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芳
(欽州市欽北區板城鎮農業機械化推廣站,廣西 欽州 535023)
伴隨我國農業全面發展,越來越多新型耕作工具涌入農業領域。微耕機小巧輕便,易于操作,可靈活耕地、除草及播種,完成田間作業任務,進一步解決了大型機械難以穿梭于田間地頭的問題,越來越受到農民群體的青睞。但是,微耕機在熱銷之際,暴露了越來越多的故障問題。據了解,微耕機故障問題發生的原因不僅僅局限于自身質量問題,還有一部分是使用者操作不當。所以,亟須針對微耕機使用誤區及保養誤區進行探討,以便尋求更有效的使用方法與保養方法。
部分使用人員并未深刻了解“磨合”的概念及意義,認為磨合微耕機的過程需要消耗大量時間及油料。一般情況下,很多使用者在拿到微耕機后,未經磨合便直接加大油門高速使用,希望能在短時間內收回投資成本。另外,有一部分使用者曲解了“磨合”的內涵,認為讓微耕機空轉3 h左右,便就算完成磨合任務了。實質上,磨合屬于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應從小油門低轉數開始,逐步提高轉速與增加負荷,但由于部分應用者并未嚴格遵照說明書進行磨合,所以導致微耕機極易被損壞,影響其后期的正常應用效果。
如果操作方式不當,也會導致微耕機故障。在操作方法方面的誤區,主要體現在下面幾點:1)超長時間作業,超大負荷作業,在較硬田塊以及水田作業時,使用者發現微耕機出現黑煙了,但仍未減檔;2)即使聽到微耕機出現異響,仍未停機檢修,也未徹底排除故障,便立即重新啟動使用;3)沒有勤于調整間隙;4)啟動方式不正確,損壞啟動拉盤[1];5)在轉向時,借助助力耕刀轉彎,未抬起扶手,很容易折斷助力耕刀;6)長時間翹頭工作,會導致發動機潤滑效果備受影響。
微耕機工作環境相對惡劣,所以保養工作尤為關鍵。在微耕機使用過程中,其零部件長時間經歷振動與摩擦,極易遭受水、泥以及油的侵襲,難以避免地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磨損現象,甚至還會松動、老化,導致微耕機技術狀態越來越差,功率不斷下降,耗油量增加。為了避免出現上述的諸多情況,應嚴格執行保養制度。但是,在微耕機保養的具體過程中,由于部分使用者保養意識淡薄,缺乏正確的保養技巧,加劇了微耕機發生故障的概率。有關微耕機的錯誤保養方法,主要體現在下面幾點:
1)日常使用過程中不注重保養,一些使用人員認為幾個月保養一次即可[2]。事實上,微耕機的磨損是經過了日積月累形成的,因此,保養工作應當注重日常保養。
2)用水為風冷機降溫。當一些使用人員看見風冷機溫度偏高時,擔心會損害機器,便選擇用澆水方式降溫。事實上,這是一種極其錯誤的方式,用水降溫的時候,會導致鋼套出現驟然降溫收縮的情況,致使其斷環或破裂。
3)不注重潤滑油及燃油品質。潤滑油質量好壞會直接影響微耕機機器啟動性能及后期應用壽命,而如果燃油質量偏差,會導致微耕機動力不足,從而加重油泵磨損現象與芯套磨損現象。所以,萬萬不可在這一方面有任何疏忽。
4)微耕機發動機偏蓋墊應用密封膠后,會導致一些多余的膠進入齒輪箱,在長時期作業下,密封膠便會堵塞油孔,影響曲軸與連桿的潤滑程度。
5)燃油箱蓋漏油,常常使用薄膜紙將其封死。如果將油箱封死了,時間一長便會導致油箱內生成負壓,導致進油量不足等問題,致使微耕機在作業過程中頻頻出現黑煙現象。
6)發現柴油霧化不良,便開始換掉油嘴。出現柴油霧化不良現象,并不一定是油嘴的原因,還有可能是壓力小、流量少或者是高壓油泵破損引起的。
