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曉騏
(蘭州市生態林業試驗總場,甘肅 蘭州 730086)
國槐生長能力較強,對于種植環境要求不嚴格,被廣泛應用于城市綠化建設工程當中,在綠化美化環境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來伴隨國槐種植面積日漸擴大,再加上氣候環境方面的因素影響,導致國槐病蟲害不斷增多,嚴重影響到國槐的健康生長,防治國槐病蟲害顯得越發迫切起來。為了有效防治國槐病蟲害,必須要采取切實有效的預防措施和防治手段,才能控制和減少病蟲害給國環素帶來的影響和危害。
引進國槐苗木過程當中,工作人員應當對各區國槐疫情發生情況詳細的調查和了解,不可從疫區進行苗木調運,選擇苗木過程當中,應當將輸入性病株監測工作充分做好,進行全面檢疫,這樣才能控制和減少輸入性病蟲害的傳入。
種植規劃過程當中,應當加強因地制宜,科學合理的進行配置,以免混栽同科植物情況出現,栽植國槐過程當中應當采用混合栽植,并重視地緣性植物的栽植,這樣可以為天敵提供足量的食物,有效調整當地生態鏈,達到平衡生態的良好效果。栽植國槐樹過程當中,應當努力為國槐創造更加有利的生長空間,將水土肥料管理工作充分做好,促進國槐防病能力不斷提升,減少國槐病蟲害的危害。栽植國槐過程當中,應當增施有機肥,并聯合應用化肥與磷肥,促進國槐的根系生長,增強其自身抗病能力。工作人員在栽植時,還應當嚴格根據相關規范要求科學合理的操作,合理修剪枝葉,去除病枝,增加通風透光性,促進國槐的健康生長。秋季還應當對栽植的國槐進行涂白,控制和減少越冬病蟲害,還能增強國槐的抗凍能力。
目前在國槐病蟲害防治過程當中,生物防治手段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技術措施,運用生物技術防治國槐病蟲害,不是完全消滅各種病蟲害,而是確保病蟲害數量在生態環境條件下處于可控范圍,減少國槐病蟲害問題,并能達到平衡于維持生態鏈的效果。運用生物手段防治國槐病蟲害過程當中,可以根據害蟲發生情況引入天敵,如瓢蟲、草蛉這些天敵能夠起到良好的以蟲治蟲的作用,通過天敵來控制和減少國槐蟲害危害,確保生態鏈的平衡性,促進國槐樹的健康生長。
當前微生物防治手段也是一種重要的控制方案,主要通過病原微生物來達到防治蟲害的重要防治手段,蘇云金桿菌魚,白僵菌和多角體病毒可以有效控制和減少害蟲數量,達到防治病蟲害的良好效果。特別是蘇云金桿菌在防治翅目害蟲方面效果明顯,白將軍僵菌對于粉虱、甲蟲有著很好的控制作用。
當前在國槐病蟲害防治過程當中,物理防治手段也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是通過一些物理方案來達到防治國槐病蟲害的目的。一般而言,物理防治這種病蟲害防治方式,操作起來較為簡單,可通過人工手段對害蟲進行捕殺,消滅害蟲幼蟲和蛹?,F如今電滅蟲器與黑光燈在誘殺害蟲方面也有著很好的效果。同時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背景下,微波超聲等因素在防治病蟲害方面,也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起到較好的防治作用,操作起來也十分簡便,可以在較短時間內開展大范圍的防治,有效減少了人力方面的投入,防治效果顯著。
國槐病蟲害防治過程當中,農藥防治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手段,特別是對于一些病蟲害極性發生時期,可以利用化學藥劑及時噴施防治,控制和減少病蟲害的傳播和蔓延。在應用農藥進行病蟲害防治過程當中,還必須要認真貫徹落實生態學理念,選擇一些激素類和植物源性農藥進行病蟲害防治,控制和減少化學藥劑帶來的不利影響。另外利用藥劑對國槐病蟲害防治過程當中,應當避開害蟲天敵活動期進行施藥,避免對害蟲天敵造成危害。還要控制和減少農藥應用技術,避免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
