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男,袁 野,童大志,曲展鵬,張 碩,紀曉東
(赤峰山金紅嶺有色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 赤峰 025450)
近年來我國的礦產資源開發不斷向規?;l展,同時由于采礦技術不斷優化升級,開采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其中分段留礦階段崩落采礦法就是針對極破碎礦體的一種回采方式,它能夠有效保障礦體的安全、高效回采。本文以某礦體為例,對分段留礦階段崩落采礦法在實踐中的應用進行了具體的分析研究。
崩落采礦法在采礦中普遍使用到的較為簡單的采礦方法,主要是在采挖時沿著礦體邊界挖出環形的運輸巷道,同時在礦體上盤或下盤開挖出切割巷道,形成一定的空間,然后在塹溝中向上方鑿出扇形的炮孔進行爆破作用,最后進行回采的一種采礦方式。
以某礦體為例,其主要含有鉛、鋅等多種有色金屬礦體。該礦體的特點是暴露面積小且含礦量僅為30%,開采環境較差,所以需選用適當的方式進行開采。加之礦山沒有膠結充填系統,為開采增加了一定的難度。
依據國內外對此類礦體的開采經驗,認為此礦的開采面臨以下幾個主要問題:一是礦巖已遭到損壞,增加了中深孔成孔難度。二是硫氧化后產生的熱能使溫度升高極容易引起炸藥自爆。所以需在開采前進行中深孔成孔實驗以及監測孔溫。此外結合開采的實際情況及現有工程,對開采過程進行多次討論和實驗,最終結合此礦的具體情況確定運用分段留礦階段崩落采礦法。此法讓采場上部的圍巖在誘導作用下冒落,無礦石在冒落時形成一定的沖擊低壓,在覆巖下放礦,從而達到預期的效果。
由于透鏡形成了不規則的形狀,鉛鋅品味僅9.1%,傾角在60°~90°范圍內,是急傾斜礦體的一種。礦體走向長度是50m,沿傾到+130m水平向下不做封閉處理,+166m水平方向逐漸尖滅。礦體厚度在3m~30m范圍內。礦體和圍巖并不堅固,且易破碎,同時界限也并不十分明顯,允許暴露面積非常小。整個礦體平均含礦量34.7%。
在進行中深孔成孔試驗時,因為礦體、圍巖具有易破碎的特點,中深孔能否完成,需要通過試驗進行確認。試驗時需要用鉆分別在礦體和圍巖鑿出兩排的炮孔,具體的參數和炮孔施工如圖1。

