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永東
(廣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林業局,廣西 柳州 545500)
我國森林資源十分豐富,尤其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等地區,有相當面積的區域是人工林和天然林,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了諸多便利。但是,隨著對森林資源的肆意開墾,森林資源出現了危及,現已對我國經濟發展產生一定不良影響。基于此,也就需要相關部門及人員能夠給予一定重視,做好森林資源管理工作,大力推動生態林業發展,以此為我國可持續發展提供助力。本文以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為例,對森林資源管理與生態林業的發展展開探索。
針對當下森林資源管理與生態林業發展情況,在此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在開展森林資源管理工作的過程中,相關管理人員的法治意識并不強,導致工作開展缺乏一定的規范性,沒有將其置于林業法律法規中,并且沒有系統性的體系和制度對其進行制約。
在對生態林業發展進行規劃的過程中,相關人員并沒有依據當地實際情況進行合理規劃,盲目地效仿其他地區,不僅導致造林投資成本增加,也難見造林成效。
基于上述森林資源管理與生態林業發展現狀,需要相關部門及人員能夠從加強森林執法管理力度、增強老百姓的法制意識、建立林業可持續發展機制等角度著手改進,具體如下:
在加強森林執法管理力度的過程中,需要相關管理人員能夠強化森林管理力度,為推動生態林業發展提供保障。
首先,需要對林業執法人員的整體素質進行提升,要定期組織執法人員開展專業培訓活動,并要求執法人員考取資格認證,以此幫助執法人員更好地熟悉和掌握與林業執法相關的法律法規,確保其在日常工作過程中能夠依法處理相關事宜,對執法權限和執法程序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其次,建立相應的執法管理制度,包括限時辦結制、一次性告知制,以及過錯追究制等,通過相應的執法管理制度,不但能夠實現對執法人員有效約束,同時也能夠確保執法管理工作有序進行。最后,對林業行政執法的行為方式進行相應的規范管理,為執法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保障。
在促進森林資源管理與生態林業發展的過程中,除了要加強相關部門及人員的執法管理力度外,還需要對老百姓的法治意識進行增強,以此確保“人人”都能夠注重森林資源的保護,實現對生態林業發展的推動目標。
在此過程中,需要相關工作人員能夠做好普法宣傳工作,要能夠積極探索林業法律法規宣傳的有效手段,需要符合當下林業執法需求,降低執法成本。比如,可以與地方電視臺、新媒體進行聯動,也可以采用墻報專欄的方式進行宣傳,以此提升老百姓對林業法律法規的認識,能夠依法利用森林資源,為推動生態林業發展出一份力。
在增強森林資源管理力度,以及推動生態林業發展的過程中,還需要相關管理人員能夠建立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機制,為推動生態林業發展提供一定助力,同時需要遵守以下三點原則:
2.3.1 在此過程中需要尊重和體現生態規律的原則
2.3.2 要堅持以可持續發展為導向的原則,在建立林業相關法律法規的過程中,需要對人類社會發展所必需的生態環境與森林資源條件進行充分考慮,在此基礎上實現對生態環境及森林資源的有效保護。
2.3.3 要始終堅持生態利益和經濟利益協調平衡的原則。基于上述原則,也就需要相關部門能夠在執法管理的過程中,嚴格實施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以此確保森林資源的消耗能夠得到相應控制,并要據此建立完善度的管理機制,對違反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的人員進行嚴懲。其次,還需要加強林地管理,要嚴謹林地逆轉問題,對林地用途和總量進行嚴格管控,對于毀林開墾和亂占林地的違法犯罪行為要進行嚴懲。最后,一定要堅持依法治林,完善基層執法隊伍建設,做好林業法律、法規制度建立工作,確保森林資源管理工作的開展始終有法可依,將其真正地置于法律、法規約束中。
生態林業建設屬于一個系統性較強的工作,需要相關人員能夠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合理制定生態林業建設方案,并且需要結合當地氣候條件、土壤環境等對生態林業建設方式進行創新,不可盲目效仿和引進,以此在降低造林投資成本的基礎上,有效提升生態林建設水平。
比如,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相關部門在進行生態林業建設的過程中,將其劃分為公益林和商品林兩部分,不僅有效提高了生態林業保護水平,同時也推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在推動生態林業發展的過程中,還需要相關管理人員能夠注重公益林的保護力度。比如,要構建公益林消防安全體系,通過在生態公益林分布區和周邊設置森林防火廣告牌,提高人們的防火意識;同時,要完善政府主導、群體管理的森林防火工作機制,組織生態公益林防衛團隊,做好訓練工作,提高相關人員的防火意識及技能,確保責任落實到戶、到人,強化預防能力,降低火災和火警的發生概率。
在推動生態林業發展的同時,還可通過提升林木碳匯收入的方式促進脫貧攻堅工作的開展。比如,2020年三江侗族自治縣八江鎮巖腳村,共有106戶貧困戶參加碳匯扶貧項目,56745棵樹參加碳匯,每株3元/年,共收入170235元,為每戶貧困戶增收1605元,為脫貧攻堅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第一,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林地保護利用規劃(2010-2020年)成果顯示,三江縣林地面積為19488.9公頃,其中公益林面積41252.9公頃,占21.17%;商品林面積153646頃,占78.83%。全縣喬木林各樹種面積125808.1公頃,各樹種蓄積7088085立方米。其中:杉木類面積75654.7公頃,占60.13%,蓄積5196145 立方米,占73.31%;馬尾松面積8460.7公頃,占6.73%,蓄積417387立方米,占5.89%;速生按面積29.7公頃,占0.02%,蓄積886立方米,占0.01%;其它闊葉樹面積41663.0公頃,占33.12%,蓄積1473667立方米,占20.79%。
第二,參加完成2020年度全縣國家森林督查疑似斑塊共1737個,經實地調查,共核查細斑1749個。建設項目使用林地262個(其中永久使用林地83個,臨時占用林地2個,直接為林業生產服務177個),林木采伐1121個,造林更新324個,森林撫育16個,災害因素2個,調查因素1個,現地無變化23個。
第三,參加完成2020-2021年森林督查暨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年度更新工作,成果質量滿足《森林督查暨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年度更新技術規定》要求,達到國家成果入庫標準。
第四,協助完成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工作,完成林木采伐許可證核發4397份,采伐面積2304.75公頃(34571.25畝),蓄積量25.3602萬立方米,出材量17.9385萬立方米。
由此可見,通過采用上述森林資源管理及生態林業發展措施,不僅有效保護了我國森林資源,同時也使得森林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有效改善了當地生態環境,為當地居民帶來了一定經濟效益,在加快我國經濟發展中起到一定推動作用,符合當下社會發展需求。
綜上可知,在面對當下森林資源危及,以及生態林業發展危及的過程中,需要相關部門及人員能夠堅定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和要求,從加強森林執法管理力度、增強老百姓的法制意識等措施著手,按照推動林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堅持提升森林質量、持續深化林業改革、大力發展綠色富民產業、全力推進林業鄉村振興,推動林業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