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霞
(長治市中藥材產業發展中心,山西長治 046000)
山西是我國中藥材產業的發祥地,而長治是中藥材的重要產區。目前,在實踐生產中,中藥材產業鏈相對完整,從生產、加工、儲運到銷售整個過程,奠定了中藥材產業的物質基礎,中醫藥強省戰略為中醫藥發展提供了契機。下面就結合長治實際,從中藥材產業現狀分析其發展態勢,以及具體存在的問題,并探討中藥材企業發展壯大的相關策略。
長治市是山西省中藥材產業布局的核心區,境內中藥材品種和蘊藏量極其豐富,有文字記載的植物藥材就達300余種,被譽為“神農故里,藥材之鄉”。近年來,在當地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中藥材產業快速發展,成為實現鄉村振興、農民增收和現代農業發展的一項新型支柱產業。下面從生產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這兩大方面進行闡述。
按照山西省中醫藥強省戰略部署,長治市一直是全省的重點發展區域,2017年被認定為“上黨中藥材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在各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中藥材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2020年全市中藥材總面積達到9.20萬hm2,產量達到8.2萬t,分別占全省1/4和1/5,位列全省第一。主要種植品種有黨參、連翹、苦參、山桃仁、黃芩、菊花等。其中,道地藥材黨參約0.27萬hm2,資源量占到全省的90%左右,傳統道地,品質優良,在全國乃至亞洲各國享有很高的聲譽。經相關部門測定,上黨黨參中有效成分黨參炔苷質量分數為10.62%、蒼術內酯Ⅲ含量0.01%以上,均高于甘肅黨參和四川黨參;連翹面積6.93萬hm2,資源量占到全省的60%,基本為山坡野生撫育,品質純正,有效成分含量較高。
全市現有中藥材生產加工企業46家,專業合作社349家,其中振東制藥、太行藥業、山西康寶生物、壺關邦仕得、正來制藥等制藥企業15家,中藥材種植加工企業31家,帶動中藥材種植戶達4.79萬戶,戶均中藥材種植收入近萬元,中藥材產業效益逐年提升。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作為主要的抗流感類中藥材原料剛性需求旺盛,相關藥材價格上漲趨勢明顯。其中,連翹價格由40元/kg增長至70元/kg,增幅達75%;黨參價格由30元/kg增長至50元/kg,增幅67%;黃芩、柴胡、金銀花、板藍根價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漲,種植戶收入明顯。2020年,全市中藥材產量8.2萬t,產值約20億,占到農業總產值的16%以上,全市農民人均中藥材種植收入達到830元。
加強線上線下營銷網絡構建,有形市場與無形市場相結合,不斷拓寬中藥材市場銷售渠道。為推進中藥材產業實現質的改變,中藥材龍頭企業紛紛建設倉儲物流基地,有效促進中藥材市場供給,增加經濟收益,穩定中藥材的市場占比和市場價格。初步統計,全市現有中藥材倉儲庫200余座,倉儲面積20萬m2,倉儲能力達6萬t;其中,振東集團在平順縣建有4萬t中藥材倉儲中心。持續推進有形市場建設,不斷壯大線下銷售,潞州區上黨中藥材物流交易中心建設面積1.5萬m2,配套中藥材展示廳、商鋪、藥膳餐飲服務等商貿主體;積極培育無形市場,布局線上銷售網絡,在淘寶、京東開設中藥材和藥茶旗艦店,僅平順縣發展電商企業15家、網商和微商400余家,2019年線上中藥材銷售額達2億。
想要培育的品種呈現出高質量,首先要保證種植的種子優良特性。但是在實際種植中,中藥材種子質量標準還沒有統一制定,處于不成熟的階段,對很多種植戶來說,中藥材種子的培育技術和專業認識是有很大不同的,有的種植戶是讓種子自由生長,呈現自然狀態,就會出現種植品種混亂、品質一般的情況。也有的種植戶有多年種植經驗,但是在品種選擇上還缺乏足夠的認識,種子退化嚴重,自繁自用,藥材產量因此就會比較低,藥材成本含量也參差不齊,直接影響了藥材的質量,這樣的半成品無法用于臨床醫療,缺少實際療效。總的來看,對中藥材產業的重視不足,科研研究時間并不長。所以,從事中藥材研究人才力量相對薄弱,相關部門也缺少對中藥材品種良性培育種植的意識,選種滯后發展,能夠呈現高質量的藥材較少。
由于種植戶缺少專業的培育知識,中藥材產業在種植技術上還不成熟,缺少專業種植的技術人員的針對性指導。所以,種植管理存在疏漏,粗略型經營者居多。在這樣的種植基礎上,藥材產量和質量就無法保障,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解決生產科技含量低的問題。很多種植戶還受傳統種植觀念的影響,重視數量不重視質量,重視價格不重視技術,造成品種產量低、品質一般的問題,一定程度上制約中藥材產業的長足發展。
