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鵬
(國家電投集團山西鋁業有限公司,山西 忻州 034100)
近年來,因國內鋁土礦石的貧化及枯竭,越來越多的氧化鋁企業使用進口礦生產。據統計,2019 年進口鋁土礦10050 萬噸,占國內鋁土礦消費量的55%[1];2020年全國共進口鋁土礦11154萬噸,同比2019年增長10.85%,其中幾內亞鋁土礦 8240萬噸,同比2019年增長24%。
幾內亞不同地區的鋁土礦石差異較大,其中中西部和南部的鋁土礦化學成分及礦物組成見表1、表2。

表1 幾內亞不同產地鋁土礦化學成分(單位:%)

表2 幾內亞不同產地鋁土礦礦物組成(單位:%)
鋁土礦的溶出性能與礦物組成有關,一般來說,三水鋁石型鋁土礦典型溶出溫度為140-145℃,一水軟鋁石型鋁土礦溶出溫度生產上一般采用240℃~2450℃,一水硬鋁石型鋁土礦通常在250℃~270℃[2],而鋁針鐵礦在低于240℃的溫度條件下,石灰可以促進鋁土礦中鋁針鐵礦的溶解與轉化,且隨著石灰添加量的增加,這兩種作用逐漸加強[3]。因此為得到較高的氧化鋁溶出率,需根據鋁土礦中物相來確定生產工藝參數。
一般來說,按國內一水硬鋁石型鋁土礦250℃以上的溫度溶出時稱為高溫法溶出;按三水鋁石型鋁土礦140℃左右的溫度溶出時稱為低溫法溶出。對某些幾內亞鋁土礦分別進行不同參數的高、低溫溶出實驗。
2.1.1 試驗原料
(1)鋁土礦:實驗所用鋁土礦有3種,分別為A#、B#、C#,均為幾內亞鋁土礦。

表3 實驗用幾內亞鋁土礦化學成分(單位:%)
(2)循環母液:實驗用循環母液為某企業實際生產所用循環母液,成分見表4。

表4 實驗用循環母液化學成分(單位:g/l)
2.1.2 試驗設備和方法
采用油浴進行礦石溶出,溶出鋼彈容積為150mL,加熱介質為硅油,控溫精度為±1℃,鋼彈轉速為25rpm。
鋼彈內裝入循環母液和按溶出配料計算加入固體鋁土礦或石灰,攪拌均勻,加蓋擰緊,在一定的溶出條件下進行溶出試驗。鋼彈裝好5min后開始計時,到達溶出時間后取出并快速冷卻;取溶漿液并過濾,濾液留作檢測,濾渣用熱水抽濾洗滌。濾液用化學法分析成分,濾渣中氧化鋁、二氧化硅采用X-熒光光譜分析儀進行檢測,氧化鈉采用原子吸收光譜法檢測,氧化鐵采用容量法進行化學檢測。
2.1.3 不同礦漿細度的溶出實驗
使用A#幾內亞鋁土礦,在溶出溫度142℃、溶出時間80min、溶出液αk為1.4的條件下,原礦漿125μm分別為50%~60%、60%~70%、70%~80%進行溶出實驗。實驗結果見表5。

表5 A#礦石不同細度下的溶出率、礦耗及硅量指數
實驗結果表明,原礦漿細度對溶出效果有一定影響,三種細度條件下,-125μm=60%~70%溶出率、硅量指數均高于其他兩種細度的溶出結果,說明實驗所用幾內亞鋁土礦溶出時,原礦漿細度應處于中間狀態,不能過粗或過細。
2.1.4 不同溶出溫度、ak及溶出時間的溶出實驗
(1)實驗參數:對于不同氧化鋁含量的礦石,按2.1.3礦漿細度試驗結果,按最優礦漿細度(-125μm=60%~70%),分別選取若干溶出溫度、溶出時間、配料ak參數,進行正交實驗。

