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再蘊
(福建省華安縣林業局,福建 漳州 363800)
現如今,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以及生產力的不斷提升,創新已然成為我國社會發展的熱點話題,創新發展已然成為促進我國社會生產力的一個重要推動。其中,對于現代林業發展而言,創新同樣具有尤為重要的作用,特別是針對林業技術的創新。當前,可持續發展以及生態林業建設對我國林業發展也提出了更新和更高層次的要求,在此過程中傳統的林業技術顯然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林業的發展。由此,加強林業技術創新極具現實必要性,對林業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對于我國現階段的林業可持續發展和林業結構轉型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說,我們要研究林業技術創新對于我國林業發展的重要性影響。
我國林業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重要的階段,第一階段是新中國成立以后直到1978年,這個階段是我國林業的起步發展階段,屬于傳統林業時期;第二階段是1978年~1992年,被稱為新的林業發展之路的尋求與探索階段;第三階段是1992年以后,我國林業事業邁進新的發展時期,取得長足進步的同時,確定了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可謂意義深遠。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新時期,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認真踐行新的發展理念,創新推動新的技術方法。那么,林業技術創新對林業發展究竟有著怎樣的影響呢?下文就此來展開詳細論述。
1.1 有利于優化林業產業結構。結合林業種植而言,其手法可謂千變萬化、豐富多樣。這些有所不同的種植方式,相對應作用、優勢等等都存在差別,繼而又能夠對林業產品的質量構成不同程度的影響。總體來講,越是先進的林業種植方式,同時越是適宜地區實際的林業種植方式,林業種植成效就越好。所以說,就必須要創新林業技術,更新林業種植的方法。這樣一來,基于新舊技術及物種的更迭過程,不僅能夠增強林木的生命力以及抗病蟲害的能力,還能夠實現對林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優化,特別是能夠進一步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1.2 有利于提升林業經濟效益。正如上文所述,伴隨著新時期我國社會及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生產力水平有了大幅的提升,對于林業發展也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然而,如果一直采用傳統的林業技術方式,很容易就會使林業發展陷入“高投入、低產出”的低效、低能的不良狀態,嚴重影響和制約良好經濟效益的實現。而相對應來講,通過強化林業技術創新,基于新技術的支持,能夠使林業發展實現“低投入、高產出”的良好發展狀態,不斷提升林業發展的成效,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1.3 有利于實現林業數字化管理。新時期,在這個“互聯網+”時代背景之下,互聯網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且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當中,數字化、智能化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與核心追求。其中,對于林業發展而言,也同樣需要基于新技術的創新與應用來優化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成效。具體來講,長期以來,林業發展過程中深受病蟲害問題侵擾,特別是大面積病蟲害問題的發生,嚴重影響林業的成活率的同時,還會降低光合作用與授粉概率,甚至還會導致大量林木死亡。對此,我們可以借助林業技術的創新,引入信息化技術手段來使林業的生產管理更為精細化,及時而直觀地來對林區的水分、溫度、日照等情況進行監測,全面而準確掌握林木的生長狀況。這樣一來,能夠方便林業工作人員展開后續供給工作,讓林業產業朝向數字化管理方向穩定發展。
1.4 有利于提高人力資源利用率。新時期,伴隨著林業發展建設的規模及面積的不斷擴大,加上林業工作力度的不斷增大,使得林業工作的強度也越來越高。其中,會涉及眾多工作崗位,由此也就需要投入大量的勞動資源,那么為此所需的支出是非常高的。這樣一來,就不得不注意人力資源利用率的優化與提升。而通過林業技術的創新,不僅可以運用一些高新技術及設備代替傳統人工,減輕勞動強度,減少工作的重復性,還能夠讓更多具有扎實理論知識與豐富實踐經驗的人員更好地發揮發揮他們的智慧與才干,得以高效率利用,避免人力資源的浪費,大幅提升工作的效率與質量。
1.5 有利于推動綠色林業的發展。新時期,在生態環保的大背景之下,綠色林業代表了林業發展的時代主題和重要趨勢。然而,受制于傳統技術的不足,林業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難以實現綠色化發展。新時期,伴隨著對林業技術創新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創新成效越發顯著之際,越來越多的先進技術的出現,使得綠色林業發展成為可能。比如荒漠化防治技術、可持續經營技術、森林資源培育技術、生態系統恢復技術等等,這些新型而有效的技術的出現及應用,大力推動了林業綠色化發展的進程。
1.6 有利于林業發展的被動狀態。伴隨著新時期全球化進程的深化推進,各行各業都在與國際接軌之中,其中對于我國林業產業而言,要想面向世界、走出國門,就必須要克服林業發展的瓶頸,特別是要及時轉變傳統林業發展的被動狀態,只有這樣才能夠抓機遇、迎挑戰。不可否認的是,我國傳統林業始終是“被市場牽著鼻子走”,發展極其被動,成為林業發展的直接阻礙。而新時期通過林業技術的創新,則有利于改變這種狀況,基于技術的創新與推動,賦予新時代林業發展更多動能和自主權,避免各類資源浪費的同時,促進我國林業穩定而有效的發展。
1.7 有利于提升林業資源利用率。長期以來,我國林業發展多存在資源浪費的情況,制約林業發展的同時,也對生態穩定構成了很多負面的影響。而基于林業技術的創新,有利于提升林業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資源浪費,降低與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與破壞,以此來促進我國林業進一步發展的同時,充分做到林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并重并舉與有機結合。
推進新時代林業現代化建設與發展,既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又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在此過程中,我們要高度注重林業技術的創新,強化技術的創新與應用,以此來為我國林業快速有效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2.1 要注重林業技術人員綜合素養的提升。林業技術的研發創新與應用推廣,都依賴于相關技術人員所具備的良好的綜合素養。然而,當前我國林業技術人員素養參差不齊,并不能夠有效應對與處理本職工作。對此,要注重林業技術人員綜合素養的提升,定期開展相關培訓工作,學習新理論與新技術,鼓勵與引導他們與實際工作相結合,實現對新技術的創新與應用,促進與保障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2.2 注重并且強化經營管理的效率與質量。林業經營管理的效率與質量,不僅是林業發展中的一個關鍵內容,也是影響甚至是決定林業技術創新發展的一個先決條件。特別是在追求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新時期,更要注重并且強化經營管理的效率與質量,讓管理方式由粗獷型向集約型轉變和發展,同時嚴格遵循和貫徹生態、經濟及社會協調發展的理念與原則,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廣泛吸收社會公眾的意見與建議,有效提高經營管理的水平。
2.3 善于使用新技術來提升產業科技含量。新時期,科學技術日新月異、飛速發展,林業建設與發展就不能故步自封、停滯不前,也要不斷學習和嘗試引進各類新技術,比如人工林定向培育技術、人工林長期立地生產力維護技術、造林樹種擇優選擇及林木良種化技術以及高效林農復合經營技術等諸多技術。林業部門要善于使用這些新技術,來提升林業科技含量,為林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提供可靠的保障。
總而言之,在我國,林業的發展始終是生態建設的重點,也是保持社會經濟能夠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當然,只有在可持續發展的框架下,實現林業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統籌兼顧,才符合新時期林業發展的需求。而在此過程中,通過創新林業技術可謂重中之重,這是確保我國林業實現穩定、長久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同樣,也相信我國林業技術會獲得更好更快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