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加熱克·哈布都瓦里提
(昌吉回族自治州林木種苗森林病蟲防治檢疫站,新疆 昌吉回族自治州 831100)
生態和文明是相輔相成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實現林業長久治安的保障和現代林業的基礎就是林木種苗。國務院出臺的《關于加強林木種苗工作的意見》是為了建設美麗中國,加快林業建設和推進生態文明的一項新時期舉措。凸顯了國家對林業的重視。《意見》的出臺,對生態林業的建設和可持續發展以及林木的良種化進程都起到了推進作用,對我國的林業發展各個方面都大有裨益。
多年以來,生態和環境問題一直屬于全球關注的焦點問題。又由于受到多重因素干擾,很多地區的林業生態遭受了巨大破壞,究其原因,是人為因素和環境因素使得當地的正常林業工作受到了影響。值得肯定的是,培育林木種苗的行為舉措,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證水源充足。在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過程中,這些舉措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保護林業生態和培育林木種苗具有強烈的內在關系,也是相輔相成的。高質高效的林業生態的建設,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措施,如擴展栽培規模、消除潛在威脅、保證種苗質量、減少人為影響,從而推動林業方面的可持續發展。
林木種苗的質量是否合格優秀,是決定林業綜合效益的主要決定因素。為了推進林業全面優質發展,要根據環境因素,對林木種苗進行優質的培育,這對于進行培育工作的人員來說,一方面需要選擇優良品種,另一方面需要科學規劃,從實際出發修建苗圃,全面管理培育工作,真正達到保障育種的效果。但同時,林木種苗的質量、數量和種類,也要受到嚴格的控制。從當前關于新林業建設發展的戰略和過往資料看來,必須從實際出發,基于林業產業的穩定發展的目標,對種苗的培育工作進行加強,對種苗的質量進行嚴格管控。同時要求林業相關技術人員在做培育工作時,必須嚴格認真地遵循規章制度、相關工作順序以及工作流程。只有這樣,才能讓中國的林木種苗產業進行快速且穩定的發展,才能更進一步地推動新型林業的生態建設和可持續發展。
伴隨著中央《“十三五”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規劃》文件的下發,以及正在進行全面施行的新林業發展規劃,若要整體提升森林及相關林業的質量,全面高速地發展新型林業,則應該在優質林木種苗的產量上進行擴展并以之為基礎,對相關培育工作中所獲得的效果和最終培育的質量給予充分地肯定和高度的重視。從而可以獲取更優良的培育總體效果,再以此為基礎保障,讓我們的林業在發展過程中可以將受到的各種外界環境因素的干擾和人為影響因素得以降低或消除。為了這個目標,不同的地區需要精準認識自身林業產業的特色和優勢,科學地、因地制宜地、最合適地對林木進行遴選,對種苗進行培育。長此以往,依托于構建好的新型可持續發展林業的產業模式,和經過科學發展的林木種苗相關產業科學的前提下,增加資金投入或資源投入,極大地豐富不同地區當前所擁有的林木種類,積極且有序地推動植樹造林工作的快速有序展開,大幅地擴展當前林木種苗產業種植覆蓋的面積,從而進一步減少環境及人為因素的干擾,讓我們擁有一個更加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
要積極發揮政府在林業新生態可持續發展過程中所具有的主導作用,并依法合理適當地進行采種和科學地育種。若要采種育種和培育工作合理有序且順利地推進。首先,相關進行采種育種和培育工作的工作人員,必須要依據林業發展的相關法律法規,合法開展采種、育種、引種以及培育工作。同時進行的還有,林業以及相關產業的科技人員,在條件合適合理且可行的條件下,以保證良種的繁育為目標,以優先選擇因地制宜、科學的、符合土地情況的優良土地和樹種為基礎,構建種子園、骨干網絡苗圃、采穗圃等,進行科學工作。除此之外,相關林業的科學工作人員,還要從種苗的數量、品質、質量上,以滿足新時期的新林業產業可持續、高質量、優質發展的需求為目標,對林木種苗的相關采種、育種、引種以及培育工作進行科學地指導,從而培育出優質的林木種苗。其次,積極發揮政府在林業產業相關工作中的指導作用,并且同當前的市場需求緊密聯系在一起。政府進行頂層設計,是立足于生態文明建設和林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強化對林木種苗相關培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關注度,并且借助于市場手段,進行科學合理地調解和干預,增大對林業產業相關培育研究基地的投資和扶持,通過如此一系列的舉措,一方面可以滿足各地不同的生態環境影響因素下的生態環境建設,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培育種苗的工作人員和科學人員的經濟效益,極大地鼓舞和調動了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可以讓這些林業工作人員更加主動、熱情、高效地投入到林業產業培育工作中。
