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旺華
(湖南省永州市道縣林業局,湖南 道縣 425300)
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環境保護問題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全面落實可持續發展理念,既是生態環境建設的要求,也是時代的要求。森林資源具有凈化空氣和調節氣候的作用,包括維持水土平衡、防風固沙、減少泥石流等,在生態建設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林業資源本身是生態的組成部分之一,不僅可以為社會的發展提供足夠的物質保障,而且可以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合理利用林業資源非常必要。只有在充分保護的基礎上進行更多的科學利用,并積極促進林業資源的多元化發展,林業資源才能繼續為人類進步作出貢獻。
林業的可持續發展主要是指森林在整個發展過程中自身的生態循環能力,這種情況下可以很好地保證森林的生態系統不被破壞,并且只有在這個時候才能夠采用各種方式體現出森林綜合的發展能力。這部分能力主要包括其林區中的土地資源、水資源和空氣質量,同時森林中動物的生存環境也應該得到滿足,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其發展。可持續發展是在整個林業發展過程中最難以實現的,必須要從各個方面入手,才能夠更好地保護森林中的自然環境。
走可持續的發展道路并不是只對森林資源進行保護管理,在不違背自然的情況下,合理進行開發,也是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方式。林業資源本就作為一種經濟收入產業,作為眾多產業的原材料,林業可謂是為我國經濟建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這與之前說的開發破壞環境不同,適度的開發森林資源,是在自然可承受的范圍之內進行的,培育人工林進行木材加工制造,用作家具、紙張等。會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帶動當地的就業,當地政府有了收入來源,才有能力進行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因此,森林資源的管理和保護也包括合理的開發。
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林業生態系統在整個自然資源系統中至關重要,林業生態系統具有復雜性和多樣性的特征,像生態系統一樣,它可以調節氣候并減少水土流失。此外,林業生態系統還可以改善區域環境,增強綜合生態環境。做好森林資源管理和保護工作,是改善生態環境的一個大的方向,森林覆蓋率不斷增加,綠化程度不斷提高,那么對可持續發展戰略來說,是巨大的成就。當前,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概念包含的內容極為豐富,無論是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還是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對于森林資源來說,如果將森林保護工作做好,那么無論對經濟還是生態,都有促進作用。
森林資源貫徹可持續發展可以有效防止土地荒漠化,對于我國的西北地區,本身自然環境比較惡劣,土地荒漠化嚴重,植被覆蓋率低,常年受到沙塵暴的侵擾,這對人們的出行來說是非常不方便的,甚至很有可能還威脅到人們的生命安全。森林作為天然屏障,對于西北地區來說,可以抵擋北方沙漠的入侵;對于南方來說,雖然氣候條件相比于西北來說好很多,但是,由于人們過度耕作、過度樵砍,一旦遇見下雨天氣,雨水沖刷土壤現象嚴重,就會造成水土流失,對于一些山區,會造成山體滑坡,形成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這些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對環境而言,都是具有破壞性的,由此可見森林防護的重要性。
在我國全面推進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大背景下,人工林資源實際建設面積迅速增長,管理和保護林業資源面積將進一步增加,各地林業資源主管部門應充分結合林業資源的實際分布情況,迅速制定完善的林業資源管理和保護政策,全面促進林業資源管理和保護工作的有序發展,并及時開展。出臺林業管理和保護優惠政策,進一步提高林業資源管理和保護人員的工資水平,可以嘗試使用“管理與保護-開發”的基本模型來具體實施。這樣,不僅可以全面改善林業資源管理和保護人員的待遇,而且可以避免林業管理和保護團隊的嚴重人才流失,并根據傳統的林業資源靜態投資方法來扭轉傳統。該模型根據森林資源的實際變化制定了動態的資金投入計劃,并增加了對基礎設施和設備管理與保護的投入,充分實現了林業資源保護的科學性。
有法可依,是實行可持續發展下森林資源管理應對方案的必要前提,森林資源的保護管理離不開法律的規范,在現有的關于森林資源法律法規中,隨著發展,有些已經需要改進,應綜合森林資源的經濟性、社會性和生態性進行優化調整。法律是行為的前提和依據,森林資源在開發過程中,要在法律允許的條件下,根據法律允許的程度和范圍對森林進行開發,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還可以起到監管和督促整改作用,讓那些違法盜伐的公司企業有一個懲罰的標準。關于法律法規方面的健全優化創新,相關政府部門應該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讓保護與開發并重,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一是改革原來的林業管理模式,改變林業資源所有權和經營權完全分離的狀況,最大程度地將林業資源的經營權向管理和保護人員傾斜,這不僅將進一步增加林業資源管理和保護人員的經濟收入,而且將充分激發管理和保護人員的積極性。
二是加強林業主管部門與高校的合作。允許大學和學院為林業資源管理和保護團隊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林業主管部門將出臺鼓勵政策,以吸引年輕的專業人員輕松地從事林業第一線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徹底扭轉林業資源管理和保護人員普遍文化水平低下的局面。
三是加強林業從業人員技能培訓。林業資源管理與保護管理部門要定期對林業管理和保護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專業知識培訓,重點放在林業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培訓內容上,更新從業人員的思想觀念,并努力使之成為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扭轉傳統的管理和保護人員偏見,進一步增強整個林業資源管理和保護團隊的責任感,在此基礎上,可以全面促進林業管理和保護工作的健康有序發展。
綜上所述,森林保護與林業可持續發展相互依靠,目前我國森林資源在進行合理配置時,要以可持續發展的方式進行,森林資源作為一種消耗資源,又作為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相關的森林資源工作者應該提高自身的責任意識,不斷強化自身水平,提供更多關于森林資源保護和管理的可持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