中藥材產業發展起步晚,時間短,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健康的關注,由此,國內外對健康中醫藥產品才開始重視,并受到市場的歡迎。長治市作為中藥材重要產區,有著得天獨厚的中藥材資源,在當前政策指引下本該得到更快的發展,但是總體發展趨勢相對緩慢,除了客觀因素的限制,最重要的是缺少對中藥材產品的宣傳,缺少對藥材品牌建立的意識,缺少具有知名度的產品,產業影響力不夠,也就很難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在目前時代發展中,很多資源和發展方式可以解決宣傳不足的問題,比如:招商引資、網絡宣傳等,但由于長治市在產品宣傳上力度不大,產品精深加工不足,宣傳不到位,制約了中藥材產業的快速發展。
在國家“供給側改革”政策下,進行優質品種培育是保障藥材質量、產量的關鍵。國家也充分認識到藥材品質問題,在良種培育環節投入了大量的財政資金,因此,要有序進行優質品種培育工作,首先,要進行優質資源的搜集,經過重重篩選,選擇并確定優質種子,以此建立穩定的品種培育基地,對優質種源進行脫毒繁殖,從種植初始階段保障藥材的質量[2]。并且要加大對種子的研究,充分挖掘優質資源,將其培育成符合生產要求的藥材品種。其次,要合理科學種植,在進行藥材培育中,要遵循生態法則,減少對自然資源的影響,有序規范化種植。要結合種植區域的環境、自然氣候、培育經驗等方面,綜合統籌,合理利用藥材種植產地的優勢條件,制定科學培育方案,實現不同中藥材的間作、輪作、套種有序進行。此外,在種植期間,應合理施肥,加強病蟲害綜合防治。最后,在滿足優質種植條件基礎上,還需要進一步提高中藥材產品的價值,運用藥材加工技術進行深加工,在保障中藥材產品藥性成分和療效的基礎上,提高產品附加值。比如,口服液、顆粒等產品,具有容易貯存、口感微甜、便攜等特點,不僅符合中藥產品醫療作用,還能滿足消費者對醫學保健產品的需求。
需要積極培養中藥材龍頭企業,促進藥材產品轉化升級。改變落后的發展模式,加強強企帶動作用,主要有兩方面舉措:其一,利用金融、土地等方面政策,引入中藥材技術成熟企業,并利用中藥材集中基地和種植戶對品種的培育,形成完備的產業模式,結合本地區的資源條件,擴大生產規模,進行產品精深加工,提高產品的品質和質量。其二,確立好市級農業融資擔保企業,對中藥材產業發展提供融資擔保,進一步針對藥材產品發展模式、企業生產規模進行合理安排部署,帶動產業規?;l展。在發展過程中,需要先確立藥材產業發展目標,并將發展目標精細化,劃分為小目標和大目標,小目標就是在短期內完善好基礎設施建設,培育優良品種,完善基地生產環境和技術,保障產品正常流程,規范加工;大目標就是長遠規劃,加強龍頭企業引入,圍繞著強企發展,帶動周邊市縣藥材產業同步同行,打造國家知名品牌,豐富中藥材品種,繁榮藥材市場,促進產業增收增產。
創建藥材產業知名品牌,擴大產品市場影響力,就需要加大宣傳力度,利用互聯網各個平臺,讓優質的藥材產品被更多人所熟知。依托當地資源優勢,充分利用政策、資金方面的支持,加快建立長治市中藥材規范化交易市場,并通過新媒體平臺,如:微博、微信公眾號等進行產品宣傳,也可以通過淘寶直播、抖音直播等方式,擴大市場影響力,打造中藥材品牌和知名度。同時,針對當地主要藥材生產區域建立規范化的藥材倉儲基地,保障藥材生產、加工、貯存、晾曬等需求。此外,近年來旅游業加速發展,很多鄉村地區自然景觀、地方特色、民宿等都吸引著公眾,而長治也可以借鑒營銷策略,運用線上媒體進行地方特色宣傳,突出當地藥材產業優勢,通過必要的藥材節日活動,擴大當地藥材影響力。
產業要想長足發展,質量是生命,技術是保障。因此,必須做好技術人才的培育,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其一,聘請中藥材種植專家、技術能手對藥材種植戶進行培訓,提高農戶種植中藥材的技術水平。其二,對村干部、生產主體、鄉鎮相關技術人員等在育苗、種植、管理、采收技術方面進行系統培訓,把他們培養成中藥材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其三,立足中藥資源優勢品種和關鍵技術,鼓勵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組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構建充滿活力的中藥創新研發體系,不斷提高科技創新能力,促進中藥材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綜合上述對中藥材產業發展的闡述,針對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深入探討,對中藥材產業發展規模的擴大,市場需求增加,藥材產業需要精心培育品種,運用技術、資金等優勢條件,加快產業升級,擴大影響力,實現新的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