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登福
(甘肅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張掖礦產勘查院,甘肅 張掖 734000)
隨著礦產資源的逐年消耗,礦山儲量已不能充分滿足國家對礦產資源的需求,為進一步保證礦產資源的供給平衡,對深部礦產資源進行地質勘察,拓展找礦深度,圈定具有礦產資源的靶區,獲得巖土參數和地質資料,具有重要意義。地質勘察與鉆探技術密切相關,通過鉆探技術,獲得地質區域的相關樣品,對樣品化學成分進行測試,確定地質風貌演化規律,分析其可能存在的成礦背景,初步判斷地下是否存在礦產資源。現階段,我國鉆探技術已取得一定發展,在淺部礦產資源圈定過程中取得廣泛應用,鉆探取出實物樣品,觀察分析后,得到靶區開采條件、產狀儲量等數據,而深部礦產資源相比淺部礦產資源,應對鉆探工具等進行一定改進,因此,以甘肅禮縣金山金礦地質工程為例,對該工程勘探環節中的鉆探方法進行改進,實現深度找礦這一目標,滿足深部找礦中的深孔鉆進要求,緩解礦產資源消耗壓力。
選擇適合甘肅禮縣金山金礦地質的鉆探設備,使深度鉆孔能夠正常實施。將鉆探設備視為深部找礦的前提條件,選擇動力機、鉆塔、深孔鉆機、攪拌機、泥漿泵等設備,作為金礦地質找礦的主要設備。由于深度鉆孔的摩擦阻力大、鉆具長,針對這一特點,應結合甘肅禮縣金山金礦地質條件,選擇提升能力大的鉆孔升降裝置,在裝置一側配備水剎車,平穩操作鉆機下孔,減少鉆機下降過程中的消耗,當孔深增加時,調整鉆孔升降裝置的扭矩,進一步減小鉆具的回轉阻力。選擇變速范圍較大的回轉器,令回轉器通孔直徑,能夠適應深度鉆孔工藝,根據深孔段的不同距離,規定內管打撈次數,保證鉆機連續穩定地給進[1]。用于深度鉆孔的地鉆機選擇立軸鉆機,當立軸鉆機加接單根時,可以實現鉆具、鉆塔、泥漿泵一體化,直接在鉆機上進行加接,先把立軸鉆機的主動鉆桿移出孔外,當鉆機破碎地層后,讓鉆頭離開立軸鉆機的鉆具,確保掃孔能夠下達孔底,鉆機提下鉆過程中,采用WL鉆探,在立軸鉆機側配備7m長度的桅塔,立軸鉆機倒桿過程中,也要減少回次進尺,控制桅塔立根長度,保證深孔鉆探效率。當鉆機長行程連續作業時,應利用桅塔的塔上作業,保證鉆機柔和啟動,在轉速范圍內調整鉆孔參數,實現桅塔角度的無極調速。
根據甘肅禮縣金山金礦地質條件,確定地質勘探鉆孔類型。確定地質鉆探的鉆孔角度和鉆孔方向,控制立軸鉆桿與地面的夾角,根據鉆角傾斜的變化情況,把鉆孔劃分為4種類型。當金礦地質的巖石風化嚴重,斷層面存在斷裂時,采用傾斜90°的直孔,對基巖面進行鉆孔操作;針對地質破碎帶,采用傾斜角度小于90°的斜孔,沿著巖層破碎傾向的相反方向,使用立軸鉆機進行鉆進,通過斜孔對地質結構進行探查;在金山金礦的地質勘察位置布置控制點,采用傾斜角度大于0°的水平孔,測量地質結構的巖體應力,對巖體結構進行排水、探水等勘察;針對金礦地質的復雜巖層,分析巖層深度的變化規律,使用固定角度的定向孔,對巖層進行定向鉆進,保持巖層的鉆孔位置不變,控制鉆孔中的多個定向分枝孔,即在同一個鉆探孔位上,布置不同方向的定位斜孔。
