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琳
(云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云南 德宏 678400)
盡管目前全國各地都相繼建立了很多林業自然保護區,但無一例外,自然保護區大多地處偏遠,周邊居民并無較強的野生動植物保護意識,在他們看來,野生動植物多為自然生長狀態,并不歸屬于任何人,誰能獵殺或摘得這些野生動植物,就能擁有。但林業自然保護區大多占地較廣,所配備的工作人員數量不足,無法對周邊居民活動實施有效監管,正是因為這種監管漏洞的存在,影響了自然保護區效用的正常發揮。
近年來,由于人類活動的不斷增強,使得野生動植物數量明顯下降,更顯得珍貴,使得供需矛盾進一步加劇,造成野生動植物的市場價不斷攀升。受經濟利益的趨勢,周邊居民會為了一己私利,進入自然保護區內,違法捕獵或挖掘野生動植物。雖然《野生動物保護法》頒布并施行多年,也在2018年經過了修改,但仍無法完全杜絕這些人的偷獵行為,發現線索時,往往會因證據的缺乏而無法定罪量刑。也就是說,法律對于野生動植物保護的規制力度不足。同時,野生動物保護法沒有結合實際情況加以調整,且在長時間的環境變化過程中,野生動物一直都在棲息地繁衍,逐漸靠近人類居住區,對周邊居民的農耕與人身安全造成了不利影響,如野豬傷人事件、野生動物破壞農作物事件等。
法律規定,凡是列入保護范圍內的野生動物,一律不允許捕殺,但有時候野生動物會闖入人類居住區,捕食居民飼養的家禽,破壞農作物,導致周邊居民生產生活遭受損失,甚至對居民生命安全產生威脅。當前,由于補償機制不健全,導致周邊居民多有不滿,當再次遇到野生動物破壞的情形,往往會采取暴力打殺的方式,不利于野生動植物的保護。
在自然生態系統中,野生動植物占有重要地位,能夠維護生態系統的平衡與穩定。當前,野生動植物保護意識的強弱直接關系到國家與民族文明進步的程度,對野生動植物進行保護也已成為國際關注的熱點話題。黨和國家歷來注重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關于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習總書記曾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提出應在思想上提高對野生動植物保護的認識,扎實開展好野生動物保護與拯救繁育工作,落實好野生動物保護工作,保持良好的國際形象。省委省政府應頒布《關于推進生態立區戰略的實施意見》,始終通過高標準與硬舉措的方式保持高壓嚴打態勢,對破壞野生動植物的違法行為予以嚴厲打擊。因此,就需要根據法律法規打擊破壞野生動植物違法犯罪專項行動,采取標本兼治、多措并舉的方式,建立完善的野生動植物長效保護機制。此外,還要深入了解野生動植物保護與打擊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犯罪的意義所在,全面落實中央領導的重要批示精神,做到“兩個維護”,確保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職責履行到位,最大程度上減少非法破壞野生動植物犯罪案件數量。
各個部門應深入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切實維護生態安全,不斷提高自身保護意識與責任意識,強化野生動植物保護與打擊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犯罪的組織領導,嚴格責任落實,構建野生動植物保護領導責任制,逐步建立相應的保護管理長效機制。各個部門的一把手應作為第一責任人,務必親自部署、檢查與督辦,減少破壞野生動植物的事件發生。需要將野生動植物資源的保護與發展擺在第一位,并分解野生動植物資源管護任務,具體落實到相應的山頭地塊,采取劃片包干、巡山查林的方式,保證管護到位,并就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納入各部門年度工作及領導人員績效考核中去。
不同的林業站,應當重點開展人工馴養繁育野生動物場所的監督管理,確保人工馴養繁育野生動物的部門與個人能夠遵守國家野生動物保護與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保證人工馴養繁育野生動物工作得以高效開展。堅決不允許以人工繁育的名義,從事非法獵捕與收購非法獵捕野生動物的違法行為,凡是沒有人工繁育許可證就私自馴養繁育野生動物,開展野生動物的經營與加工業務,卻無法提供合法來源證明的部門與個人,必須進行嚴格查處。強化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的監測,一旦發現野生動物異常死亡現象,應當及時報告,按照規定程序進行處理,禁止私自處理死亡原因不明的野生動物。
各林業站、國有林場必須在管轄區內,加強破壞野生動植物違法犯罪線索的摸排,重點摸排賓館、農家樂、旅游景點非法利用野生動物的違法犯罪線索;盜伐、濫伐林木、惡意毀壞珍貴樹木,非法捕獵等違法犯罪線索;重點查找因礦山開采、建設工程等非法占用林地的違法犯罪線索。一旦發現犯罪線索,應在第一時間上報市級森林公安局。對市級森林公安局而言,應重點巡查車站、機場、碼頭等重點區域,阻斷野生動物及制品非法來源的運輸渠道,嚴格排查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公眾展示展演等場所的問題及隱患,以防出現野生動物逃逸與食品安全事故。
野生動植物保護具有較強的社會性,還需要廣大社會群眾參與其中。各部門應本著“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生態文明理念,通過多元化渠道、較強的力度進行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宣傳教育。
第一,根據“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宣傳活動方案,強化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宣傳,注重生態文明理念,促進政治站位提升,逐步建立一道堅固的生態安全屏障。第二,廣泛利用電視、廣告、報紙、網絡等媒體,通過微博微信、發放宣傳手冊、發送手機短信等方式,確保社會公眾深入了解野生動植物保護理念與知識,進而養成主動愛護野生動植物、摒棄陋習、自覺抵制非法從事野生動植物交易行為。第三,積極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始終保持開放的姿態,歡迎社會各方力量加入野生動植物保護行列,共同構建全員保護野生動植物、嚴厲打擊違法犯罪的格局。第四,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各部門還應將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確立為貫徹落實生態文明理念,生態環境建設的重點,對于重點區域及環節,更應持續加大檢查與監管力度,并保持高壓態勢,嚴格責任落實,構建完善的保護機制,使各項監管措施能夠得以順利實施。此外,森林資源管理科應注重自身職能作用發揮,不斷加強督導與檢查,以便實時獲取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工作動態,保證各項監管措施得以充分落實。
在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管理過程中,經常需要面臨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應廣泛爭取國家資金項目,加快建立市級各類自然保護區,不斷完善森林、濕地公園的基礎設施。同時,對于地方政府部門而言,也要不斷提高對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的重視程度,了解其對維持生態環境多樣性的重要作用,加快認知轉變,認真分析區域野生動植物保護現狀,設立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專項資金,為野生動植物保護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撐,確保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實現持續穩定發展。
總之,由于工業化發展以及人類活動的影響,使得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直接威脅到野生動植物的繁衍與生存,因此,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與管理就顯得勢在必行。但是目前,在野生動植物保護與管理過程中,主要面臨保護意識薄弱、法律法規不健全以及補償機制不完善等問題,這就需要進行深入分析,并在提高認識、強化領導、增加資金投入、嚴格違法案件查處以及強化宣傳教育等方面不斷努力,使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順利進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