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春 ,徐德兵 ,劉倬志 ,閆爭亮 ,賈代順 ,張林濤 ,楊宏艷 ,盧金表 ,冉有洪
(1.云南省林業和草原科學院油茶研究所,云南 昆明 663300;2.云南省林業和草原科學院,云南 昆明 663300; 3.廣南縣林業和草原局,云南 文山 663399;4.廣南縣五珠鄉林業工作站,云南 文山 663314)
油茶屬于山茶料,通常為常綠小喬木或者大灌木,是我國南方特有的一種重要的木本油料樹種。油茶屬于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樹種之一,高產油茶指的是產量達到750千克/公頃的優良無性系嫁接苗木栽植的油茶林。油茶生長速度快、適應能力強、產量高而且收獲期較長,不僅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還能夠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
相較于菜油、豆油或者花生油,油茶的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更高,達到了90%,而且維生素E的含量比橄欖油高了近一倍,除此之外,油茶還具有特定的生理活性物質,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油茶的花期與其他植物不同,花期為10月上旬到12月,而且蜜粉比較豐富,是優良的冬季蜜粉源植物。油茶本身具有一定的能源價值,在生物能源領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時油茶的抗污染能力極強,不僅能夠抗氟和吸收氯氣,還具有較高的二氧化硫抗性。因此,科學栽培和種植油茶,還能夠起到養護土地、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環境的生態保護作用。除了油茶本身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之外,其副產品,比如果殼、茶餅等也可以進行綜合利用,油茶樹木材木質堅硬,耐腐蝕能力強,紋理美觀細密,可以作為家具的原材料使用。油茶樹本身還具有較高的耐火性、耐貧瘠、耐干旱等能力,除了可以起到綠化山林、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作用外,還能夠用于防火隔離。可以說,研究油茶速生高產的栽培種植技術,對于國家未來的林業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科學栽培和種植油茶能夠改善土地環境、調節生態氣候,還能夠起到綠化和防火的作用,但是最重要的還是油茶的營養價值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油茶作為一種常綠長壽的樹種,具有很長的收獲期,種植一次收獲期可達到驚人的百年以上。若采用普通的油茶栽培種植技術,一般8~10年就可郁閉成林進入豐產期,若采用更加科學合理的種植方法,則可縮短到5~7年,有利于油源的增加。油茶能夠保持水土,涵養水源,吸氯抗硫。可以說,種植油茶不僅能夠享受到眼前的利益,還能夠造福子孫后代,而且在山區就能夠大面積地種植,無論是經濟效益還是社會效益都很高。
油茶喜暖怕冷,年平均氣溫16 ℃~18 ℃,花期的平均氣溫12 ℃~13 ℃。溫度突然降低會使油茶落花落果,為了保持含油率,種植地塊需要擁有較為充足的陽光照射。種植地塊的年降水量要保持在1 000毫米以上,不能連續降雨,否則就會影響到花期的正常授粉,需要在坡度平緩的地方種植。
一般來說,生長馬尾松、杉樹和映山紅等植物的山地或者紅黃壤丘陵地帶都能夠種植油茶。種植地的土層厚度要保證在60厘米以上,疏松且足夠肥沃,具有較好的排灌性能。土壤的pH值需要保持在5.0~6.5之間,地下水位低于1米,地塊的海拔高度500米~1 600米,避風向陽[1]。
