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芳,張玉萍
(1.長治市果蔬產業發展中心,山西長治 046000;2.長治市農業質量品牌發展中心,山西長治 046000)
為推進長治市水果品種結構調整,優化梨果品種種植組合,引進了梨果新品種玉露香梨,該品種的引進有效增加了我市梨果品種的多樣性。為保證玉露香梨產品質量優質上乘,種植產出綠色高效,需要對其生產栽培過程,嚴格實施綠色高效生產技術,促進梨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為確保種植出來的玉露香梨綠色安全,管理過程需高效可行性,要選擇周邊環境優質、空氣質量良好的地區,同時還要保證種植區域具有可持續性發展的潛力。可以將其種植在平地處,也可以種在丘陵背風處,要遠離低洼地、濕地處;土壤pH應控制在7.6~8.2之內,土壤層應大于150 cm,同時還要保證沃力充足的土壤、有機物質豐富的地塊。采用南北行向進行栽培,可以使得玉露香梨生長的更加茂盛。
由于玉露香梨屬于喬化品種,所以可以中密度種植,梨樹間距應控制在2~3 m,壟溝兩邊的距離應在4~5 m。進行規劃栽培時需要配備出2個授粉樹,授粉樹需與梨樹進行4~6次配置,備選授粉樹種有皇冠、紅香酥等。需要采用細長且茂盛、抵抗力強的野生杜梨為苗木進行嫁接。玉露香梨樹應在3月18日~4月16日進行栽培,定植后要及時覆膜、澆水,并套防風袋;秋季應在11月5日~16日進行栽植,以防根系發生冬凍。秋季玉露香梨梨樹定植后,要進行掩土以保其成活率。栽植前應修剪其根系,執行浸泡、蘸泥漿等流程。玉露香梨的深度應以實際栽植的深度為準,統一的是嫁接口需高出地面4 cm左右,然后將土壤回填夯實,并注入適量水[1]。
2.1.1 春季。最佳時間是在定植后萌芽前進行修剪,定干在高干80 cm處,根據樹形選出除頂端以外的3~4各部位用于出枝;萌芽后將距地面0.5 m的芽去除。次年春季在中心干延長進行短截便于刻芽;去除多余枝干避免競爭關系出現,以保中心干能茁壯成長。當主枝到達80 cm左右時對其進行拉枝處理,將主枝與中央干角度控制在70°~80°、近乎90°的角。
2.1.2 夏季。選取50~80 cm的枝條進行軟化與開角處理,這樣將有效促進新樹梢生長,便于果樹花芽分化。
2.1.3 秋季。初秋時節幼樹的樹梢基本定型時進行修剪,將斜長、直立、間隙小的枝干剪除,保證拉枝角度都達到標準。此時,應施加2 500 kg/667m2的農家肥,以確保生長過程的綠色高效。
2.1.4 冬季。主要以整形為主,剪掉枯死、發生蟲害的枝干,梨樹落葉需及時清掃,把枯枝、雜草進行深埋處理,以此可有效降低蟲害發生的幾率。
2.2.1 春季。樹根周邊挖建蓄水坑,適量澆水,并覆蓋黑膜,以保其活性。萌芽前后期需多增加氮肥,保證每株幼樹總計肥量達到250 g,一般在樹冠下挖0.2 m左右的溝,便于幼樹吸收營養,以此可高效管理幼樹成長的全過程。梨莖蜂對幼樹危害較大,盛花期后每株樹都采取防治措施,掛一張黃色粘蟲板,蟲害泛濫使其過后對應蟲害為出現折斷的枝干進行剪除,距離控制在2 cm。可選擇噴灑被水稀釋后濃度為2.5%的溴氰菊酯乳油或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 000倍的溶液。
2.2.2 夏季。施加的肥料應以氮肥為主、鉀肥為輔,每株幼樹施加250 g肥料,在樹冠17 cm左右處施加肥水,然后應在幼樹樹葉表面噴施殺蟲劑、殺菌劑,以此可以起到保護幼樹綠色生長的作用。
2.2.3 秋季。此階段,需對園區內的雜草進行清除處理,幼樹所涉及的區域內噴布殺蟲劑,此步驟只需要執行1次,這樣將有效降低大青葉蟬產卵可能帶來的危害。
2.2.4 冬季。冬季來臨之際需要對樹干進行涂白處理,覆蓋面積不應小于1 m2,著重涂抹枝杈部位。如上述步驟完全按照有關標準執行管理,可有效提升玉露香梨幼樹的成活率,使其枝干數量增加,保證果樹提前開花,增加結果年限,進而增加玉露香梨的產量,超出預期估算的目標產量[2]。
3.1.1 春季。需要對梨樹花朵數量進行修剪控制其花量,對花量過大的樹枝進行修剪,此舉可有效調控花芽的數量和比例。有關人員可以引進蜜蜂授粉或人工授粉。假使花量太大可適當調整花朵的間隙,根據果距預留花朵,對斜枝、直立枝和背枝上的花進行控制。為有效控制梨果樹脫萼,可在樹上噴布PBO倍液,根據梨樹形狀稀釋適量濃度。
