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靜
(豐縣農業農村綜合行政執法大隊,江蘇豐縣 221700)
在科學技術的創新和優化過程中,針對土肥技術也需要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同時要加大相關技術的推廣應用力度,進而確保相關技術在更廣闊的范圍內得到充分應用,以此為農業產業的轉型升級和農作物種植效益的提升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1]。但通過具體調研,在土肥技術的推廣過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的問題或者不足,對于相關技術的有效應用和技術優勢的體現造成嚴重影響,同時也影響到農業產業的創新發展。據此,有必要針對我國土肥技術推廣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和對策等進行剖析。
通過具體調研,在當前土肥技術的推廣中,往往面臨很多方面的問題或者挑戰,特別是在經濟欠發達地區,所面臨的推廣難度系數進一步增大,主要因為不同地區所涉及的經濟發展條件、技術條件和社會觀念等都有著很大的差異性。偏遠農村缺乏足夠的土肥技術創新和應用意識,思想比較保守,對于土肥技術存在一定程度的懷疑或者不認可,甚至認為該技術無法提升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反而會增加成本,使投入進一步增多,進而導致土肥技術推廣受到很大限制,無法取得良好的實效性。同時,一些地區的農民缺乏足夠的認知程度,文化素質不高,不能充分認識到土肥技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實踐過程中,并沒有充分融入相關技術,進而導致各類技術無法在實踐過程中切實落實[2]。技術推廣人員沒有著重做好技術示范和效益展示,農民不能充分認識和感受到相關技術的專業性、高效性和所產生的經濟效益,進而在思想層面不接受、不認可這項技術,由此導致土肥技術推廣過程中缺乏足夠的主體基礎,對于土肥技術的推廣和農業產業的創新發展都會造成嚴重阻礙。
在土肥技術推廣過程中,需要匹配高質量的推廣人員,同時在人員的數量、質量等相關方面都要符合相對應的要求,這樣才能體現出良好的推廣效果,為各項工作呈現出應有的效能奠定人才基礎。然而在實際推廣中,相關人才往往比較欠缺,人員的年齡結構比較大,缺乏足夠的崗位勝任能力和專業技能;在新技術、新模式、新設備的應用和技術要點等掌握方面存在很大問題,進而導致實際的技術推廣效果受到很大限制,無法呈現出良好的推廣實效性。由于歷史原因,大多數基層土肥站、農業技術推廣站推廣人員的觀念比較陳舊,知識結構理論體系和創新能力都比較匱乏,缺乏真正意義上的土肥技術推廣一線的技術人員,這類情況對于推廣工作效果會造成很大制約。
在土肥技術推廣過程中,要想確保各項工作能夠呈現出良好的推廣效果,在推廣成效等方面能夠取得應用優勢,需要進一步建立健全更系統完善的土肥技術推廣機制和體系,為各項工作的有序推進提供必要的指導和規范。然而,通過具體調研,在很多地區的土肥技術推廣過程中,往往沒有形成系統完善的推廣體系和機制,專門的土肥方面的制度缺失,嚴重影響了土肥技術推廣工作開展,由此導致各項工作的推廣和實施效率比較低下,無法呈現出良好的推廣價值。另外,在資金供應機制和體系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問題,相關方面并沒有高度關注土肥技術的推廣,在各項工作和體系推進過程中,也沒有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和政策保障[3]。除了測土配方施肥等有關項目在部分地區開展之外,并沒有連續性、長期性的土肥資金支持土肥技術推廣資金和技術保障,這對于土肥技術的有效落實和各項工作的可持續發展都會造成巨大挑戰。
在土肥技術的具體推廣過程中,往往仍沿用傳統的線下推廣模式,并沒有充分融入線上的推廣策略和相關方法。在實際推廣當中,往往只是實地針對相應的技術進行講解和示范,通過行政干預的模式進行各項工作的推行,并沒有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和手機微信等相關形式,缺乏足夠的創新性和針對性,導致人們的接受程度有限,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抵觸情緒;又加之農民對于新技術、新事物缺乏足夠的接受和認可程度,認為技術不能帶來實際的好處和經濟利益,通常情況下不愿意應用,這對于土肥技術推廣效果會造成嚴重影響。
