,咀嚼有輕微不適,X線無異常。無效,咀嚼痛感顯著,與治療前對比,X線無改善。(2)對比兩組治療前、治療后3個月、6個月牙周狀態PD及BI。(3)對比兩組治療前、治療后3個月、6個月咀嚼效能和咬合力。檢測方法:咀嚼效能用稱重法,左右牙各咀嚼花生20次,蒸餾水過濾,稱重殘渣,計算咀嚼效能。咬合力用東莞華科東尼儀器有限公司TW-207型咬力測試儀檢測。(4)統計兩組食物嵌塞、基牙松動并發癥發生率。
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例(%)
治療前兩組PD、BI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個月、6個月PD、BI先升高后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牙周狀態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牙周狀態對比(±s)
BI組別觀察組(n=61)對照組(n=56)PD(mm)tP治療前0.85±0.14 0.83±0.13 0.799 0.426治療后3個月1.40±0.20 1.61±0.19 5.811<0.001治療后6個月1.06±0.21 1.49±0.20 11.319<0.001治療前0.91±0.30 0.88±0.29 0.549 0.584治療后3個月1.21±0.13 1.30±0.12 3.881<0.001治療后6個月0.57±0.10 0.64±0.11 3.606 0.001
治療前兩組咀嚼效能、咬合力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個月、6個月咀嚼效能和咬合力升高,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咀嚼效能、咬合力對比(±s)

表3 兩組患者咀嚼效能、咬合力對比(±s)
組別觀察組(n=61)對照組(n=56)咀嚼效能(%)咬合力(lbs)tP治療前49.85±5.49 51.03±4.86 1.227 0.223治療后3個月63.58±6.13 60.14±6.04 3.054 0.003治療后6個月91.02±4.37 89.22±5.16 2.042 0.044治療前79.65±6.44 81.13±7.28 1.167 0.246治療后3個月95.68±8.27 90.73±7.48 3.385 0.001治療后6個月145.26±8.70 138.75±9.46 3.878<0.001
觀察組未見并發癥發生,對照組食物嵌塞1例,基牙松動1例。采用確切概率法計算,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0與對照組3.57%(2/56)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227)。
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且無并發癥發生。此外,牙周狀態改變是隱裂性牙髓病治療后常見癥狀,主要因根管充填及冠修復材料對牙周不良刺激所造成,常表現PD、BI升高,此后逐漸恢復,但嚴重時可致牙周微生態系統穩定性紊亂,影響修復效果[4]。本研究還發現,治療后3個月、6個月觀察組PD、BI低于對照組,提示全瓷冠修復聯合Cortisomol糊劑根管充填治療隱裂性牙髓病更利于維護牙周狀態,促進治療后恢復。分析主要原因是全瓷冠是由特殊材料制成,其組成成分與牙齒成分近似,組織相容性好,更接近牙齒生理功能,可最大程度降低對牙齦的摩擦損傷及不良刺激,有助于維持修復穩定性,同時全瓷冠修復頸部邊緣密合,可通過平齦制備肩臺無縫銜接,對保護牙齦具有重要作用,利于維持牙周健康,盡快恢復咀嚼及咬合功能[5]。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3個月、6個月觀察組咀嚼效能、咬合力高于對照組,進一步客觀證實全瓷冠修復聯合Cortisomol糊劑根管充填治療隱裂性牙髓病效果顯著,可顯著提高患者咀嚼及咬合能力。
綜上所述,全瓷冠修復聯合Cortisomol糊劑根管充填治療隱裂性牙髓病并發癥少,能有效改善牙周狀態,提高咀嚼效能、咬合力,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