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雪群 吳 峰 黃志君 黃華軍 潘連富 付 崗 葉云峰
(1.廣西南寧市橫縣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橫縣生產力促進中心),廣西 橫縣 530300;2.廣西南寧市橫縣農業技術推廣站,廣西 橫縣 530300;3.廣西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廣西 南寧 530007;4.廣西農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廣西 南寧 530007)
粉蕉是屬于高桿作物,一般成熟的拋蕾的粉蕉高度在2.9到4.5米之間,宿根第二或第三年甚至到5到6的高度,植株的過高,帶來了生產上的極大問題。一是不抗風,南寧屬于亞熱帶氣候地區,6月到11月,常常有不規則的臺風影響,對高桿的粉蕉是致命的災害,引起倒伏失收。二是不容易密植,粉蕉傳統種植難解決透光透風的問題,產量低,嚴重影響到畝株數和畝產量。三是不便于管理,粉蕉日常管理涉及到噴藥、斷蕾、護果等田間管理,植株過高,農戶不便于勞作,也增加勞動的成本和勞作的高空風險,尤其后期對果實的噴藥、套袋、收獲等都是很大的難題。為此,2017年前橫縣粉蕉種植面積不足5000畝。因此,粉蕉矮化栽培技術示范推廣對粉蕉在橫縣種植發展意義十分重大。通過我們引進優良粉蕉新品種“中粉1號”既可節省選育新品種所花費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通過藥物處理,粉蕉矮化栽培技術的,使蕉的高度從原來的4.5米減低到3.5米左右,生長周期比傳統栽培的周期縮短一個月左右,粉蕉的產量和品質明顯提高;若再立樁加固,能抵抗10級以上臺風,大大降低了臺風危害風險。該項技術的示范推廣將加速粉蕉優質抗病品種的推廣種植,有效抵制香蕉枯萎病對橫縣香蕉產業的削弱危害,促進廣西香蕉產業可持續發展。
粉蕉“中粉1號”矮化栽培技術原理主要是利用多效唑對植物具有延緩生長,抑制莖桿伸長,縮短節間、增加抗逆性能,提高產量的特性,通過試驗總結出其在粉蕉上的最佳施用時間、劑量以及方法,同時配套合理密植、水肥一體化、生物有機肥施用、病蟲綜合防治等高產栽培技術措施,達到矮化、壯樹、抗病、高產、優質的生產目的。
基地建設按水、電、路統一規劃,科學配套,建成功能齊全、內容完備的現代化生產示范果園;種植基地采用滴灌節水灌溉施肥技術,實施節能、高效的現代節約型農業管理模式。
3.1 引進廣東農科院果樹研究所新培育的“中粉1號”粉蕉新品種1個。
3.2 采用二次矮化技術對“中粉1號”粉蕉進行矮化高效栽培,起草粉蕉矮化栽培技術標準化操作規程1套。
3.3 在橫縣馬嶺鎮、馬山鎮建立100.65畝粉蕉矮化標準化示范基地,輻射帶動粉蕉產業面積1023畝。
3.4 帶動貧困村2個,帶動農戶116戶,其中貧困農戶27戶,幫扶貧困農戶年均增收2075.86元。舉辦培訓6場次,培訓247人次。
4.1 備耕:拖拉機縱橫翻犁兩次,耙耕一次,開溝,人工挖植穴。
4.2 種植時期:考慮臺風因素影響,粉蕉植期安排在3-4月份。
4.3 品種選擇:“中粉1號”系列,這個粉蕉品種經引種表現產量穩定、品質優良,且對香蕉枯萎病表現出很強的抗性。
4.4 種植規格:粉蕉矮化處理后可進行適當密植。“中粉1號”粉蕉:2m×1.5m,畝植222株。
4.5 肥水管理:堅持有機肥與無機肥相結合、勤施薄施、少量多次的原則,肥料使用種類、數量、施用時間做到合理科學。
4.5.1 基肥:移栽時,畝施優質有機肥1000千克、復合肥20千克,過磷酸鈣100千克。
4.5.2 追肥: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進行灌溉施肥,蕉苗移栽15天后一般每隔10至15天追施一次。分別使用了海藻生物肥、微量元素水溶肥、硫酸鉀、尿素、硝酸銨鈣等水溶性肥料,做到根據香蕉不同生育期調整肥料種類、比例和用量。節水、節肥、省工效果非常顯著,節約幅度在30%以上,蕉樹生長壯旺,長勢良好。
