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金云
(北京啟信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園林綠化工程建設宗旨是“以人為本”,為全面彰顯園林綠化工程的設計理念,必須將工程施工管理和養護管理工作相結合,驅動園林綠化工程向生態化、綠色化、環保化方向發展。因此,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單位,要提升對工程施工管理和后期養護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強化工程建設效果,提升養護管理水平,切實推動城市綠化園林工程整體發展,發揮園林綠化工程綜合性作用。
1.1.1 地形勘察分析。園林綠化工程開工建設前,工程單位要做好地形勘察工作,檢測土壤屬性,加強對土壤理化性質化驗,并結合地區氣候特征、花草樹木生長特性,進行土壤消毒、改良等,也可進行土壤深翻,改善土壤參數,切實做好種植前的準備工作。并根據場地施工需求,將生活垃圾、工程垃圾等雜物清理干凈,保證場地的整潔程度。同時,勘察人員要收集場地水文特征,掌握地下水位上升下降規律,確保地下水位深度,滿足植物生長;另外,場地的選取要充分考慮植物水源供給問題。
1.1.2 土壤選擇。土壤屬性、肥沃程度及土壤物理和化學性質,直接關系到植物后期生長狀況,因此,創造良好的土壤環境,可促使植物健康生長。在土壤選擇和改良過程中,結合植物生長習性,實施土壤改良技術,進一步優化土壤結構,避免使用強酸土壤、鹽土、沙土等土壤;根據土壤檢測化驗結果,適當進行施肥,確保滿足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為提升土壤的肥沃度,可定期進行除草管理,進行相應的松土工作。
1.2.1 挖種植穴。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管理過程中,種植穴開挖施工,是一道重要工序,直接關系到植物后期生長態勢。因此,在挖種植穴過程中,相關施工人員,必須嚴格按照相關施工標準要求執行挖掘作業,結合苗木植株大小和種植密度,科學合理地挖種植穴,將種植穴直徑控制在35cm~38cm范圍內,種植穴形狀結合植物實際情況。
1.2.2 選擇苗木和苗木運輸。苗木選擇,要結合地區氣候特征和土壤屬性進行選擇,確保苗木符合施工設計標準。施工人員必須掌握苗木生長共性和特性,最大程度上保證苗木成活率。在苗木采購和運輸過程中,加強對苗木的保護,避免苗木水分蒸發,降低苗木運輸損耗。
1.2.3 苗木栽培。完成場地整理和土壤改良工作后,施工人員按照相關設計進行苗木種植,種植過程中,要保持苗木與地面處于垂直狀態,控制栽植深度,確保苗木根系與土壤充分的接觸。施工人員要深入解讀設計圖,根據設計要求調整栽植間距,確保苗木后期生長質量。相鄰的苗木,要保持樹形和高度的一致性,保證苗木栽植效果同時,提升苗植種植的觀賞性;另外,施工人員處理帶土苗木過程中,要加強對苗木的保護,避免損害植物根系,降低工程損失,尤其對于珍貴樹種來說,要做好保濕和生根處理工作,切實保證苗木存活率。
完成上述施工環節后,施工人員做好完工清理工作,及時清運工程廢料,將垃圾和雜物及時運輸出去,避免影響場園林綠化場地的美觀性,營造良好的園林綠化工程環境。
1.4.1 提高相關人員專業素質。園林綠化工程技術人員自身專業素質,直接關系到工程質量,基于綠色環保理念驅動下,加快推進城市生態建設水平,可滿足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要求,提升最終的景觀效果,改善人們生活品質。因此,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工程單位,要定期開展技術人員培訓教育工作,鼓勵和引導養護管理人員,創新養護技術,不斷提升人員的專業化水平,積極引進養護管理人才,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打造園林綠化工程建設隊伍,強化人員施工質量控制意識以及后期養護管理意識,確保提升園林綠化工程整體建設水平。
1.4.2 對施工現場進行動態化管理。園林綠化工程過程中,要切實做好工程管理工作,基于全局觀角度,與參見單位建立協作機制,加強對施工現場的動態化管理,結合施工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措施。工程單位要加強對施工組織設計、施工設計說明落實情況的監督,工程監理人員,要加強施工現場指導,確保順利推進施工工序;工程項目負責人,要積極參與到施工規范設計。施工方案中,切實加強對施工質量的把控,加強施工資源整合,提升工程資源利用率,推進園林綠化工程建設。