7)在應用過程中,胡亂擰緊機體螺絲。在微耕機上存在鋁合金箱體發動機,但是鋁合金硬度明顯不如球墨鑄鐵硬度,所以對于機體上的螺絲,應按照具體規定的扭矩用力擰緊,尤其是缸蓋螺絲,如果一不小心,便會出現“拉絲”問題[3]。同時,應避免在熱機時擰螺絲。
8)私自拆掉風冷機擋風板與導風罩。一些使用人員并不知道風罩與擋風板的意義何在,以為僅僅是用來遮擋泥土,可有可無,但事實并非如此,如果隨意拆卸擋風板或導風罩,便會無法集中風扇的風,從而影響降溫效果。
當農民群體應用與保養微耕機時,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誤區,這主要是源于其對微耕機等機械的性能缺少正確認知,不知道如何正確使用,才造成了嚴重后果。由于不懂得操作規范要求,在使用與維護過程中相對隨意,導致機器出現異常損壞現象[4]。為了避免微耕機頻繁出現故障,首要任務便是增強對操作人員關于農用機械使用技巧的培訓。農業部門要切實發揮自身的監督作用與指導作用,監督商家針對購買微耕機的農民群體進行詳細指導與培訓。在農民群體購買微耕機等機械的時候,便應向其詳細講解機械使用技巧、維護方法與保養知識。另外,農機部門在日常工作中,應加強農耕機的使用宣傳與保養宣傳,從而全面提高農民群體對農耕機機器的維護與保養意識。
磨合新微耕機的目的,在于延長微耕機應用壽命,確保微耕機可在較長的時間內正常運作。為此,在微耕機應用前期,應意識到新機磨合到位的關鍵意義。在具體磨合微耕機時,應先將油門調到最小檔,使用最低轉速運轉,逐步將檔位打到最低處,用低負荷開始運轉,在磨合過程中逐漸增加油門,提高轉速與檔位,并增加負荷,從而達到磨平零件表面的效果,以保障農耕機器在日后應用時,能持續正常運作。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磨合新微耕機的時候,應嚴格參照具體手冊規范進行磨合[5]。一般來講,在磨合期內,不宜令微耕機器滿負載運轉。
由于微耕機的諸多操作都采取拉線方式,長時間拉線后,零件便很容易變形,所以應及時緊固拉線螺絲。以齒輪傳統型一軸二軸螺絲為例,經過長期應用后應及時加固,否則就會出現拉絲問題,威脅微耕機的正常運轉。
眾所周知,微耕機發動機是精密加工型機械部件,針對機油提出了嚴格的使用要求。在機油應用方面,應盡量挑選低濃度、輕負荷機油,因機械變換與作業時間不同,所以還要及時更換燃油型號。在選擇燃油的時候,僅可選擇0號~10號柴油。微耕機運轉100 h之后,便應及時更換機油。與此同時,還應積極檢查燃油中是否存在其他污染物質,如臟水、雜質等,并及時處理燃油中的沉淀物,保持燃油清潔度,這樣才能支持微耕機正常作業。
在農閑時期,微耕機會長期停用,有時甚至閑置超出6個月的時間。在長期閑置微耕機時,應關注微耕機機身細節,清洗機具時應挑選陽光明媚的晴天。機具在清洗完后立即曬干,空置時,要注重排空油箱燃油,將氣缸蓋罩加油塞加以拆卸,并倒入2 ml機油。最后,將機器存放在陰涼且通風的位置,避免其遭到雨水澆毀或烈日暴曬,否則極有可能會損害微耕機零件。需要注意的是,在針對長期停放的微耕機進行保養時,要注重零件保養。當微耕機工作2 000 h或運轉兩年后,便需要拆卸微耕機零件進行清洗,并針對零部件進行詳細檢查,了解其是否存在過度磨損的問題,如若發現瑕疵,則應立即更換新部件。
綜上所述,如今微耕機在農業中的應用程度越來越高,這就要求使用者注重規范自身的應用技巧,并加強日常維護,以避免不注重微耕機保養而造成的嚴重后果。在日常應用微耕機作業時,要積極學習微耕機使用知識及維護知識,正確操作與保養,從根源處抑制微耕機故障發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