油茶的整地工作對季節的要求較低,一年四季都可以進行,一般會在造林的前半年或是一整年的時間里實施整地。在整地工作之前,清理灌木、合理填平坑洼,采用機械輔助或人工清理的方式。坡度較大的山地可以穴墾或者帶墾整地,并將其修筑成等高的階梯形式;對于那些坡度平緩的丘陵坡地或者具有平原地質特點的土地則可以采用全墾的整地方式。在整地完畢之后,需要根據不同的傾斜坡度和株行距規定挖定植穴或者進行撩壕處理。例如,傾斜坡度在15°以下的,株行距應控制在3米×3米,種植的密度為74株/畝;而傾斜坡度在15°~25°之間的,株行距應控制在2米×3米,種植的密度為111株/畝。在栽培種植初期,需要按照2米~3米的株行距種植油茶,并運用錯位排列的種植模式,這時每畝111株油茶。經過6~8年之后,則需要采用隔株的方法移走一半的油茶另建茶園,最后的密度大約為56株/畝。
油茶的速生高產要科學選擇優良的油茶種子,種植者結合自身需求以及當地的地質條件和氣候環境合理選擇優質種子。為了平衡穩產,在速生的同時達到高產,需要選擇性栽培優良優質的無性系,采用通過嫁接而成并且擁有一年以上生長期的優質苗木。油茶物種本身具有較高的授粉率,而且還能夠異株授粉,在這一階段的油茶質量和產量具有保障性,每塊油茶地可以采用混栽模式,選擇速生高產的品種或者無性系的苗木。
優良油茶品種應該具備以下特點:1)生命力較強,枝條分布均勻,樹冠能夠完整展開,具有較強的抗病蟲能力,樹齡在15~40年之間。2)花期較早,盛花期在11月中旬以前。3)產量較高,三年的平均產量按照冠幅乘積計算,鮮果產量需要在1千克/平方米以上。油茶的果實要大,果皮要薄,并且要擁有較高的出油率,生長快,結果早,能夠提早進入豐產期。4)較高的出籽率,鮮果出籽率在40%以上,干果出籽率要在25%以上。
1)油茶的種植需要選擇合理的種植時間。種植者可以選擇在陰雨天進行種植,提高成活率,一般來說,一年有兩個階段適合種植油茶,分別是5—6月以及10—11月。2)油茶的種植需要遵循隨栽隨取的原則,對外購的苗木需要對其根部進行保濕處理,在第一次種植中沒有使用的苗木,可以對其進行假植處理,將苗木放入濕潤的土壤中。3)種植根據準備穴的實際情況,再覆一層松土,然后根據苗木根部的實際大小挖一個深淺合適的植樹穴,苗木放入穴中之后培土踩實,澆定根水,再覆一層松土。在種植的過程中要按照合適的密度,保證土地肥沃、油茶長勢良好[2]。
在定植環節結束之后,需要繼續堅持3~4年的撫育時間,每年3~4次撫育管理,包括除草、松土培土、挖穴、改土處理等。
1)除草松土管理。造林的當年可以進行兩次松土除草,在之后的每年進行一次除草松土,一般第一次選擇在5—6月,第二次選擇在8月下旬到9月。盡量選擇物理除草,必要時也可以選擇化學藥劑除草,除草環節要實現除早、除小、除了等目標。造林當年的松土深度應保持在3厘米~4厘米之間,之后逐年加深,壤土適宜淺松,黏土適宜深松,另外還要修筑好維修帶、溝等設施。種植時可以在每年除草松土的時候,套種花生、大豆等矮科作物,提高油茶幼林的利用率。
2)合理施肥。油茶在幼林生長期間需要以營養生長為主,因此施肥的種類應該以氮肥為主,配合磷肥以及鉀肥,在春、夏、秋三個季節進行施肥,隨著油茶的生長不斷增加施肥量。具體的施肥方法是結合復墾,在樹冠的外沿開溝進行施肥,秋天以有機肥為主,春夏可施速效肥。不同類型的肥料施肥量也不同,尿素10 千克/畝~15 千克/畝、鉀肥10 千克/畝~20 千克/畝、磷肥30 千克/畝~50 千克/畝、復合肥10 千克/畝~15 千克/畝,加上雜肥300千克[2]。
3)修枝整形。修剪油茶枝條需要在造林的第三年后進行,先培養主干,之后再根據油茶的具體種類以及分枝習性,逐漸修剪成自然開心形或者自然圓頭形。在修剪的過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則:第一,由下到上、先冠內后冠外的原則;第二,留稀剪密的原則;第三,留強剪弱的原則,這樣才能保證油茶的透風均勻、光照均勻。科學合理的修剪整形能夠避免油茶出現上下重疊左右擁擠的情況,從而增大結果面積,提高產量。修剪的時間一般在每年的12月份到第二年的2月份,在修剪的過程中還可以去除病蟲枝條。
4)在油茶幼林期間,利用林間空隙種植一些綠肥、大豆或者藥材,間種可以代替撫育管理工作,控制雜草的生長,但仍需要進行適當的除草松土工作。間種能夠有效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改良土壤的質量條件。因此,間種作物不僅可以帶來短期的經濟效益,還擁有長遠的生態效益。