2.1.1 潰瘍病
鐮孢菌是引發該病的主要病原,特別是幼苗階段的國槐以及大樹樹干發病率較高,多發于3~4月份,感染該病的位置上出現黃褐色水漬狀圓形病斑,隨著病情的發展,病斑也不斷擴大呈現梭形改變,病斑較大的中間位置上有塌陷存在,散發出酒糟味,20天左右在病斑部位上有橘紅色的分生孢子堆分布,病害不斷加重對幼苗主干造成環切,最終引發樹干上部發生枯死。
防治國槐潰瘍病過程當中,應當首選優質壯苗開展栽植工作,提高管護工作水平,特別是3~4月份潰瘍病高發期,應當引起足夠重視,有病害發現時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開展防治工作,如剪除病害枝條,清除病斑,藥物涂抹病害部位,選擇70%甲基硫菌靈配制成800倍液噴施防治,也可選擇百菌清配制成300倍液噴施防治,每七天噴施一次,持續應用2~3次便可起到較好的防治作用。
2.1.2 爛皮病
爛皮病是由于感染半知菌類鐮刀菌所導致的一種嚴重疾病,春季3~4月份是爛皮病的多發時期,感染該病之后病情發展速度較快,該病主要經傷口斷枝殘枝位置造成侵入,約為30天左右的潛伏期,爛皮病和潰瘍病有著較為類似的癥狀,但病害部位的顏色相對較淺,病斑邊緣部位呈現紫褐色,病斑最大能夠達到20cm直徑大小,樹木感染該病之后引發病害部位樹皮出現開裂潰爛,嚴重影響國槐的健康生長。
為了有效防治國槐爛皮病,應當選擇肥力較好的地塊進行栽植,加強管護工作,春秋兩季將距離地面1.5m樹干進行涂白,全面清除國槐樹的病枝落葉,并集中銷毀。用80%代森錳鋅配置成200倍液噴施防治,也可運用70%甲基托布津配制成800倍液噴施防治,間隔七天進行一次噴施,持續應用三次,便能有效控制此類病害。
2.2.1 槐豆木虱
此類害蟲一年當中可發生四代,成蟲主要在樹干、樹皮縫隙當中潛藏,同時潛藏于地面雜草落葉當中,春季復蘇活動,主要危害國槐的樹冠外側部位葉片與嫩芽,此類害蟲危害的國槐生長不良,才會引發大量的葉片出現干枯與脫落,更甚者導致植株死亡。
防治過程當中可以選擇2%的阿維菌素配置成6000倍液進行噴施防治也可選擇5%的桉油精配置成1500倍液進行噴施防治,每七天噴施一次,持續三次便能起到較好的防治作用。同時可以通過物理方法來防治此類害蟲,在林區設置粘蟲板,每間隔15m設置一塊粘蟲板,設置過程當中應當在距離地面2m高度進行設置。生物防治方法也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這種防治方法十分環保,主要是通過害蟲天敵來防治害蟲,而且這種害蟲有著很多天敵,包括五目八科,多達17個品種,在撫育管理國槐樹時,應當有效保護害蟲天敵,控制與減少害蟲帶來的危害。
2.2.2 槐花球蚧
每年發生一代,10月下旬發生,二代若蟲進入越冬期,害蟲主要潛藏在樹皮裂縫和樹枝分叉部位進行越冬,第二年春季4月份左右開始活動,生長速度日漸加快,成蟲主要出現在5月份。6月份若蟲開始孵化,而且逐漸移動至葉片背面以及枝梢部位,汲取這些部位的汁液。二代若蟲在10月份之后點進入越冬期,此類害蟲嚴重影響國槐樹的健康生長,更甚者會引發全株死亡。
具體防治工作當中,可以運用化學手段與生物手段進行防治,選擇3%的噻蟲林配制成2000倍液進行噴施防治,最佳時間是5~6月份。也可利用0.5%的藜蘆堿配置成2500倍液噴施防治,間隔七天進行一次噴施,連續應用三次便能起到較好的防治作用。而且用藥過程當中應當注意對葉片背面進行噴施。對于物理防治而言,進入秋冬季,應當科學合理修剪國槐樹,將樹體上的病蟲枝殘枝敗葉全面清除,并集中銷毀,控制與減少此類害蟲數量。生物防治方法可以選擇這種害蟲的天敵開展防治工作,可以大幅控制與減少害蟲給國槐樹帶來的不利影響,保證國槐樹的健康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