針對土肥技術在具體的推廣中,要加大推廣的力度,進一步有效融合新媒體平臺,有效呈現更加良好的推廣成效,進而為土肥技術的有效應用和技術的充分落實提供必要的保障。在推廣過程中可以有效融合線上和線下的推廣模式,進一步通過網絡宣傳、廣播電視、板報畫廊、張貼海報和發放宣傳單等相關方式實現多媒體的有效融合,同時結合不同層次的農民進行針對性的差異化宣傳和推廣,進而呈現出更加良好的推廣效果[4]。同時在推廣過程中要融入農民喜聞樂見的內容,利用通俗易懂的方式進行推薦,要分析農民的內心狀態和內在訴求,有效去除其抵觸情緒,使農民更容易接受和認可,并在實踐過程中真正呈現出落實的效果。
土肥推廣工作是一項技術性、專業性特別強的工作內容,所以要匹配高質量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確保其具備應有的專業技能、業務素養和崗位勝任能力。在相關部門的人才引進方面要把握質量,對于相關人員進行嚴格細致地考核,確保其具備足夠的專業技能,以確保有效地引入人才;要著重做好嚴格細致的培訓工作,確立長效培訓機制,使推廣隊伍的人才架構進一步優化完善,使技術人員可以通過系統完善地培訓,在具體的技術推廣過程中可以充分體現出應有的人才優勢,組織技術人員通過派出培訓、引入專家教學等相關方式,為農民提供必要的技術指導和服務;要更大程度上提升技術推廣的專業性和引導性,并且通過相關人員的選拔組成專家組和技術組,深入田間地頭,對農民群眾進行集中培訓和技術推廣,使農民有更高的認知興趣和更深入的技術應用掌握程度。
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要著重針對技術推廣體系和制度進行不斷地優化和完善,以促進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為相關工作提供必要的規范和標準,這樣才能體現出技術推廣的實效性和標準化程度。在相關體系的構建過程中,要確保各項內容的實效性和針對性,體現推廣體系的作用和應用價值。同時要注重做好體系引導下的機構和專業部門的構建工作,使相對應的組織體系和運行機制得到優化和完善;促進管理制度和崗位責任制度等方面的不斷優化,并且在實踐過程中進一步有效落實,確保相關人員和各個部門的崗位職責任務要求得到充分地明確,進而在實踐過程中體現出各項工作的實效性,使相關制度內容在實踐過程中得到切實地執行和有效落實;通過制定相關完善的政策和管理制度輸出更多的專業性技能較強的、優秀的推廣人才,進而從根本上提升土肥技術的推廣效率;政府在制定補貼政策等相關方面也要有效強化,鼓勵、支持優秀人才融入到土肥技術推廣過程中來,促進土肥技術形成更加良好的應用前景,為我國農業生產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在新時代背景下,要充分融合新媒體技術,利用信息化手段和互聯網模式,進一步優化完善推廣渠道,使推廣效率得到質的提升。同時也要充分結合農民群眾的內在需求,著重做好廣泛深入的調研工作,進一步利用大數據技術等,更加精準有效地進行技術推廣,把握農民對于土肥技術的客觀需求,同時也要把握農民心中所想和客觀需求,通過數據化平臺把握農民群眾的需求和具體的技術應用情況,進而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查漏補缺,實現精準的技術和指導,以呈現出事半功倍的推廣效果[5];應立足當前世界科技的日新月異,為各項工作的推進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和信息化保障;有效增強推廣人員的信息化應用和創新能力,進而為各項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在經費保障方面也要進一步優化和完善,從根本上有效規避資金不足對于推廣工作造成的限制;各級財政部門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優先支持土肥技術推廣工作開展,以充分確保土肥技術推廣中應用信息化技術和推進各項工作取得應用進展,且有足夠的物質支撐和資金保障。
在土肥技術推廣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應探究問題的根源,進一步充分明確土肥技術推廣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實踐過程中,要在問題導向意識的指引下,進一步提出和落實相對應的解決措施,通過廣大土肥技術推廣人員的共同努力和相關部門的密切配合,完善新技術應用推廣體系、不斷優化和培訓推廣人員,進一步推進土肥技術推廣工作取得更加良好的發展和農民經濟收入的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