2.1.1 灌溉和排水。完成園林綠化工程建設后,需要安排養護管理人員,做好后期養護管理工作,灌溉作為苗木養護的重要組成部分,養護管理人員要結合苗木生長習性和植物生長特性、共性,進行灌溉,合理化控制灌溉水量,避免水分過多或過少,結合苗木生長態勢澆灌,確保滿足植物生長對水分的需要。基于節能理念驅動下,可使用滴灌技術、噴灌技術等先進的農業灌溉技術,節約水資源同時,保證苗木灌溉效果。減少人力、物力資源的投入,實現對養護管理成本的把控,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提升植物成活率,通過滴灌、噴灌技術的應用,促進植物根系吸收水分,保證了植物的生長質量。同時,要做好排水管理工作,避免水分過度,導致植物根系腐爛,引發植物死亡,進而提升植物的存活率。
2.1.2 施肥。施肥是植物生長期必須的養分,充足的肥料供給,可滿足植物生長需要,相關養護管理人員,要結合苗木生長態勢,做好施肥管理工作,根據植物自身的生長習性和生長期需要,科學施肥,及時進行追肥管理,避免影響植物生長發育。養護管理人員制定了完善的施肥管理計劃,開展周期性施肥管理工作,多使用液態肥料供給,在植物成熟期,開穴干施,并覆土,確保施肥管理效果。
2.1.3 修剪。園林綠化工程中,植物修剪是養護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養護管理人員,要根據植物生長態勢進行修剪,及時修剪掉病枝、枯枝等,避免爭奪養分,同時,根據植物造型要求,修剪掉過高的樹干,保證透光性和通風性。基于季節因素考慮,需要根據植物生長習性,遵循先樹冠后樹體的修剪原則,由內而外進行修剪,針對喬木、灌木類型的樹木,需要保證修剪形狀的美觀性。針對花卉的養護管理,要結合花卉種類和習性,做好澆灌和施肥管理工作;若為盆景花卉,需要提升其藝術效果,提高觀賞性,確保增強視覺傳達效果;針對草坪養護管理,要嚴格控制水量,做好病蟲害防控工作,避免草坪出現斑禿等現象,不斷提升養護管理水平,根據草坪實際生長情況,合理施肥,促使草坪健康生長。
2.1.4 病蟲害防治。病蟲害預防防治工作,在養護管理工作中,至關重要,相關養護管理人員,必須提升對病蟲害預防防治的重要性認識,科學制定水肥管理方案的基礎上,做好病蟲害防控工作,加強植物保護的基礎上,提升園林綠化工程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養護管理人員,要積極學習病蟲害防治相關的專業知識,了解病蟲害類型,掌握不同植物易遭受的哪些類型的病蟲害,切實做好預防防治工作。常見的病蟲害有天牛、白粉等,在防控過程中,養護管理人員要以預防為主,將防治相結合,盡可能使用科學防控手段,避免使用化學藥劑;及時將修剪掉的枯枝爛葉清理出去,避免滋生細菌,增加病蟲害發生概率。同時,可使用生物防控技術和物理防控技術,對蟲害進行撲殺,避免植物遭受病蟲害的侵襲,不斷提升園林綠化工程后期養護管理水平。
為保證將養護管理方案,滲透在園林綠化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工程單位,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了完善的養護管理制度,明確分工,將具體的責任意識落實到個人,建立責任追究機制,避免問題發生時,人員相互推諉責任,切實將養護管理制度落實到實處。同時,工程單位加強對養護管理人員的考核,將管理能力、管理成效等要素納入考核范圍內,切實規范養護管理人員養護操作行為。同時,養護管理人員,要不斷提升自身園林綠化養護意識,根據自身的養護管理經驗開展養護作業,做好綠化工程宣傳工作,不斷提升公眾園林綠化養護意識,積極參與到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建設、養護和管理中,提升社會大眾的參與度。
綜上所述,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與養護管理工作,是工程項目整體效益提升的關鍵,工程施工建設過程中,必須優化施工環節,加強技術人員培訓,切實優化施工管理水平。工程單位要提升對后期養護管理的重視程度,注重細節的把控,包括土壤、灌溉、施肥、病蟲害防范等,切實提升工程后期養護管理水平,優化植物生長環節,切實發揮園林綠化工程的整體功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