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華
(西寧市林木種苗站, 青海 西寧 810000)
林業在我國生態林業建設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當中都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加強林業建設不但可以使惡化的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同時也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質基礎。但林業建設與發展是以林業種苗生產為基礎的,只有不斷提高林木種苗生產技術措施,才能進一步提高林業建設整體水平,為林業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對此文中結合實踐,對青海省林木種苗生產技術措施進行相應的探討和分析,以供借鑒和參考。
在植樹造林工作當中,苗木是非常重要的物質基礎,對于林業生態建設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同時選取高質量的苗木才能進一步提高育苗效益,提高造林成效。倘若苗木質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就很難造就出高質量的林木景觀以及完善的生態環境。近些年來,青海省西寧市大力推進國土綠化建設,加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民營和個體育苗主體快速發展起來,極大地提高了種苗生產市場化發展程度。而且,青海省西寧市大力推進苗木標準化生產與管理工作,促使苗木生產經營水平獲得有效提升,構建苗木市場信用體系,為當地城市綠化以及荒山造林工作提供了充足而又高質量的苗木產品,更推動了當地造林綠化事業的健康發展。
現如今,伴隨國家實施的西部大開發戰略和青海省確立的生態立省戰略,越來越重視生態環境方面的建設和發展。西寧市結合當地實際大力推進綠化造林工作,在苗木需求方面也快速增長,這給苗木市場發展帶來了新的活力,更提高了苗木生產經營效益,帶動更多的人投入到苗木育苗工作中來,形成以國有林場附屬苗圃培育為主,民營、個體苗圃多元化發展的苗木生產格局。當前,西寧市達到840hm育苗面積,而且每年育苗面積還在不斷新增,出圃苗木每年達到八千多萬株的平均水平。結合青海西寧市林木種苗發展情況進行分析,當地的林木種苗主要表現為如下特點:
2.1 苗木市場形勢。目前,青海省西寧市在林木種苗生產方面產銷一體化發展良好,生產經營苗木的有關單位可以結合市場需求,對優質的苗木培育品種進行選擇,通過市場調節苗木供求關系,逐漸凸顯出配置市場資源的作用優勢。
2.2 苗木生產技術標準。在苗木生產過程當中,主要根據《林木育苗技術規程》與《主要造林樹種苗木分級》相關技術標準要求開展苗木生產,這些地方標準當中,在青海云杉、新疆楊、油松、沙棘、榆樹等小苗方面都相應地制定了質量分級標準,在城市園林綠化以及荒山造林大苗木培育方面,特別是藤本、花灌木和觀賞喬木方面,還缺少明確的地方標準。
2.3 主要苗木品種。當前青海省西寧市在林木種苗培育方面,主要包括祁連圓柏、油松、青海云杉、樺樹、新疆楊、白蠟、榆樹、中國沙棘、山杏、花灌木等樹種品種。在培育的苗木規格上,絕大多數都是為1~2年生的小苗,對于城鄉綠化建設應用的大苗木培育方面還亟待提升。
2.4 林木種苗規模日漸擴大。西寧市對于林業建設和發展重視程度不斷加強,把林業建設作為當前最為重要的工作內容,并打造一批林木種苗培育的重點工程,使得林木生產能力和林業生產水平得以大幅提升。同時在林業企業當中逐漸滲透其他行業,并不斷改進和優化林木生產經營對策,有效推動了當地林木種苗生產邁向規模化發展。
2.5 林木種苗呈現多元化的供需特點。伴隨近些年來青海西寧不斷擴大城市綠化建設水平,加快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在林木種苗需求上要求不斷提升,并基于荒山造林的前提下,加強培育不同品種、不同規格、不同色調、不同品位的林木品種,使得林木市場得以有效豐富,呈現出多元化的供需特點。