表6 低溫法溶出實驗參數
(2)實驗結果:幾內亞鋁土礦低溫法溶出實驗結果如下:
A#幾內亞鋁土礦低溫法溶出實驗結果見表7。

表7 A#幾內亞鋁土礦低溫法溶出實驗結果
B#幾內亞鋁土礦低溫法溶出實驗結果見表8。

表8 B#幾內亞鋁土礦低溫法溶出實驗結果
C#幾內亞鋁土礦低溫法溶出實驗結果見表9。

表9 C#幾內亞鋁土礦低溫法溶出實驗結果
(3)實驗分析:當αk、溶出時間相同時,隨著溫度的升高到142℃時,實際溶出率整體逐漸升高;當溫度升高到145℃時,升高溫度對溶出效果的影響不明顯,但硅量指數逐漸升高。因此,溶出溫度選擇145℃為宜。
當溶出時間、溶出溫度相同時,隨著αk的逐漸升高到1.4時,實際溶出率整體呈上升趨勢,當αk升高到1.42時升高αk對溶出效果的影響不明顯,但硅量指數整體呈上升趨勢。因此,αk建議選擇1.42為宜。
當溶出溫度、αk相同時,隨著溶出時間的延長,硅量指數逐漸升高,實際溶出率雖整體逐漸降低,但下降幅度較小,礦耗基本不變。因此,溶出溫度選擇80min為宜。
(4)實驗結論:對比三種不同品位礦石,平均礦耗均在2.9t/t以上,礦耗較高。對比溶出率來看,礦石AO越高溶出效果越好,B#礦石溶出率相對較高,最高可達86.73%。
綜上所述,某幾內亞鋁土礦實驗室溶出最優參數為:細度為-125μm=60%~70%、溶出溫度145℃、溶出液αk1.42、溶出時間80min時,溶出效果最好,實際溶出率最高可達到86.73%。
2.2.1 實驗所用原料及方法
實驗用鋁土礦為B#幾內亞鋁土礦;循環母液取自生產系統,苛堿濃度為242g/l;石灰也取自生產系統,全鈣及有效鈣分別為88.89%、83.59%。
實驗方法與設備和低溫法溶出實驗相同。
2.2.2 實驗參數
按2.1.3礦漿細度試驗結果,按最優礦漿細度(-125μm=60%-70%)、配料ak為1.4、溶出時間為60min,溫度分別為240℃、250℃、260℃、270℃,配灰分別為0、1%、3%進行溶出實驗,對比不同溫度、配灰條件下的溶出效果。

表10 高溫法溶出實驗參數
2.2.3 實驗數據及分析

表11 B#幾內亞鋁土礦高溫法實驗數據
當配灰量相同時,隨著溫度的升高,溶出率整體呈上升趨勢,溶液硅逐漸升高,硅量指數下降。因此,高溫法溶出溫度宜為250℃以上。
當溶出溫度相同時,隨著配灰量的增加,溶出率整體呈上升趨勢,溶液硅逐漸降低,硅量指數升高,但升高幅度不明顯。因此,高溫法溶出配灰宜為2%。
2.2.4 實驗結論
綜上所述,B#幾內亞鋁土礦高溫溶出最佳溶出溫度250℃以上、配灰為2%、αk為1.4、溶出時間為60min,實際溶出率最高可達到94.83%。
與低溫法溶出相比,同種幾內亞鋁土礦(B#),高溫法最高的溶出率(94.83%)較低溫法最高溶出率(85.31%)高9.52%。對某些氧化鋁含量較低、鋁針鐵礦含量高的幾內亞鋁土礦,雖然高溫法生產較低溫法汽耗、石灰耗高,但溶出率提升明顯,且高溫法及配灰可以一定程度改善沉降效果,但高溫法較低溫法最大的壞處是高溫法有機物轉化率高,所以企業在使用幾內亞鋁土礦生產時,需根據礦石本身的化學及礦物組成及企業的運輸距離、有機物排除裝置等實際情況謹慎選擇生產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