圖1 圍巖內炮孔施工(左)礦體內炮孔施工(右)
鉆鑿施工后每天對成孔要進行檢查和驗收。驗收人員使用橡膠管將其插入到孔中,當其到達孔底后,在橡膠管上標記出其與中深孔孔口重合部位,測量并記錄橡膠管入孔的深度,同時對比實際鉆鑿的長度,計算出成孔率。通過大約1周時間監測成孔,確保中深孔的成孔情況良好以防范出現塌孔情況。
其次是進行孔溫檢測試驗。為了防止自爆發生,必須對孔內的溫度進行檢測。在實際施工過程在,主要使用熱電偶進行溫度的檢測,即能把孔中具體的部位的溫度測量出來,又能對孔內的溫度進行持續、遠距離的安全監測。孔溫檢測試驗的具體方法是:先把電熱偶同顯示設備連接起來,接著把電熱偶送入到孔底部,查看顯示設備上的數值并將其記錄下來。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對不同的孔洞進行測量,同時要注意隨著時間的延長實時觀察溫度是否變化。如果孔底的溫度有所升高,只要在一分鐘左右能夠保持溫度,且最終溫度控制在22°左右,就不會引起炸藥自爆。
主要流程是布置采場及器械人員準備→采準切割→回采(包含巷道支護、鑿巖爆破、回采順序、采場通風、出礦)。各流程的具體操作如下:
布置采場及器械人員準備:依據整個礦體的走向對采場進行布置,采用分段回采(1)+130m至+139m水平段設為一個分段,高度設計為9m。(2)+139至+160水平段設計為另一分段,高度約20m。另外進路和鑿巖巷道各兩條,通風人行平巷、切割通風天井、穿脈橫巷各1條,其中切割通風天井的規格為1.5m*1.5m,其它巷道規格為1.8m*1.8m。人行天井4條,分別以采1、采2、采3、采4進行區分,規格為1.5m*2.6m。漏斗各4條并做好數字標記,規格是1.8m*1.8m的正方形。
采準切割:鑿巖巷道標高為+139m,進路標高要為+130m。切割通風天井要設置在靠近采1的一側礦體內,并同+169分段的回風平巷進行貫通。人行天井及漏斗必須要將上下段貫通起來,在礦體兩端使用采1、2、4進行布置,在中間用采3進行布置,同時沿著兩條進路均勻的布置漏斗。
巷道支護:對巷道進行支護主要原因在于礦體本身不具備穩固性,在爆破沖擊下容易對巷道造成損害,為了包含巷道需要采取支護措施。回采前對+130段的兩條進路進行支護,主要使用噴錨法,先選擇合適的錨桿,確定錨桿支護的間距、排距,選擇金屬鋼筋網,并運用混凝土噴層對其進行支護固定。
鑿巖爆破:在采準切割和巷道支護完成后,就可以進行鑿巖施工作業。在鉆鑿前確認好中深孔的排距、炮孔直徑、排面角后,方可使用鉆機在各個進路和鑿巖巷道進行鉆鑿,鉆出上向扇形中深孔。對各分段的炮孔要一次性完成鉆鑿,之后再依次進行爆破。一般采用擠壓爆破松動法,讓崩落的礦石對圍巖能起到支撐作用,目的是防范在爆破過程中圍巖產生大面積的塌落。炸藥一般使用2#巖石粉狀炸藥,將其裝在專門的器皿內,其密度為0.95克/立方厘米,每個中深孔中使用2支毫秒導爆管和導爆索,采用非電復式起爆法。
回采順序:(1)+139至+160水平段回采:把采1為作為自由面,并沿著礦體走向垂直布置中深孔,把+139m以上的邊部礦體拉開,使其成為一個切割槽。其此再以切割槽為自由面,在相應的鑿巖巷道鉆出扇形的中深孔,按次進行退采。(2)+130m至+139m水平分段回采時,主要以切割槽為自有面退采,一次爆破2或3組排炮孔,將其鏟運出礦,依次進行。
采場通風:具體來說是利用各分段運輸平巷的新鮮風流通過天井、出礦進路、漏斗進行回采。為防止其在崩落過程中產生的污濁風流發生擴散,利用回風切割天井,使其沿著回風巷道排出。如果工作面不利于通風,可以對局部進行扇抽式通風。每次爆破后的通風時間約半小時左右,直至排除有害氣體或粉塵。
出礦:在對上分段進行回采時,松動放礦需要將崩落的礦石量控制在21%~31%內。其中留礦量約60%,當進行下一分段出礦時,再將其全部出礦。分段留礦可以對礦石產生一定的誘導作用,同時也不會對地面產生沖擊低壓,確保了出礦施工的安全性。
相關的耗材數據見表1,回采經濟技術指標見表2。

表1 耗材數據

表2 回采經濟技術指標
另外在鉆鑿扇形炮孔時,要確保一次打孔成功,目的在于有效確?;夭沙龅V時的工作時間。在開采施工過程中要嚴格依據循環時間進行操作。從而保障施工作業的時間進度,以此來提高采礦的工作效率。
綜上所述,在極破碎礦體中運用分段留礦階段崩落方式可以取得良好的作用。一是能夠應對和解決礦體安全性條件差的問題,同時有助于提高采場的生產力,在技術、經濟和安全性上均表現出良好的優勢,這對于開采同類型礦體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二是由于沒有沖擊低壓,能有效防范因礦石冒落而產生的沖擊低壓。三是此法在運用過程中,施工工序、流程(鑿巖、爆破、出礦)等均在巷道內進行,施工安全性能夠得到保障,且不會對施工人員造成傷害。四是運用中深孔方式進行鑿巖施工,在對于人員的勞動強度要求不高的情況下,也能充分保障工作效率,如一次爆破就能夠產生大量礦石,具有很高的生產能力,提高了回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