2.6 林木種苗正在邁向市場化與產業化。現如今,青海省西寧市十分重視林木種苗工作的開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林木種苗生產效益,使得林木種苗逐漸邁向市場化與產業化發展方向。特別是21世紀我國推行《種子法》至今,青海省西寧市林木種苗生產逐步步入法制化軌道,種苗市場越發規范和有序,極大地保證了生產種苗者的合法權益。
2.7 苗木定向培育。青海省西寧市充分對市場苗木需求進行調研研究,針對市場林木苗木需求制定相應的標準和方法,加強苗木定向培育,極大地提高了苗木質量,充足的林木資源為城市綠化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且強化林木種苗定向培育,也利于進行機械化苗木生產,大幅提高了苗木規范化管理水平,使得苗木培育周期大幅縮短,還控制和減少了各項成本投入,合格率與成活率,利于量化管理,更便于定價和銷售。
2.8 建立良種基地。林木種苗需要大力開展良種基地建設,優化篩選種子,擇良而生,林木種苗培育初期便挑選優質的種子精心培育,相較于普通林木培育方式,良種基地培育的林木種苗質量更優。近年來,青海省西寧市不斷擴大林木種苗良種基地建設,完善灌溉設施,保證林木種苗健康生長,在林木種苗培育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3.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為了培育更多優質的林木種苗,推動造林綠化工作的高效開展,營造良好的種苗生產經營氛圍越發凸顯出其重要性,這也有利于林業工程與生態建設的持續穩步發展。因此,這就需要青海省西寧市緊緊抓住省內重點林業工程前提下,積極推進科技興林,并將此項工作作為實現林業長期建設的重要戰略目標,將種苗與種苗超前工作充分做好,同時將林木種苗工作落到實處。并依照《種子法》相關要求開設專項資金,更好地保護林木資源,加強良種引進、選育品種,強化區內示范及推廣,并將各項維護工作充分做好。另外,為了實現林木種苗生產工作穩步發展,還應當積極構建種苗儲備與林木良種補貼政策,確保林木種苗生產經營者能夠在此方面獲得更大的收益,提高林木種苗生產整體水平。最后還應當加強各種融資方式的構建,調動金融機構提供有效支持,推動林木種苗生產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同時與具體實際充分結合做好林木種苗生產安排工作,推動林木種苗生產獲得更好的發展。
3.2 構建三級林木良種繁育體系。基于省級林業推廣基地基礎上,對于建設部批準的林場以及省級林場加強建設,發揮這些林場作用,并將其作為培育一級林場種林基地,為省市縣提供豐富而又優質的林木種苗,并將純度較高的兩種資源提供給骨干苗圃,促使其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同時基于縣級國有林場以及苗圃基礎上打造培育生產林木種苗的二級繁育基地,促使自身兩種反應能力不斷提升,更能進一步提高種苗試驗、示范等各項技術服務。另外,發揮鄉鎮林業站以及基層育苗大戶作用,打造林木種苗生產的三級林木繁育基地,并在所在鎮構建試驗點,結合客戶需求,加強培養與市場需求相適應的林木良種,為林木種苗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3.3 建立健全法律體系。構建林木種苗監督檢驗站,完善相應的設備設施,同時檢驗工作人員要具備較強的工作能力與整體素養,定期對工作人員開展培訓工作,使工作人員的檢驗能力和綜合素養得以全面提升,而且為了保證檢測質量,檢驗工作人員上崗過程當中應當持有上崗證。同時加強整頓林木種苗市場,嚴厲懲處各種生產假冒偽劣林木種苗的行為,通過完善的法律手段,保證林木種苗生產逐步走向法制化。對于良種推廣不科學、不規范、以次充好的現象,通過相應法律手段加強引導,并擴大宣傳,讓人們充分認識到培育良種林木種苗的重要性,共同提高林木種苗生產水平。再者,對林木質量檢驗標準有效完善,并加強林木種苗產地檢疫,封山造林工作當中,應當構建統一標準的苗木質量監管體系,對各種出售劣質林木種苗和造林行為嚴肅處理,確保苗木質量得到根本保障,進入市場的林木種苗。應當認真加強檢驗,并將檢驗報告提供給購買者,避免劣質種苗進入市場,引發嚴重的經濟損失。
在林業建設與發展過程當中,林木種苗是重要的基礎與保障,工作中政府應當強化政策支持,并提供法律保障,對種苗繁育體系科學構建,并不斷完善林木種苗生產技術,保證培育更多高質量的林木種苗,才能滿足市場發展需求,為林業生態建設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