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華 , 閆澤華
(河南質量工程職業學院,河南 平頂山 467000)
我國薯類種植面積較大,馬鈴薯的常年種植面積在15 801萬畝,鮮薯產量在1.85億萬噸以上,僅次于前蘇聯排世界第三,而用于生產淀粉的產量僅為15萬噸,僅占總產量的0.000 081‰。甘薯種植面積占世界甘薯種植面積的一半以上,木薯的產量每年也有500萬噸以上,用于加工淀粉的量也僅有80萬噸。以上數字表明,我國薯類淀粉加工資源極其豐富[1]。
紅薯、木薯、馬鈴薯、玉米等農作物都可以作為淀粉的原材料。淀粉生產要求秉持生產效率和出粉率高、自動化程度高和加工成本低的原則,要達到這一要求需調整傳統以人力為主、以機器為輔的加工方法,可配置和使用全自動化加工生產設備。通過市場調查發現,現在可以全面配齊淀粉加工成套設備的生產工廠不多,大多數都是以人為主和配有少量機械的加工工廠,大多數工廠采用落后的開放式工藝,手工操作或部分機械化操作,存在設備簡陋、不定型、不配套、收粉率低、衛生條件差、產量小、勞動量大、綜合利用差等問題。即使擁有成套設備的加工工廠,在設備的操作管理和后期的維護方面也有欠缺,如在設備維護方面不夠重視,進而影響了淀粉加工生產效率。分析淀粉加工成套設備使用和維護,對淀粉行業的發展有極大促進作用[2]。
淀粉加工成套設備主要包括清洗機、刨碎與磨漿用的分離機、渣漿分離組合篩以及攪拌機等,通過連接軟管將上述提到的清洗機、拌粉機、分離機等同單機、電動機連接,組成淀粉整套淀粉加工設備。通常是將玉米或馬鈴薯在池中浸泡之后,再放入到裝滿水的清洗機中,通過清洗去掉泥土與沙石,再運用刨碎機刨碎,用離心篩進行篩分。把離出的渣再經過二次和三次磨碎和分離之后,得到的粉渣排出機外,篩后的淀粉要流入沉降池中,通過攪拌之后使淀粉沉淀,排去清液之后再取出淀粉,最后烘干即得到外觀符合食用標準的淀粉[3]。
淀粉加工成套設備工藝更為先進,機械設備不容易生銹,穩定性高,發生問題的可能性比較低,除了粉碎機之外,設備運行穩定,無劇烈的震動,延長了設備使用壽命。淀粉加工生產線布線布置主要由粉碎機、提純機、濃縮機、拌粉機、上料機、擠壓機、提升機、多層烤箱、包裝機以及其他的連接設備,該成套設備能夠完成淀粉加工生產從清洗到烘干出產品的一系列生產活動,運行流程基本是全自動化,可減少人力、物力方面支出,提高經濟收入,從最開始的原材料放入到產品的生產出來只需要30分鐘就可以完成,比較快速,加工出來的淀粉比較干凈,設備操作起來更方便、更快捷,還能夠節約水的用量。淀粉加工設備的運行是在機械內部實現,與空氣接觸減少,在加工的過程中,淀粉的安全質量更有保障,加工出來的淀粉更安全、更健康。通過淀粉成套加工設備加工出來的淀粉能達到國家食品級標準。
以馬鈴薯加工成淀粉為例,加工過程如下:1)先把馬鈴薯去皮,接著把去完皮的馬鈴薯放在清水機中進行清洗,把馬鈴薯上面的泥土或者其他污漬洗干凈。2)把洗干凈后的馬鈴薯通過管道運到粉碎機中進行粉碎,粉碎成小塊。3)采用離心篩對小塊的馬鈴薯再一次研磨分離出粉渣和其他雜物。4)把粉渣和粉乳分開來,淀粉乳放在機器里進行攪拌,而粉渣就可以做成飼料。5)加清水,使其形成清液和濕淀粉,采用分離機分離出清液與淀粉。在生產的時候,如果機器出現了問題,就會對木薯的成粉情況造成嚴重的影響?,F在淀粉加工設備經常出現的問題有分漿機磨片,它會影響清水液和濕淀粉的分離效果。所以需要注意以下事項:1)在生產過程中要做好間隙的調整工作,擰緊螺旋,磨片間最好的間距約是0.5mm。2)其他生產問題表現為加工時加入的水比較多,在進行第三個流程的時候,需加入清水,讓淀粉乳能夠均勻,這個過程也是全自動的過程。3)需要把漿液的濃度調整在大約20%的比例,就是漿和水的比例為1:4,如果供水管出現了問題,將會影響清水的量的多少,直接影響漿液的濃度。4)為了提高淀粉的出粉率,保證質量的同時,不影響淀粉加工設備的使用壽命,要重視對設備的維修和保養工作,減少淀粉加工設備在各個環節出現問題[4]。
