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傳全
(定遠縣農業農村局農業科技教育中心,安徽定遠 233200)
農民是農業生產的主體,農民的科技素質高低將直接決定著農民的增收、農村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農業生產力的提高。開展農業科技培訓,切實提高農民素質,是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最有效的動力。農民科技素養提高將促進現代農業的發展和鄉村振興,在當前國家把脫貧攻堅戰略轉移到鄉村振興戰略之際,切實做好農業科技培訓工作意義重大。
只有當農民通過培訓對農業科技成果接受,并將農業科技成果運用到農業生產當中去,農業生產力才會大幅提高,農民的收入才能大幅增加,農村經濟將大力增長。同時,通過農業科技培訓提高了農民對農業科技術的認知,促進了農業科技的推廣和運用。開展農業科技培訓,讓農民從先進實用的農業科技成果中獲得了更多的收益和實惠,有效的推廣了農業新技術,提高了農民的農業科技文化素質。在對農民進行農業科技培訓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農民創新思辨能力,重點培養一批致富帶頭人來帶動當地農業發展和農民共同致富,通過培訓也帶動了當地的農業農村建設和鄉村振興,為此,做好農業科技培訓工作意義十分重要。
農業科技培訓看似屬于農業部門的職能和職責,但實際上還涉及到勞動、教育和科技等多部門,只有多部門協調合作才能做好農業科技培訓工作。針對新時期對農民科技培訓的要求,原有的培訓組織架構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農業科技培訓要求,一些部門的領導人員對此項工作的不重視,導致這些部門員工對農業科技培訓工作懈怠,影響了對農民綜合素質培訓工作的開展。由于農業科技培訓項目涉及的范圍很廣,各個部門的農業培訓機構相互不交流,基本上都在運行自己的事務,履行自己的職責,缺乏統一的組織協調,完全沒有合力做好農業科技培訓的團隊協作意識,造成培訓資源浪費,培訓質量差。
一些培訓機構對農業科技培訓經驗不足和對農民的實際科技需求情況了解不全面,導致培訓內容安排不合理,降低了其培訓質量效果。在實際培訓中因培訓機構缺乏綜合因素考慮,如教師教學水平、學員接受新知識能力等因素,導致相應的培訓內容缺乏通俗性和實用性,農民接受興趣不高,這樣就難以較快地提高農民科技素質培養。
農業科技培訓經費短缺不足是制約農業科技培訓工作開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基層培訓機構辦公經費嚴重不足,用于農業科技培訓的宣傳工作、培訓、人員補貼等活動資金嚴重短缺,嚴重限制了農業科技培訓工作的正常進展。資金的姍姍來遲,培訓在開展過程中經常會面臨資金不足的問題而無法開展下去,一些地區的農業科技培訓資金不能確保專款專用,造成農業科技培訓任務停滯不前,更加嚴重的后果是可能造成該地區現代化農業發展的滯后。農業科技培訓所需要付出時間成本過高,也嚴重影響了培訓質量和進度。
公共農業科技培訓網絡設備不完備,不少地方的農業科技培訓單位缺少專業人才和科研基地,農業科技培訓創新能力不強,一些地方的農業科技培訓機構人員逐減和撥放的資金短缺,導致該地區沒法建設好農業科技培訓網絡設施,農業技術推廣和科技創新能力將明顯下降。無法開展農業科技培訓的任務。
培訓人員思想老舊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學習進修激情不高。主要原因是絕大部分為中老年人群體,高尖端人才較少愿意來到農村地區開展培訓工作。一般高技術高學歷人才都聚集在一線城市,應屆生和海歸更傾向于一、二線城市。此外,從事農業科技培訓人員的薪酬和待遇很低也是造成培訓人員對工作的積極性不高,科技人員的工作內容過于繁瑣且忙碌,每日無暇顧忌培訓工作。再加上時代技術更新過快,許多農業科技培訓人員應對新事物的適應能力不強,無法理解需要培訓內容,從而影響到培訓的質量和進程。
要將農業科技培訓工作提到各級政府和部門主要工作的日程上,明確責任和職責職能,建立好領導小組,統一安排好培訓資源,制定好培訓目標,完善管理機制,形成了目標責任明確,部門融合、分項工作、協作多管齊下,同時充分調動不同部門的培訓機構資源共享。另外,還應加強財政補貼的力度,根據實際培訓情況,應適當提高農業科技培訓的補貼標準,建立良好的培訓體制,創新農業科技培訓方式方法讓農民都能夠熟練地掌握先進實用的農業科技新技術,創新農業科技推廣機制,加強示范和推廣力度,以此推動農業科技培訓工作努力提高農民科技素質,為發展現代農業和鄉村振興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
目前,有些農業科技培訓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通常參加的農民較少,導致農民的科技素質并沒有得到有效提高。在開展農業科技培訓的過程中,培訓部門可以借鑒其他地區的優秀培訓經驗,合理改進和優化培訓方法,充分調動農民對農業科技培訓的積極性,例如:可以開設線上培訓APP,在軟件中開設根據農民實際情況的進程學習課程,每次完成一次課程任務和通過測試,可以獲得相應難度的積分,獲得積分可以兌換相對應的禮品,不僅可以保證農民培訓效果,還能帶動其對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促進了農民科技素質得到良好提升,最終推動農業的發展。
農業科技培訓質量的好壞與培訓資金支持保障到位密切相關。因此,為了做好農業科技培訓工作就必須有政策支持力度和資金補貼保障。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新發展階段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做出總體目標。政府部門應根據國家政策調整并出臺更多地方政策和資金補助,給予農業科技教育培訓更多支持,確保相應的培訓活動開展。完善管理機制,強化控制意識等,加強對農業科技培訓過程的管理控制,降低培訓出現的問題發生率。
通過擴展多重農業科技培訓渠道,創新農業科技示范能力。通過培訓示范帶動等多種渠道來培養農民根據各自的農業科技需求來實施定向目標的培訓培養,重點是要以當地的種養殖業大戶為核心來培訓,讓其帶動示范項目和周邊農民的共同發展,對促進農業科技培訓起著積極作用。
引進高技術高學歷農村建設人才,可以滿足勞動力轉型、知識更新的需要,從而跟上現代農業發展的步伐,提高新農民的文化素質和技能。引進高技術高學歷人才,是為了培養適合現代農業發展的高素質人才。通過引進高學歷人才,可以提高整個培訓人員的素質,拓寬思路和視野。同時,還應采取措施,鼓勵現有的農業科技人才從事農業科技創新。原農業科技人員也要加強知識儲備,集中精力從事農業科技的研究、推廣和示范指導工作。另外,要制定有關政策提高從事農業科技培訓人員的待遇,鼓勵和引導高技術高學歷人才深入農村開展科技創新推廣培訓服務并取得合理報酬。建議政府與當地學校進行合作在鄉村建立農業科技實習實驗基地。既滿足了就業需求,也引進了人才,一舉兩得。
現代農業的發展離不開農業科技培訓,通過農業科技培訓不僅能有效促進農民科技素質水平的提高,而且能為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經濟建設以及鄉村振興提供了人才支撐,打下來良好基礎。從當前農業科技培訓來看,政府和部門都充分意識到農業科技培訓對提高農民素質的重要性,要不斷增加農業科技培訓資金,擴展多種農業科技培訓渠道,加強各部門的合作,努力促進農業科技水平的在上一個新臺階,保障現代農業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