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儒念
(百色市樂業縣林業局,廣西 百色 533200)
我國人口基數大,對食用油的需求量也大。直到今天,我國市場也有很多植物油是從國外進口的。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食用油市場存在缺口。而油茶果能夠產出優質植物油,所以讓油茶栽培技術得到提高關系重大。油茶高產需要技術支撐。文章立足于油茶栽培的諸多實際情況,闡述如何把握油茶高產栽培技術要點,具有深遠意義。
作為一種山茶科植物,油茶果是非常優質的制作食用油的原材料。其籽粒不僅含油量大,而且具有符合人們健康需求的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油酸、亞油酸等物質,得到了食品市場的青睞。為此,推廣種植油茶成為緩解我國食用油市場需求壓力的一大舉措,而與之推廣相伴的,油茶高產栽培技術也自然需要得到廣泛實踐。土地資源尤其珍貴,我國的油茶推廣發展策略是以提高單位土地面積產量為目標,盡量不和糧食作物形成爭奪土地的局面。
因此,推動油茶產業發展,促進高產栽培技術落實,能夠使我國的食用油市場得以供需平衡,同時也能夠豐富相關產品種類,使人們的生活需求得到更好的滿足。而對于發展油茶相關產業的地域也能夠得到相應的特色產業開發,豐富農產品結構,促進當地的特色化經濟發展。此外,油茶種植以及其高產技術研究、推廣都能夠帶動相關就業,形成獨立的產業鏈、就業鏈,從而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提供助力。
2.1 施肥操作不合理。施肥操作本應該是結合實際動態調整的,但是實際情況是,一些地區存在施肥策略單一的情形。如,有些地區只給油茶施尿素、碳酸氫鈉這一類氮肥,而沒有結合油茶林的生長實際需要來進行肥料的合理配比,尤其是對磷肥、鉀肥施用不足。這很容易使油茶樹生長的土壤養分缺失,也讓已經施用的肥料效力大打折扣。應該說,各油茶栽培地區還缺少對施肥問題的科學管理,在施肥方式上亟待研究。而且,油茶施肥也分土肥與葉面肥,不同的肥料、不同的季節及油茶生長階段,對肥料需求也不同。如何讓施肥更合理需要謹慎考量。
2.2 土壤管理較粗放。一些油茶栽培地區缺少對土壤的精細化管理,往往遵循過去的粗放方式,即主要是通過挖坑覆土來為油茶栽培做準備。其中,老油茶林進行擴坑撫育較多。作為較為常用、傳統的土地管理方式,挖坑工作的確能夠對土壤的養分保持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這種作用是短時的。過于頻繁的擴坑很可能對土壤的整體肥力造成破壞,不是長久之計。或者說,單一的依靠開墾來管理土壤是不科學的,應該有效結合其他管理方法。各油茶栽培地區還需多結合自身土壤條件對相關管理技術投入更多精力。
2.3 栽培經營太分散。我國不乏老油茶林,其整體來看面積很大,但是卻多是以分散栽培、個體經營為主。各家各戶一分割,老油茶林就化整為零了。也就是說,個體經營下,各家的油茶種植區域小且分散,沒有形成規模,也沒有帶動起人們的經營熱情。考慮到經營的個體化,其資金投入也有限,所以很多老油茶林都得不到精細化的管理,農戶也缺乏組織力,沒能讓油茶經營走向產業化、規模化,整體還處在低效益狀態下。
2.4 產量效益不理想。由于農戶個體化的經營沒能夠使油茶栽培技術得到更好地應用,農戶更缺乏高產栽培相關知識,所以很多地區的油茶產量不高、效益不理想。一些油茶林依靠的是自然的生長,沒有科學的管理輔助,整體的油茶生長環境有待改善。甚至有些油茶林在不理想的效益下逐漸走向被棄管和絕收,更是拉低了相關產業的整體效益情況。
油茶對于土質的肥沃性、疏松度、平均氣溫及土壤酸堿度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切實把握油茶高產栽培技術要點就需要落實這些要求。