淀粉加工設備中有重要加工機器和其他一些連接上的設備,對很多維修淀粉加工設備的維修人員來說,他們主要是對淀粉加工機器的動力機械進行維修和保養,而那些連接設備等不重要的機器發生堵塞或者其他問題,維修工作人員幾乎沒有想到過。此外,由于一些未在預料范圍內的機器故障,造成整個淀粉加工設備出現問題。淀粉加工成套設備的維護和保養若沒有制度規定,就算是進行維修管理也不是系統化和規范化的管理。值班人員往往都是做好自己管理之內的機器的維護和保養工作,沒有給維修工作人員提供維修參考數據。比如在兩個工作人員工作交接班中,正趕上一班的機械檢修活動,前面機械維修工作人員做好了這些設備清潔工作,沒有給下一班工作人員留下工作臺賬。那么下一班工作人員在不知道的情況下,就會對機械進行再一次的清洗工作,這樣做會導致淀粉加工設備中積累過多的水,嚴重削弱加工生產的質量以及效率[5]。要做好淀粉加工設備成套設備的管理與維護,提高設備使用率,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1)提高設備管理人員的設備維護意識。培養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在新時期要更新思想觀念,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責任心,嚴格執行操作、維護流程,隨時監控設備的運轉情況,確保設備的正常運行。要注意設備的維護方法,最重要的是要提升每一個技術管理人員對設備主動的維護和保養的意識,技術維修人員有了保養機器的習慣,才能在使用的過程中運用正確方法,減少機械發生問題概率。所以,要重視培養工人對機械維修和保養的意識,使其養成良好工作習慣。在加工過程中要遵守規定進行操作,實時觀察設備運行,加強工作人員的技術能力。對工作人員基礎的學習加以重視,并給予合理的培訓和學習,比如在添加新的機械的時候,要教會員工怎樣操作,了解它的原理,并且知道怎樣去維護機械設備。
2)制定淀粉加工成套設備的維護保養體系。要把機器放在比較通風的地方,對于要及時清洗的部件做好保護措施,一些連接口要給予一定的潤滑油以防生銹,因為生銹可能會影響整個機器的運行效果,甚至會造成機器出現故障。要定期對機器進行清洗,這樣才能減少機器發生障礙的概率。對于磨漿機的精細化部件要及時清潔干凈,不要讓上面堆積過多灰塵和污漬,對于次要的地方也要清潔干凈,對機器要做到全方位、全面清潔,這樣機器就會處于很好的運行狀態。及時給機器清洗和護理,不要等無法運行了才去修理。
3)制定維護管理監督制度。在使用機器的時候要使用專業的人員操作,非專業人員沒有專業的技術,如果讓他們進行操控,由于他們的專業能力不太強,不能正確對機械進行判斷,最終可能會因為判斷有誤導致機械出現問題,這樣既浪費人力,也浪費物力。對于大型機器來說,每個人負責一臺,做好自己的工作,對于機器每一次運行數據都要有所記錄,如設備的運行故障和維護記錄,以保證其對設備的保養維護工作有效開展。同時,還應建立獎懲制度,科學合理的績效獎懲機制,可以使其更加重視設備的維護。對優秀的員工要給予褒獎,對于不積極的員工要給予懲罰,這樣有規矩才能成方圓,才會雙贏。對于淀粉加工成套設備運行和維護要做到方方面面,要把自己的技術和創新做好,也要加強自己的專業知識的學習。
4)加大員工的培訓工作力度。做好淀粉加工成套設備管理工作的關鍵就在于要大幅度提高淀粉加工成套設備操作人員的素質,可通過培訓提高淀粉加工成套設備操作人員的素質,以此來降低設備事故發生率。如可對新引進的機器設備,新的操作方法與技巧,對員工進行培訓,以確保操作的準確性,進而提高員工的操作技能,以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綜上所述,淀粉加工成套設備正常運轉,對淀粉質量及工廠的經濟效益有直接的影響。為此,要給機器做好清洗和護理,以提高機器的使用壽命,如果要提高淀粉的出產率,需匹配專業人員管理設備,以更好確保機器正常運轉,減少機器出現問題概率,同時可提高相應生產效率。此外,還應提高設備管理人員的設備維護意識,制定系列的淀粉加工成套設備的維護保養體系,為設備正常運轉保駕護航,進而提高淀粉加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