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年順
(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國有林場,安徽 黃山 245400)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經濟穩步向前發展,國民經濟發展水平快速提升,但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一定程度上是以犧牲人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為代價的。現階段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國環境不斷惡化,林業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生態環境的破壞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自然災害發生的概率,給人們生產生活的順利進展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所以要重視生態環境問題的解決,重視我國林業生態工程建設。
生態文明建設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關鍵,不僅能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還能維護生態平衡,改善當前愈發嚴峻的生態環境問題。開展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對生態環境污染的現狀進行有效分析,以了解環境污染或破壞的原因,在此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從而有效改善現有的生態環境狀態。而現代林業的發展既是建設生態文明的前提條件,也是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目標的有效手段,其發展方向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生態文明建設的效果。同時,現代林業的建設發展不僅能凈化處理水資源,還能減緩生態環境惡化的速度,改善因生態環境惡化而導致的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問題,有效保護生態環境,為生態工程的建設提供參考依據。
要想實現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重視建設生態林業,滿足市場對林業資源的需求,確保生態林業建設規模、技術研發、生態協同發展。當前我國由于過度的能源消耗和資源耗用,導致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尤其是林業資源,人們經濟水平不斷提升,對于生活質量和生活品質要求越來越高。同時,也更加崇尚自然原生態,對生活中一些常常使用的家具和工具原材料追求自然生長的林木,使得林業資源經受著巨大的考驗。眾所周知,林業資源生長周期長,雖然成材率在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工作人員的努力下得到較大改善,但面對巨大的經濟利益和市場需求,仍然“捉襟見肘”,導致當前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全球氣候變暖等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 。由此來看,加快生態林業發展,不僅對經濟發展有著積極作用,也能改善日益惡化的環境問題。另外,加快生態林業發展,也是確保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穩定發展的要求,是目前林業發展階段中的核心內容。因此,林業技術推廣和在生態林業發展建設中的應用,都需要深入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發揮出生態林業建設的價值。
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提倡科學合理地開發森林資源,實現最優的配置,讓林業生態保持相對平衡發展的狀態。當前我國林業生態工程進展存在一定的困難,林業生態工程規劃面臨著重重困難。我國林業生態工程分布范圍較廣,遍及全國各地,而林業工程建設又涉及很多內容,如對森林資源進行保護、妥善解決水土流失問題、林業產品的研發及加工處理等,所以林業工程建設管理非常復雜,工程建設管理難度較大。而且在林業生態工程規劃過程中,由于對各個區域的真實情況了解不夠,存在對資源保護與治理等各方面因素整合不夠的問題,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工程的策劃方案、布局規劃等方面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內容,進而不利于林業生態工程的規劃建設。
近年來,生態林業工程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管理水平還比較粗放,與實際要求相差甚遠。林業生態工程規劃的可行性較差,各級規劃只有項目的總體目標,沒有分解成具體的環節,沒有確定每個環節的技術指標,不能有效地監控生態林業工程建設質量和進度,并提供參考。經濟林發展缺乏全面規劃和定量控制,在經濟利益驅動下,盲目性毀林開荒隨處可見。增加經濟林面積的趨勢是政府沒有按照最佳生境和供需平衡發展經濟林。在區域部門利益的驅動下,生態環境項目建設中的多重管理、責任不清現象更突出。
在林業生態工程建設過程中,林業部門及有關部門要重視根據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現場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強工程建設的管理,明確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有關人員的責任,根據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實際情況,對各個工程項目建設的責任法人進行確定,讓這些法人對林業生態工程建設項目的建設實施、資金管理、成本控制及總策劃進行有效管理。另外,有關部門負責人還要重視篩選信譽度較高、資質水平較高的施工隊伍進行施工建設,有效保障林業生態工程建設質量。在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管理過程中,林業生態工程建設項目所在的林業部門要加強造林綠化技術指導,要重視保證林業生態工程栽植的質量。與此同時,還要加強林木的調配力度,進而保證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效益。
由于企業對森林資源需求量增加,加上林業資源分布不均勻,導致部分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為滿足自身需求,過度砍伐森林資源。即使各地區相繼擴大了林業生態工程建設范圍,但仍然存在破壞自然環境的問題,無法充分發揮林業生態工程的作用和價值,阻礙了林業產業的健康發展。由此可見,加大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具有重要意義。首先,政府部門應充分發揮帶頭作用,積極與教育部門進行溝通,將生態環保知識融入課堂知識中,從小培養森林資源保護意識。其次,相關部門應通過微信、微博、電視等載體,宣傳森林資源保護知識,例如播放環保公益片等,使人們提高資源保護意識。再次,政府部門應鼓勵群眾互相監督和互相制約,并建立舉報平臺和獎勵機制,對于濫砍濫伐者進行嚴厲處罰,對于舉報者進行獎勵。
在林業技術推廣階段,林業部門要加大林業技術推廣和生態林業建設研究力度。從各個層面研發,從根本上提高林業技術推廣力度和實際效果,同時,林業管理部門也必須要重視對推廣渠道和推廣方法的改革創新。從實際情況出發,不斷拓寬推廣覆蓋面,真正做到技術推廣到各家各戶,要能夠在現有推廣基礎上轉化與協調經濟效益,將推廣成果轉化為經濟助力和技術助力,實現林業經濟提升下投入更多的力量進行林業技術推廣和生態林業建設,并合理改善技術人員和推廣人員福利待遇,提高其積極性,并將其化為動力,推動林業技術的創新研發和生態林建設進程的加快。
由于國家越來越重視林業的發展,青海省林業部門也愈加注重對林業資源的保護,強調采用科學的方式管理現代林業,展現青山綠水的風貌。雖然青海省的森林資源面積有所增加,使得林業發展的質量和水平得以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當地的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發展,但部分城鎮建設中也還存在林業資源破壞的現象,如將林地改為他用、私占林地等,不利于當地的生態文明建設。對此,林業部門應該創新發展理念,向民眾大力宣傳現代林業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使民眾樹立保護森林資源的意識;同時以相關法律法規為依據,對違規使用林地或非法占用林地的行為進行嚴懲,以此實現生態文明建設與現代林業的協調發展。
為促進林業生態建設與林業產業協調發展,需要樹立科學的林業產業發展觀,具體從以下方面入手。首先,企業應嚴格按照相關制度開發和使用林業資源,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結合林業工程實際情況科學制定砍伐計劃,做到砍伐有度,使林木健康生長,避免資源斷層。其次,在砍伐森林資源過程中,需要遵循自然規律,維持生態平衡,及時栽培新林木。再次,動物是森林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維持生態環境的基礎。
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的發展,最重要的就是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圍繞這個理念,并在其指導下開展各項工作。只有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貫徹在生態林業工程建設工作的各個環節,才能夠真正實現林業生產管理經營的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隨著環境污染問題加劇,做好生態林業工程建設對我國極其重要,因為這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雖然目前我國生態林業工程建設中仍存在些問題,但隨著社會各界不斷地關注,在多方的努力下,我國生態林業工程建設取得了不錯的成就,對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