1)墾復。墾復的目的是進一步改善土地質量,熟化土壤,滿足油茶樹對土體養分的需求,改善油茶根系環境,增強油茶根抗寒、抗旱能力,保持速生高產。一年墾復兩次,冬墾和夏墾,冬墾深度要求在20厘米~25厘米,將土塊翻過來使雜草根朝天,放置一個冬天,夏墾深度要求在10厘米~15厘米。在實施墾復之前應該施定量的自然肥和磷肥,每2~3年的時間里進行挖穴、擴穴、改土和撩壕,并對每株油茶木進行分層施肥,牛糞豬糞50千克以及包含磷肥、餅肥、石灰粉等的多元復合肥1千克。針對已經成年的油茶林需要進行追肥2~3次。在每年春季,油茶萌芽期之前,每株油茶木施0.2千克的尿素或者施腐熟稀釋的糞肥,質量在2千克~3千克最好。每年的6月上旬,每株油茶木要施以0.3千克的復合肥,10月中旬到下旬則需要施以20千克~30千克的土雜肥。每年油茶木的開花期以及結果期來臨之際,可以對油茶木的葉面噴施尿素溶液和磷酸二氫鉀1~2次,尿素溶液的濃度為0.5%~1%,磷酸二氫鉀的濃度為1%~3%。同時,每年的6—9月為旱季,旱季則需要種植者挑選合適的時機進行穴灌水1~2次。
2)修剪。成林期同樣需要進行枝條的修剪和管理。修剪的對象需要根據油茶的實際生長情況決定,針對病蟲枝條、枯枝、徒長枝、交叉重疊等枝條進行著重修剪。幼林的修剪需要本著輕度、適應性修剪的原則進行,合理控制枝條走向,促進油茶的快速成長。而成林的枝條修剪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幼樹輕度修剪,老樹重度修剪,大年重剪,小年輕剪。總而言之,成林修剪應該因樹制宜,促進油茶的快速、健康生長。
3)油茶成林管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需要進行放蜂工作。油茶屬于異花蟲媒授粉植物,如果單靠風媒進行授粉的話,結果率只有2%~10%,而采用蟲媒授粉則可以使結果率增長到78%以上。因此,在實際的成林管理中,種植者可以合理地利用土蜂放養來進行蟲媒授粉,一般來說一畝油茶用一群(窩)土蜂就可以,沒有土蜂則可以人工引入。針對油茶特殊的生長期,比如花期,可以進行蜜蜂的放養,在放養之前需要在家里飼養1~2天,消除蜜蜂的記憶,提升授粉效果[2]。
油茶病害主要有炭疽病、根腐病以及煤污病等,在實際的處理防治過程中應該以林業技術手段進行防治,加強油茶林的管理,保持光照和透風,并降低林內的濕度。在油茶發生病害期間需要增加磷肥、鉀肥的施肥量,提高油茶的抗性,不宜施氮肥。首先是炭疽病,可以通過修剪病枝枯枝,或者在落花后的十天進行連續三次的噴藥。其次是預防和處理根腐病,在種植之前施足基肥,發病后要及時清除發病嚴重的油茶株,并用50%的多菌靈等澆灌根莖處。最后是煤污病,一方面,要加強枝條的修剪,促進林內的透風透光;另一方面,要用5%三硫磷乳劑1 500~2 000倍液進行噴施,七天一次,噴施兩次。
油茶的主要蟲害有油茶象蟲、油茶天牛等。防治蟲害首先要考慮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比如屬于林業措施的夏鏟冬墾滅蛹和滅幼蟲,人工捕捉減少蟲害,燈光誘捕,引入適合當地環境的益鳥捕食對應的害蟲等等。對于油茶象蟲可以采用90%的敵百蟲晶體1 000倍液、80%敵敵畏乳油1∶1兌水1 000倍液進行防治[4]。對于油茶天牛可以結合冬墾,修剪天牛寄生枝干并燒掉,在蟲害嚴重時可采用20%的果乳劑500倍液或者90%敵百蟲1 000倍液進行噴灑。
綜上所述,油茶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能夠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想要進一步提升油茶的價值,就需要研究更加先進的速生高產油茶栽培種植技術。種植者需要擁有優良的品種、豐富的林間管理經驗以及足夠的耐心和細心,才能提升油茶的產量,推動油茶產業的全面發展,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完美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