在林業工作中,需要根據自然科學的相關規律,因地制宜地制定計劃方針方案,從而進行科學地育林造林。首先在育種基地的建設時期,需要聯系新舊兩種基地,明確二者之間的關聯與區別,進行有機結合,共同發展,同時對當前已有基地的設備設施進行升級完善,對新舊基地之間形成優勢互補,從而在根本上,對林木育種的多元化發展形成促進作用,對林木種苗培育基地的相關培育工作水準和對基地的經營能力的提升也起到促進作用。另一方面,依然要從多個角度思考培育基地的發展路徑,找到可以讓新舊基地協同發展的道路,立足于長遠未來,完善統籌規劃,對培育工作進行管理和監督,切實提高林木種苗相關培育工作的質量,真正在實際行動中推動我國林業和林木種苗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其次,在培育工作中,工作人員和科學人員要嚴格遵守相關自然科學規律,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制定計劃,開展植樹造林和育林育種工作。同時要因地制宜地,多角度考慮培育工作中所需要的自然地理信息,比如水文、土質、地貌等等信息,因地就勢,進行培育工作,同時根據不同的目的和功能進行分區培育,合理地、科學地規劃不同功能和用途的樹木。例如,在城郊接合部,需要根據當地的水網、路網、氣候因素,對環境污染進行治理和改善,進行森林公園的建設,強化城郊隔離帶等等。同時在水網兩側沿岸地區,加強關于水岸林的建設,全面充分地發揮林木樹木在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壤、防風固沙、凈化水質、防洪固堤的巨大作用。
在新時期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想要推動各地林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就必須要運用科學的方式方法,對林木種苗進行篩選和育種,選擇最優的和最合適的土地和樹種,進行新型林木種苗的培育工作,根據相關規章制度和法律法規進行操作,修建苗圃和種子園區,最大限度地彰顯出科學選種和育種在林業發展中的必要性。另外,在林木種苗的培育過程中,還需要積極地、適當地、適時地采用新式采種育種技術,創新育種技術,從而保障育種工作的最終效果和質量。采用科學手段對良種進行培育,是新時代林業發展背景下符合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的做法,更是適應多元化培育工作發展的需求,還可以簡單有效地減少單一育種現象的發生,為新時代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為了林業培育工作獲得高質量的結果,需要制定具有完備可行性的管理機制,并以此為支撐。基于這個條件,相關部門要綜合考慮各地實際情況,對綜合性林木的監管進行重點加強,從而在各培育環節中,制定更高效的管理舉措,對各項工作進行落實,最大限度地保障林業培育效果。在實際工作中,借助新式針對性的措施,對臺賬和登記數據進行完善,對培育管理的時效性進行大幅度地優化,全方位對林木培育工作進行落實。在當下具體培育過程中,要完備數據和臺賬并納入綜合管理體系中。與此同時,培育責任人的職能優勢應該被體現出來,以相關法律法規為依據,細化和完善管理流程。
作為國家重要資源的林木,在維護國家生態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必須認識到推動林業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必須以林木種苗為基礎和重中之重,從實際出發,發揮政府主導作用,依據自然科學規律,依據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林木育種工作,夯實基礎,加強監管,提高林木培育工作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