采用25%多效唑水劑分兩次矮化處理。第一次處理時間為植株高度1米左右進行,采用25%多效唑水劑500倍液淋根,每株用水量為500ml;第二次處理時間與第一次相隔45天左右,處理方法與第一次相同。經兩次矮化處理后,植株高度成功控制在2.8米左右。與未經過處理的粉蕉“中粉1號”相比,矮化粉蕉根系更發達,假莖增粗15%左右,葉片變短增厚,樹體更加健壯,抗風、抗病能力明顯增強,抽蕾提前1個月左右,穗型、梳型、果指均發育正常。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根據不同情況靈活使用高效低毒農藥。通過科學管理,蕉樹抗病能力明顯增強,大大降低農藥使用量,每造種植生產只實施4-5次化學防治,主要是在幼苗期防治吊絲蟲,以及抽蕾期綜合防治病菌、薊馬和果實蠅。示范基地枯萎病目前未見發生,葉斑病、黑星病等發病率也極低,蕉葉健康,樹體健壯,蕉果發育良好,果實皮色鮮亮,品質優良。
掌握在八成熟度時開始采收。示范基地已完成五造收獲,平均每畝產量達2700千克,增產20%以上。果品質量符合國家無公害標準,品質優良,市場前景廣闊。
技術推廣從2018年1月開始,經過2年的組織實施,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指標,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顯著。
8.1 社會效益:以示范基地為載體,大力組織培訓觀摩活動,到目前止,帶動貧困村2個,帶動農戶116戶,其中貧困農戶27戶,幫扶貧困農戶年均增收2075.86元。舉辦培訓6場次,培訓247人次,擴大了知名度和影響力,示范基地也成為全縣香蕉生產學習觀摩、交流研討的理想平臺。在充分發揮示范基地示范帶動作用的基礎上,積極在周邊香蕉產區指導培育專業示范戶,創建示范園,不斷完善示范網點布局,以擴大宣傳輻射效果。通過培訓指導,分別在橫縣馬嶺鎮、馬山鎮建立100.65畝粉蕉矮化標準化示范基地,輻射帶動粉蕉產業面積1023畝。大大增強項目的輻射帶動作用,農戶實際操作技能普遍得到提高,種植管理信心大為增強。
8.2 經濟效益:示范區總產粉蕉31.04萬公斤,比對照區30.23萬公斤多0.81萬公斤;示范區平均每畝利潤5291.6元,比常規對照區2242.42元增3049.18元;示范區總產值116.15萬元,比常規對照區67.99萬元新增產值48.16萬元;示范區總利潤53.26萬元,比常規對照區22.57萬元新增30.69萬元,取得較好經濟效益。
粉蕉“中粉1號”矮化栽培技術是一項創新發展,能實現粉蕉的密植高產栽培,提高抗臺風能力,縮短生產周期,節約生產成本,使高抗枯萎病粉蕉品種在橫縣實現大面積推廣,有效抵制了香蕉枯萎病對香蕉產業的削弱作用,獲得了很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目前粉蕉“中粉1號”種植面積僅占我縣香蕉面積的10%,還未形成區域化、規模化發展,其發展潛力巨大,發展前景廣闊。因此我們要加快高抗枯萎病粉蕉優良品種“中粉1號”的繁育推廣,并不斷完善矮化高產栽培技術措施,使之更科學、更實用、更易于操作;同時要加大財政資金扶持力度,增加高標準示范點的建設,加強宣傳培訓,通過示范帶動來逐步普及推廣,推動橫縣香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通過引進良種粉蕉“中粉1號”進行栽培和推廣,采用二次矮化技術,施用液態肥,于粉蕉優質高產矮化栽培,控制粉蕉生長高度,降低臺風倒伏災害,提高粉蕉單產和品質,減少有機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促進農業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增加貧困戶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