3.1.2 夏季。著重對果樹進行調光照與修剪,對其進行摘心、折枝、疏密等處理,以此可確保果樹通風透光,有效提高了果品質量。應在骨干枝的中下部執行環刻處理,人工造生枝條,并將該枝組進行培養,以防果樹枝干出現缺枝、禿枝情況。為平緩樹木生長趨勢可以對其進行拉枝變向處理,以此可促進花芽形成。當夏季初期到來幼果凸顯出來時,需對其進行處理,將品質差的梨果進行去除,把果型端正、果面光潔的果實進行保留。觀察果實形狀,大果可留23 cm左右間距,中果保持17 cm左右間距,單果也要保留下來。5月下旬,需要對幼果進行套袋處理,保證袋口松弛有度,使袋子能置換空氣,套袋時禁止觸摸果實,袋口應與果臺部位貼近,果實應置于袋中間。6月中旬應全面完成套袋,且在5天內完成,若逾期需補噴。套袋前應進行防蟲處理,噴布一些混合藥劑,以此可防治多種蟲害[3]。
3.1.3 秋季。需對果樹周邊進行修剪,去除樹冠內的長枝、密枝、直立枝,以便于光照能照射到位,并對角度不到位的做拉枝處理,以此可有效增加樹體通風透光性能,使果實均勻著色。應在收獲果實前的1個月,人工摘除與果面貼近的葉片,適度即可。采收前1個月分周期噴布蔡乙酸,一周期為15天,以防人工采收之前落果。果實成熟時,應及時采收,分期采收最佳,優先將符合標準的外圍果進行采收,然后再收取剩余的標準果;采果人員需輕拿輕放、佩戴手套,在經過一系列流程之后及時入庫貯藏,杜絕長時間與空氣接觸。
3.1.4 冬季。要對果樹結構進行調整修剪,去除大枝、營養不足枝、發生蟲害枝,采用修剪手段可以對枝量進行調整,平衡果樹的生長優勢。修剪工作應在萌芽前進行,盡量避開寒冷天氣,修剪之后需要對剪鋸口進行涂抹愈合劑,以此可保護果樹。若果園果樹生長過于茂盛,可根據其生長間距實行間伐,從而疏通道路,可將行距控制在4~5 m之內,每棵梨樹的寬度為2~3 m。對樹木進行提干、落頭等處理,促使擁有高光效樹形,此階段應將樹干的高度控制在1~1.5 m之內,梨樹的高度控制在2~3 m之內。
3.2.1 春季。萌芽前后對土壤進行追肥處理,主要施加氮肥,按照每棵果樹的產量追施尿素和過磷酸鈣,將二者根據一定的比例混合然后進行施肥。有關人員需要在樹冠下挖據出17 cm左右的溝進行施肥,施肥后需進行1次澆水,控制水量澆透即可。春季末期,需要在葉面適量噴布1次硼砂和尿素的混合液。在果樹萌芽前噴噴施石硫合劑進行清園,以此可有效減少病蟲害發生的基數,保證生長管理全過程的綠色高效性,可促使玉露香梨果實成果安全健康。在梨花掉落之后、套袋前都需要進行1次施肥,可以選擇阿維菌素懸浮劑、甲維鹽乳油、螺蟲乙酯懸浮劑,保證防治病害蟲的同時也要確保玉露香梨的綠色可食用性。
3.2.2 夏季。5月下旬到6月上旬,此段時間需要進行追肥。以50 kg梨果為例,需要配置0.2 kg尿素和±0.7 kg過磷酸鈣以及0.5 kg硫酸鉀,將它們進行混合可以保證果樹高效生長,綠色茁壯生長。夏季中期,需要在果實膨大期、花芽再次分化期對土壤追加施肥,果農需要按照質量標準追施適量濃度的過磷酸鈣和硫酸鉀,以保玉露香梨樹種能綠色安全生長。此階段,需要在樹冠下設置深度為17 cm的溝壑,進行施肥與澆水。此時病蟲害泛濫嚴重,需要采取一定的防治手段,要采取科學方式施加適量肥力,便于果樹生長。6月需要對梨樹葉面噴布尿素;8月對梨樹葉面噴適量的磷酸二氫鉀。5月中后期給梨樹澆水之后,要在樹盤附近撒適量的辛硫磷毒土,以防桃小食心蟲侵害梨樹。6月中旬,果農需要對梨樹主干進行涂抹一些防腐藥劑,如必清、菌毒清。另外,還要對自然降水進行考慮,在雨期需要每10天噴布代森錳鋅液,連續噴布2~3次即可,其目的是為了防治黑星病、黑斑病等。桃小食心蟲、梨大食心蟲等是幼果期最長出現的病癥。此階段需要噴適量的阿維菌素液、吡蟲啉液,同時還要采用生物防治手段,讓其抑制蚧殼蟲繁衍兼治蝽蟓。梨樹園區可以采取懸掛殺蟲燈、糖醋罐等手段誘殺害蟲。
3.2.3 秋季。秋收之后需要施加基肥。主要以農家肥為主,適量施加復合肥。挖設寬為45 cm左右、深為50 cm左右的溝壑進行施肥。收獲果實之后,要對梨樹連噴2次尿素與硼砂,以此可使得梨樹整體營養水平提升,便于次年果實的高效增產。
3.2.4 冬季。需對樹干進行涂白處理,然后清掃果園內的枯枝落葉、白色垃圾、雜草、樹皮等,以此可杜絕病蟲越冬生存。
為保證玉露香梨能綠色高效的生產,需要在玉露香梨生長過程中進行管理,使用較為標準化的生產技術,以保證其果實安全健康,切實提升質量與產量。在玉露香梨幼苗期的選種至成熟期全過程進行修剪、管理、施肥、防治病蟲害,可以確保其能高效種植、綠色生長。找到最適宜的栽培技術,可以保證玉露香梨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優勢,使得果農增加經濟收益,促進果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與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