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樂秋
(臨沭縣臨沭街道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山東臨沂 276700)
臨沂位于山東省東南部,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非常適合農業發展。近幾年,玉米免耕機械直播高產高效栽培技術逐漸在臨沂市推廣普及,但要最大限度發揮栽培技術優勢,就需真正掌握栽培技術要點,重點關注玉米良種選擇、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環節,真正達到玉米產量、質量雙高。
每年5月底~6月上旬,臨沂小麥陸續成熟收獲后,可以選擇具備秸稈切碎和拋灑功能的小麥聯合收割機,將秸稈處理標準控制在留茬高度在20 cm及以下,切碎后秸稈平均長度控制在5~8 cm,同時確保切碎后的秸稈均勻覆蓋在田間。這種方式,能夠有效改善玉米播種環境,提升土壤肥力,尤其降水較少且土壤較硬的地區,免耕直播機可以一次性完成破土、開溝、播種等流程,很大程度上節約了人力和時間成本。
玉米品種選擇是確保玉米高產高效的重要環節,盡量選擇適合機械化種植、抗倒伏、耐密植、抗性強、高產潛力大的品種,能夠充分保障玉米種植發芽率,降低病蟲害發生幾率。同時,還需要充分考慮當地種植情況、環境氣候、種植條件等,鼓勵農戶選擇適宜免耕機械直播的玉米品種,如浚單20、鄭單958、中單321、登海605、魯單818、聊玉22號等,都經過試點和實踐,擁有較高種植效益[1]。
玉米種植前需要做好種子處理工作,一方面可以采用風吹法或者浮選法,將缺損、病粒、發霉的劣質種子篩選出來,保留脂肪飽滿、純度高、活力強、發芽率高的種子,然后選擇情況天氣將玉米種子均勻攤在干凈、平坦的空地上進行曬種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在播種前選擇浸種、拌種的方式處理玉米種子,如采用磷酸二氫鉀稀釋液對種子進行攪拌,拌種完成后進行均勻晾曬;或者采用浸種方式處理玉米種子,是指將種子放在溫度為55~57℃的水中浸泡4~5 h,能殺死附在種子表面的炭疽病、黑粉病孢子,能夠提高種子的抗病性和抵御蟲害的能力,最大限度保障種子的出苗率。
農戶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高質量的玉米種植機械,一次性完成破土、開溝、施肥、播種、覆土鎮壓等多道工序。如規模較大、資金較為充足的合作社,在土壤硬干的區域可以選擇指夾式或氣吸式的玉米精量播種機,在土壤深厚的區域可以選擇“三位”施肥玉米精播機。
在確保墑情滿足種植需求的情況下,可在小麥收獲后即刻播種,選擇功能轉勺式玉米精播機械,采用免耕貼茬單粒精量播種的方式,確保行距60 cm,播深5 cm左右,播種密度可在預期收獲密度的基礎上增加10%~15%,其中,大穗型品種通常播種密度保持在900粒/667m2左右;耐密型品種通常保持4 500粒/667m2左右,播種量保持在1.2~2.5 kg/667m2。此外,在連年發生粗縮病的地區,夏玉米最佳播種期一般為6月10—15日,重病區一般在6月15日后[2]。
玉米不同于其他糧食作物,體積較大,如果不能做到翻犁深耕,將難以滿足后期玉米生長養分需求,也會增加玉米倒伏發生幾率,對玉米產量和質量造成影響。因此,必須加強田間管理,做到精細化管理,為玉米生長提供最適宜的條件。
除草、排水工作。及時清除田間雜草,避免養分的流失,當雨季來臨時,尤其遭遇連續暴雨時,需要做好田間排水排澇工作,及時對耕地進行整改,避免出現水分堆積產生的爛苗問題,繼而導致玉米減產。
查苗、間苗、補苗。當玉米處于3葉期,即第三片葉透出2~3 cm的心葉時,遵循去弱留強原則,拔除多余幼苗,調整種植密度,為玉米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和水分。還要定期進行查苗補苗工作,一旦發現缺苗現象,及時補充,確保玉米產量。
科學施肥。不同品種玉米不同生長周期所需營養物質不同,需要根據玉米產量指標和土壤條件確定施肥量。在玉米拔節前,需要在玉米幼苗一側,距苗15~20 cm處溝施氮肥,溝深保持在15 cm左右以促進玉米生長;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即玉米第10~12片葉子展開時期,為確保雌穗粒數增加,需要及時補充玉米生長所需的各種微量元素,可使用氮磷鉀復合肥,并用土覆蓋;在籽粒灌漿期可以追施氮肥,用以提高葉片光合作用,增加玉米粒重。此外,還需做好底肥的施加工作,施加農家肥,或者根據土壤情況混合一定量的復合肥和尿素,保證土壤肥力,為玉米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