3.1 選地。油茶樹對栽植土壤有特殊要求,它適應酸性土壤。所以,所選栽植地的土壤是黃土壤、紅黃土壤為最佳,且栽植時的土層深度要滿足大于65cm。同時,栽植地也要符合溫度適宜、光照適宜的條件。而為了有效躲避大風對油茶生長的影響,以及使地下水位高度得到合理調整,人們也可選擇平緩坡地來栽植油茶。
3.2 整地。整地過程中可搭配施肥操作來提高土壤肥力。而為了讓油茶獲得理想的生長環境,土地全墾之外,人們可利用深翻操作來改良土壤條件。對發生固結的土壤深翻,把握好操作的深度(可合理利用翻土機械),同時,人們要注意清理好深層土壤中的雜物,保持土壤凈潔。深翻可令土壤間隙加大,更好地蓄水以及透氣。
3.3 施肥。油茶施肥要因地、因時制宜。對幼油茶林,可依據實際選擇施肥與否,可根據生長階段,陸續施尿素(或專用肥)、氮肥、越冬肥(糞肥、土雜肥)等。而對油茶成林,施肥尤其要注意科學配比(如,氮磷鉀配比可為10:6:8)。具體的施肥操作上,人們可針對油茶側根進行施肥:順著樹冠投影的內緣向下深挖出合適寬度的環形溝,然后施肥于溝內,拌勻并回填表土。其中表土最宜選擇深層土壤。
3.4 種苗。油茶種子、苗木都需經過嚴格的篩選。一般是立足于栽植地的實際條件來甄選。種子方面,人們應該選擇符合國家標準的優良品種,有一定質量保證的,這對其后續的油茶苗木成活率也有影響。苗木方面,人們要選擇良種壯苗。像經過芽苗嫁接培育的油茶苗壯苗(1~2年生)就很合適。
3.5 栽植。栽植的季節多選于春季,并要選擇合適的天氣條件,不選擇太過濕潤的雨天。栽植的幼苗要選擇營養杯苗,其高度應大于36cm,且其根系要發達,盡量不選裸根苗。苗木健康、無受病蟲害跡象為佳。栽植時,人們要注意保護幼苗的根部,避免因人為因素(工具碰觸、人力折損等)造成根系損壞。在栽植時,需要注意將幼苗扶正、踩緊。在進行土壤回填時,要注意壓實土壤,其幼苗栽植深度保持在可露出嫁接口3cm左右。為了保證土壤溫度、濕度,以及不給雜草生長創造條件,栽植之后要覆蓋一層地膜。地膜和苗干保持適當距離。
4.1 對幼林精心撫育。油茶栽植完成,要經歷一定時間段的幼林期。幼林生長速度快,對營養需求高,所以需要獲得精心撫育。期間,人們對幼苗的生長情況做到及時查看,針對病株和少株現象的出現,要進行相應地補救。合適的撫育管理能夠讓幼林的根系、樹冠得到很好的生長,順利走向盛果期。具體的撫育操作有松土、施肥、鏟除雜草、幼苗扶直等。其中,施肥要把握好量的逐漸疊加,并要主施鉀肥、磷肥。
4.2 油茶林合理修剪
4.2.1 修剪幼林。油茶林長到70、80cm左右就應該適當修剪樹形了。其修剪動作須輕,可在茶籽完成采摘之后以及下一年的春季(3~4月)進行。修剪的具體操作是:剪掉萌芽枝、留好結果母枝、修剪徒長枝。人們需根據其生長情況選出一些粗壯的主枝,同時合理修剪腳枝,讓油茶樹形成圓形樹冠。
4.2.2 修剪成林。成林修剪要立足于其結果需要、產量要求,所以需做到留強枝去弱枝,剪密枝留稀枝,小年大剪,大年小剪。恰當地修剪要讓油茶林內通風好、光照足,從而多結果,提效益。同理,在油茶林的陰坡,就要適當多剪,而陽坡少剪。油茶樹的中上部可不修剪,而其冠下部位則要重剪。整體修剪原則是適度。
4.3 科學地治理蟲害
油茶林也會遭遇毒蛾、蚜蟲等蟲害。蟲害會嚴重降低油茶林的產量,影響效益,因此,種植人員要根據種植地區的具體蟲害開展防治工作。具體的治理上,要采取多樣化手段。人們可選擇于冬季進行林地深翻,促使土壤內的有機物有效分解,從而提高林木的抵抗能力。此外,人們可以巧妙利用生物防治法,科學培育、飼養天敵生物來整治蟲害,也可以在必要的情況下,選擇應用化學藥劑進行直接的病蟲害消殺。
油茶產業在多年的發展中已經越來越成熟,其栽植技術也獲得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從論述可以看出,想要油茶高產,需要人們在一道道工序中把控細節,把控技術要點。而隨著人們的油茶栽植經驗越來越豐富,以及相關技術研究的越發深入,未來的油茶栽植技術要點也需動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