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濤,陶 佳,曾 聰,唐江蘭
(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湖南長沙 410128)
2021 年1 月,國務院頒布《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環節,而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使得互聯網飛速發展,也宣告著“互聯網+”產業的來臨。我國作為農業大國,加速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科學化、自動化發展,使傳統農業搭上互聯網的快車道是農業發展的新趨勢,更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重要的實踐手段。
“互聯網+”農業是通過實時化大數據、人工智能化、物聯化理論和技術、便利化等方法,對傳統農業的生產、經營、服務等眾多農產品生產鏈產生極大改變的一種創新方法,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全新的動力和全新的模式。以“互聯網+”農業為核心,有助于我國發展精細農業、綠色農業、智慧農業和高效農業,提高市場競爭力和農業生產質量,促使農業發展進入快車道,加速實現我國由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的轉型[1]。
傳統農業有著許多缺點,如農戶大多數是按戶個體種植經營,嚴重缺乏統一管理和科學種植知識,種植區域分散,難以實現統一規模化種植發展;在生產過程中,農業生產資訊消息傳播緩慢、國家農業幫扶政策推廣不及時、市場農產品需求供給消息不及時等都是傳統農業發展的痛點,不僅嚴重限制了傳統農業的現代化發展速度,還影響了農業生產的生產效率;缺乏統一的信息化管理教育,傳統農業又有著經營服務落后的特點,難以與市場需求在同一條線上,容易造成農產品市場定價混亂等問題。
現代化智慧農業雖然有著極高的質量和效率,有利于我國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型;能夠有效緩解農業環境污染問題,持續推動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輔助農民從事農業活動,極大減輕農民的勞動負擔。但是高昂的智慧農業設備價格遠超我國農民的收入水平,一定時間內難以在我國實現大規模普及,這也意味著短期內智慧農業在我國是難以完全實現的[2]。
“互聯網+”助農服務平臺的出現能夠為農戶提供實時的農業生產信息、農業相關政策及市場供給需求,能夠為農戶提供一個對外展示產品和一定科學種植經營知識服務的平臺。雖然平臺提供的技術服務有限,但是不需要農戶支付昂貴的設備費用及維護費用,還能提供一個有效的農業生產發展經營平臺和精準快速的市場、政策信息,加速傳統農業現代化,推進國家智慧農業、精細農業、高效農業和綠色農業建設。
科技助農服務平臺網站的端口為Web 端,Web 前端使用Bootstrap、JQuery、Vue、Holder、JS、CSS、Ajax 等框架或插件。Web 后端使用Java 語言、Strust2、Spring、Mybatis框架,支持HTML、JSP、Velocity、Freemarker 等視圖,頁面交互使用Vue2.x,極大地提高了開發效率。開發環境為MySQL5.7+、JDK1.8+、Tomcat7.0+和Maven3.0+。
Web 端的內容展示包括項目介紹模塊、貧困地區環境介紹模塊、生產產品展示模塊、生產技術問題答疑模塊、意見反饋模塊、登錄注冊模塊及個人信息模塊等。用戶可以通過搜索,查詢到當地農產品的主要產區,后端根據前端界面查詢的關鍵詞獲取相關數據后傳至前端展示。問題答疑分2 種模式。1)機器人答疑模式,用戶通過答疑界面直接搜索關鍵詞,后端在數據庫中尋找相應信息直接傳至用戶答疑界面。2)人工答疑模式,需要用戶注冊登錄后填寫用戶姓名、聯系方式等信息后才可使用,在用戶申請人工答疑留下問題后,客服通過留下的電話、郵箱等方式進行后續的問題解答。用戶可以通過意見反饋提出建議和疑點,工作人員將定期分析,以便不斷完善、更新農情互助服務平臺。
此外,農業互助平臺可以將用戶在生產種植時產生的數據更新給前臺進行處理,前臺經過數據分析后可以提取相關信息,達到提高用戶在生產種植時的效率,降低疑難雜癥的發生率。因此,在當前的“互聯網+”環境背景下,特色農產品開展的一系列網絡營銷活動極大地促進了整個產業鏈的建設和完善,也使其成為了特色農產品今后網絡營銷的有效支撐點,有效地優化了傳統的網絡營銷策略。通過這些方法,雖然無法使農戶生產“硬件”提升,但是能從“軟件”方面為他們提供服務。
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農村的發展也與城市一樣需要大數據的支持。因此,“互聯網+”農業互助平臺有望成為農村智能化、信息化發展的風向標,互助平臺的大數據和云計算等前沿科技使農村發展變得更加城市化、智能化。在全世界都很關注農業信息技術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國各大通信企業紛紛將發展農業、農村信息化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3]。當今社會,農產品網絡營銷已經成為農產品銷售最常用的方式之一,而利用大數據的方式確保了數據信息的精確、可靠,為農戶提供生產技術知識和生產過程答疑。
目前,平臺仍存在對海量數據的處理和分析能力不足、無法解決農業資源與農業閑置浪費等問題,項目組仍在鍥而不舍地鉆研與實踐中,希望通過本項目更加精準地幫助農戶從事農業生產,為農業現代化發展貢獻一份力量。在這個全速發展的時代,有效利用互聯網絡與社交平臺的信息化,可以加速農業現代化,使得農業發展搭上互聯網的快車道,為農戶提供產品展示平臺,提供農業生產技術知識,提升勞動素質[4]。在國家的支持下,已有不少地區“互聯網+”農業的發展小有規模,但是仍有不少的問題和困難需要解決,包括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的實力比較薄弱、觀念的落后和物流配送體系不完善等。另外,為了吸引更多的互聯網商務人才投身鄉村發展的浪潮,國家頒布了多項政策鼓勵和扶持他們在村鎮開網店服務站等項目,提高農民對互聯網和農業相互發展的認識[5]。“互聯網+農業”對農業發展是一個機遇,各個地區應該努力把握好時機創造一片適合農業發展的天空,實現互聯網和農業的共同發展。
農業發展始終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一環,提高農業生產水平和質量更是重中之重,高效、高產及綠色生產是新時代農業發展的趨勢和目標,在互聯網發展的大背景下,農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信息化、網絡化的生產和管理。助農服務平臺的搭建和開發者應時刻注意:平臺的搭建與開發目的是更好地輔助農業生產者、服務社會,平臺設計應更趨向于精準化、便利化、專業化、人性化,降低平臺自身的商業盈利[6]。助農服務平臺的應用具有提高農民收入,保證農業信息來源準確迅速,便利農業生產,助力農產品銷售等功能。在農業的現代化過程中,“互聯網+農業”的助農平臺是農業快速發展的重要途經,應妥善運用互聯網的積極效應,大力推動現代農業多元化發展,為推進鄉村振興,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出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