合理灌水。近幾年,臨沂地區氣候愈發多變,需要進一步加強夏玉米栽培時水分管理。例如,當夏季雨水較多時,一旦出現連續降雨情況,就需要及時做好田間排澇工作,避免長時間積水導致的玉米根系腐爛、死亡現象。如果處于雨水較少,且植物蒸騰作用旺盛的時期,為避免出現大面積矮株情況,需及時進行灌溉,保障玉米夏季生長所需水分。此外,不僅需要在玉米播種后澆灌蒙頭水,還需要在玉米各個生長時期,如拔節期、大喇叭期、灌漿期等也需要根據氣候情況和土壤情況確定是否灌水、具體灌水方式以及灌幾次水,例如,在玉米的生育期,土壤的水分應該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60%~70%,有助于玉米的開花受精。
玉米栽培期間,如何有效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促進玉米高產高質是種植人員重點關注的內容,這是因為臨沂玉米不僅是一種糧食作物,還是一種經濟作物,是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一旦發現玉米病蟲害,需要立刻采用物理、化學、生物等措施進行防治,避免病蟲害侵害造成的玉米大幅度減產現象。
物理防治方法是指通過物理因素吸引和干擾,對病蟲害繁衍生長造成影響,也是對生態環境和經濟危害最小的一種方式。例如,通過秸稈粉碎還田、播前滅茬、深耕土壤等方式,破壞病蟲生長環境;或者通過合理規劃種植密度、種植空間,提高玉米通透性,有效避免病蟲害擴散途徑,降低其侵害范圍;或者利用蟲害生長特性,如趨光性,在害蟲成蟲羽化期利用殺蟲燈對其進行誘殺,降低蟲害發生幾率,為臨沂夏玉米生長創建良好生長環境。
化學防治方法。玉米生長期間極易受病蟲害侵害,臨沂本地常見玉米病害有粗縮病、銹病、絲黑穗病、葉斑病、青枯病等。其中,玉米粗縮病是指通過灰飛虱對病毒進行傳播,引起玉米病變,導致玉米植株較矮,玉米葉子顏色呈現出濃綠色,嚴重時甚至導致整片種植區域玉米絕產。因此,在玉米種植前需要選擇耐病性、耐受性較高的玉米品種,如魯單053,降低病害發生幾率。對于已經出現粗縮病的玉米,具體可以采用殺蟲和防病相結合的防治措施,可以選擇在每200 mL濃度30%的克無蹤內兌入50 kg的水,通過葉面噴灑方式殺死灰飛虱,避免病情傳播[3]。或者,在面對青枯病時,除了采用物理方式增加玉米根系的通透性外,可以在種子期間采用3%的敵委丹和2.5%的咯菌凈進行拌種,在玉米生長期間發現病體時,可以選用65%的代森錳鋅對病株進行噴淋,一周一次,一般連噴3次就會好轉。采用化學藥品進行防治是治療病蟲害最為常見,且成本較低的一種方式,目前最長常見的方式分別有化學藥品拌種、后期噴灑以及根系埋藥等,能夠有效降低病蟲害繁衍幾率。但同時,化學藥品的使用也給人體和周邊生態環境造成危害,需要可能使用毒性較小、容易消解的生物藥品進行防治,盡量避免過度用藥或者用藥不當等問題,確保防治方法綠色、環保[4]。
生物防治方法。常見蟲害有蚜蟲、玉米螟、紅蜘蛛等,繁殖能力強、移動速度快,應該早發現早治理,及時降低損失。其中,出現玉米螟時,可以采用釋放赤眼蜂的方式,抑制玉米螟幼蟲生長,具體操作方法為在害蟲產卵初期至卵盛期,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選擇適宜蜂種、數量和釋放點,3~5個/667m2,分兩次統一釋放,防治效果較佳。
當玉米果穗苞葉變白、松散,干枯、乳線消失,籽粒有光澤就意味著玉米已經進入成熟期。此時選擇合適時期收獲玉米,能夠兼顧產量與質量,有效提升玉米栽培收益。通常玉米品種要到9月中下旬才能成熟,此時使用聯合收割機收獲玉米,不會對后續種植小麥造成影響。剛收貨的玉米水分較高,在脫粒前需要進行晾曬風干,將含水量降至10%左右,便可進行脫粒,隨后清除雜質,入倉貯存。
綜上所述,免耕機械直播是臨沂玉米種植中較為普遍的技術手段。農戶在運用這一技術時,必須要掌握其中栽培要點,充分發揮免耕機械直播栽培技術優勢,提高玉米種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