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玨
(麗江市綜合檢驗檢測中心,云南 麗江 674100)
對于人們來說,農產品幾乎是每一頓日常飲食中都會涉及到的食物,再加上人們對于綠色飲食的觀念越來越強烈,所以農產品的食品質量安全問題不僅僅作為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更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問題,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直接關乎到了人們的健康以及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近年來,我國的各個領域都得到的快速的發展,農業更不例外,因為農業始終都是我國強有力的經濟發展支柱,隨著我國農業的快速發展,農產品貿易的水平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空間,不僅使更多的人能夠吃到種類繁多的農產品,還能從根本上為農民增添經濟收益,改善農村的經濟問題。但是在發展中,農產品的安全質量問題卻只增不減,給人民和社會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所以如何增強安全質量檢測工作,提升農產品質量,成為了農業發展的關鍵。
現如今,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面臨最為嚴峻的問題就是,農產品檢測技術和檢測方法還不夠完善,還有著一定的提升空間。首先,很多地區農產品檢測技術人才是非常缺乏的,大部分檢測技術人員都存在著專業技能不高、素質不高等問題。另外,大多數的檢測人員對不同農產品的定性安全質量檢測水平不高,不能針對農產品的生產環境和種植環境具體分析后進行檢測。由于我國的農產品種類較多,這也就導致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無論是規模還是數量、項目上,涉及到的專業檢測技能面非常廣泛。很多農產品檢測人員缺乏檢測中必須要面臨的實驗室知識,再加上我國的農產品安全質量檢測技術正處于初級起步階段,無論是相關的檢測技術還是檢測工作人員等方面又存在著很多問題,阻礙了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的具體要求和持續發展。
由于農民和小商販的文化水平不高,受到的農產品安全質量檢測技術培訓也不足,所以他們對農產品檢測的意義和價值沒有提起重視,甚至抱著不以為然的態度。很多地區農產品檢測技術人員的工作開展得不到農民和小商販的積極配合,甚至還會得到錯誤的理解,往往會出現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要求檢測人員付費或者提供一定的報酬、福利才能進入種植基地進行檢測,所以雙方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糾紛,不僅限制了檢測工作的順利開展,還常常會使檢測工作出現各種各樣復雜的問題,例如檢測抽樣的農產品種類較少、農產品檢測范圍不廣泛、各地區的農產質量不能真正掌握等,進而阻礙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對于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來說,其中最為關鍵的條件就是檢測環節的環境和條件,這無論對工作人員工作的順利開展還是實驗結果都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因此,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的實驗使必須要符合農產品檢測的標準條件。實驗室在設計時必須要與外界和自然環境相互隔離,并做好相關的通風、防塵、保鮮等工作,確保實驗室內的溫度和濕度都能達到適宜檢測的狀態,防止因為外界環境的干擾形成檢測誤差。目前,我國還有很多落后的地區由于資金投入力度不足、實驗室設備不夠現代、通風防塵效果不理想,導致很多對人體造成傷害的物質無法被排放到外界,只能一直停留在檢測實驗室中,給檢測技術人員的健康帶來了嚴重威脅。
現階段,我國農產品的食品質量安全問題成為了農村經濟發展和建設新農村過程中必須要面臨、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在以往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仍然能夠發現,我國對農業投入和農業管理方面還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導致眾多的農產品經常受到嚴重的污染,所以提高農產品的食品質量安全,不僅能為農民帶來更多的經濟收益,甚至還能推動、調整我國的農業結構。農產品檢測相關技術人員必須要真正認識到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的重要性,不斷優化、革新自身對農產品檢測的認識和思想,不僅要把農產品質量檢測當成一項重要工作,還要把此項工作看作推動農村經濟和我國農業結構的重要任務,同時采取更為有效、科學的檢測措施,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同時,調整農業結構。
目前,農產品污染以及農藥殘留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國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同時也給自然生態環境帶來了不同程度的破壞。所以要加強力度,把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檢測工作做強、做好,給我國的農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使我國的農業能夠按照標準化生產、發展,不斷通過質量安全監測增強農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推動新農村建設。
首先,需要創建一套完整且規范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檢測流程。上文說到,由于我國需要檢測的農產品有著種類多、規模大的特點,再加上農產品的結構非常復雜,隨著我國科研成果的不斷發展,食品添加劑的種類也在迅速增加,這些不可避免的因素都給農產品檢測工作帶來了很多阻礙。對于農產品安全檢測工作來說,不僅需要遵循著標準的理化指標,還需要遵循相應的微生物、細菌、病毒指標,這也就說明要想完善農產品檢測的體系,首先要做的就是完善農產品檢測的流程,才能保證檢測結果的有效性和實際性。另外,確保農產品監督體制落實到根本上。各地區的相關部門要結合著我國農產品檢測中存在的種種不足,創建一套完整的監督體制,使體制真正落實到農產品檢測的各項環節當中。最后,保證資金投入充足。在現階段的社會當中,任何事物都需要足夠的資金來支持,農產品檢測也不例外。由于農產品檢測過程中無論是種類還是范圍都相對較廣,所以要想創建一套完整的檢測體系,不僅需要技術、監督的支持,還需要充沛的資金支持作為基礎。
各地區的農產品檢測部門必須要立即加強檢測人才隊伍的建設,使用各項有效的措施增強檢測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例如,相關部門可以通過人才招聘或者校企合作的方式,為農產品檢測部門注入新鮮的生命力,把具備專業技術、素質高的人才納入到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的人才隊伍當中,使這些具備較強綜合水平的人才,為我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的發展提供推動力。另外,各地區相關部門還要對在職的農產品檢測人員進行再教育和培訓工作,以最為科學、先進的檢測知識提高他們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使不同崗位的檢測人員明確自身的工作范圍,以及各項工作的重要性的和價值,不斷提高這類工作人員的責任心和大的素養,令他們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當中,以身作則,服務群眾,推動我國的農業發展。
要想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檢測效果,就要從根源上進行有效的控制,例如農產品的種植條件、生長環境、化肥用量等等,都需要進行嚴格的治理。第一:對農產品種植的土壤環境、灌溉的水資源環境、各地區氣候環境等進行嚴格的質量監督和評價,禁止廣大農民在種植過程中肆意排放廢水,要對廢水、殘渣進行科學的無公害處理;第二:盡快完善落后農村地區的水利工程建設,使用規模化、現代化的灌溉技術提高農產品生長環境;第三:農業種植人員和管理人員要通過專業的技術培訓、再教育、技術扶持等政策科學、合理的開展農產品種植工作,并時刻遵循著綠色農業、新型農業的理念,在農村地區創立綠色農產品示范點,不斷推廣現代化的農業種植技術和生產技術,降低農藥、化肥的使用劑量和使用率。目前,我國已經出臺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很多農藥已經禁止被使用在農產品種植中,為了深化管理效果,相關部門要加強農藥的錄入和登記標準,禁止違禁農藥出現在農產品生產當中。
農產品不僅是人們餐桌上必然存在的食品,更是人們攝入營養元素的必需品。因此,要想切實際的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就必須保證檢測技術的合理性和先進性,盡快完善一套完整的農產品檢測體系,加強資金投入和檢測人才隊伍的建設,為我國農業發展貢獻源源不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