鉆孔類型確定后,優化地質鉆探工藝的勘探流程。采用受控定向和氣動錘相結合的鉆探工藝,使用鉆探造斜工具,沿著金礦地質的勘察軌跡,對鉆孔方向進行自動化控制,令靜止鉆頭高速轉動,確保立軸鉆機的鉆孔位置,能夠到達勘察區域的目標巖層,將鉆孔的空間形態劃分為集束孔和分支孔,當回轉器停止轉動時,對兩類鉆孔達到的地下位置進行可視化顯示,啟動立軸鉆機的倒桿,揭露金礦地質層數和礦體形態[2]。統計每個鉆孔的分支孔數量,當鉆孔孔道傾斜較為嚴重、孔內發生堵塞時,使用氣錘機,對空氣進行壓縮,利用壓縮空氣的驅動壓力,對孔道內的破碎巖石進行沖擊,使破碎的巖石碎屑經由鉆桿中心排出孔管,若遇到氣錘機不起作用的大塊巖石,則采用循環沖洗液這一人工手段,對孔道堵塞物進行處理。循環沖洗液的解卡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循環沖洗液解卡流程
對堵塞的鉆探孔管輪流進行沖洗液解卡、活動解卡、震擊解卡、解卡劑解卡,直至卡鉆的孔管和鉆具內部破碎巖石清理干凈,能夠繼續進行鉆孔任務。鉆取金礦地質樣品時,判斷地質層數,對所有礦層中的巖石碎屑進行隨機采樣,為避免鉆取樣品的遺漏,將泡沫鉆進技術作為輔助的勘探方式,使用水泵泡沫增壓裝置,對液體泡沫和空氣進行增壓處理,對偏移量較大的深孔進行泡沫鉆探,相比氣錘機的壓縮空氣,泡沫對巖石沖刷力度較小,通過泡沫的攜粉能力,維持偏移孔管的孔壁穩定,避免孔壁產生剝落和溶脹[3]。根據金礦地質鉆探工藝的工藝流程,優化鉆探參數,勘探周期內令鉆進技術參數達到最優,利用潛孔錘,控制立軸鉆機的開孔直徑和鉆進深度,對破碎的石土進行穿透回填,在孔管處套上套管,支撐孔壁、防止塌孔,提高下放孔管的穿透效率、下鉆效率,控制孔管長度,使其穿透金礦地質的回填土層,采用GPS設備,對鉆孔位置進行測量,統計所有鉆孔的坐標和高程,測量相鄰鉆孔之間的方向間距,在每個鉆孔位置安裝護筒,避免破碎巖土回填至孔內,實現立軸鉆機的正常鉆進勘探。
使用此次設計的鉆探方法,與兩種常規鉆探方法進行對比實驗,分別對甘肅禮縣金山金礦地質進行鉆探勘察。
甘肅禮縣金山金礦的主要地層為花崗巖,地層破碎,巖石可鉆性級別很高,大部分地質區域呈現塊狀結構,地層具有硬、脆的特點。設計鉆探方法在勘探區域內布設61個鉆孔點,圈定地質區域內的鉆探面積在1293.36m2左右,設置的鉆探參數如表1所示:

表1 金礦地質鉆探參數
對金山金礦地質區域內的巖樣進行編號,三種鉆探方法分別對不同類型的巖層進行鉆孔取樣,當鉆孔發生彎曲或偏斜角度過大時,停止巖層鉆進,其中鉆孔能夠容忍的最大偏斜角度為95°,比較三種鉆探方法的終孔孔深,實驗對比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終孔孔深實驗對比結果(m)
由上表可知,設計鉆探方法鉆進孔道的終孔孔深為1835.4m,常規方法1和常規方法的終孔孔深分別為1752.3m、1651.4m,相比兩種常規方法,設計方法鉆孔深度分別增加了83.1m、184.0m,增加了金山金礦地質的勘探深度,提高了深部礦產資源的找礦概率。
此次研究針對甘肅禮縣金山金礦地質,設計了一種鉆孔勘探方法,提高了金礦地質的勘探深度。但此次設計的鉆探方法仍存在一定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當鉆探過程發生卡鉆事故,會對卡鉆原因進行分析和總結,根據卡點位置和巖石節理,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