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思基
2021年的市場行情比較弱,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想,現在這樣的行情,正好是大家不斷買入,積累籌碼的機會。
如果用一個詞形容今年的基金市場,估計很多人都會說:賺錢太難。在某大型平臺,只要今年以來盈利2.87%,就可以跑贏82.8%的投資者。不僅大家賺錢難,基金經理也難。今年的基金市場有個特點:越是過去熱門的基金,比如張坤、蕭楠、葛蘭的基金,今年就越是表現不好。相反,過去大家不太關注的冷門基金,今年表現反而更好。當然無論什么行情,總會有人賺錢。接下來,咱們就通過幾個小故事,盤點那些今年能賺錢的投資者,他們都是怎樣操作的?
金尾鳥和紅尾鳥
2020年之前的幾年,市場主流投資品一直是白酒、消費、醫藥等股票,只要買入這幾個賽道的基金就能賺錢,于是大家慢慢忘記了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就像故事里的紅尾鳥一樣,隨便買個消費基金就能賺錢,還做配置干啥?然而今年市場發生變化,白酒股不再受追捧。
那些今年取得不錯成績的投資者,并不是剛剛追漲新能源、電動車的基金,更多人其實是從前幾年就一直堅持組合配置,把資產分散在不同的賽道。就像故事里的金尾鳥,提前做好準備,才能在機會來臨時一飛沖天。
大家選基金的時候,不要過分關注最近兩三年的業績,而是要多看長期業績,還有本質上的投資邏輯。一只優秀的基金不能只靠基金經理一個人,更需要一個優秀的公司平臺和穩定的管理團隊。這些才是基金能長期盈利的保證。
小毛驢過河
很久以前,有一頭小毛驢,給主人馱東西。有一次它馱著一袋鹽過河,不小心摔了一跤。鹽溶解在水里,小毛驢感覺輕松了很多,它非常高興。于是小毛驢就總結經驗,每次過河的時候都要假裝先摔一跤。直到后來,它馱著一袋棉花過河,就被淹死了。
很多有3~5年投資經驗的基民,總是對自己“原創”的經驗特別自信,比如選擇冠軍基金、研究頂流基金經理、重倉白酒和醫藥股等。然而市場一旦發生變化,這些“原創”的經驗,說不定就會翻車。
今年能賺錢的基金投資者,可能更喜歡遵循一些相對“古老”的投資經驗——那些經過無數投資前輩在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里總結出的經驗,包括組合投資、堅持定投、長期持有等。
漁夫和老漁夫
今年以來,滬深300指數下跌了6.16%(截至11月19日),很多投資者都沒賺到錢,情緒低落。大家傷心的并不是沒賺錢,而是前幾年賺錢那么容易,今年的希望落空。其實投資市場總是在牛市和熊市之間循環,現在的橫盤和回落,是下一次上漲之前必須經歷的過程。
2021年的行情比較弱,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想想,現在這樣的行情,正好是大家不斷買入,積累籌碼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