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翔
(費縣農業農村局,山東費縣 273400)
花生在生長過程中會受到溫度、土壤條件、濕度、品種等各種因素的影響,所以很容易出現病蟲害,而一旦出現病蟲害就會影響到花生的正常生長甚至導致花生死亡。為此,應該深入研究花生栽培管理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措施,提高花生的種植質量。
花生的品種很多,而不同品種的花生有不同的抗病害能力以及產量與質量,科學選擇花生的品種可以提高花生種植的產量和質量,所以在種植花生之前需要科學選擇品種。種植者在選擇花生品種時,需要根據當地的土壤條件、氣候條件等實際條件以及種植需求選擇品種。例如,山東省屬于溫帶季風氣候,降水較為集中,春秋較為短暫,冬夏較長,雨熱同季。同時,山東省的光照資源較為充足,熱量條件可以滿足農作物一年兩作的需求,年平均降水量在550~950 mm之間,但是降水的季節分布十分不均衡,大多數降水都集中在夏季,很容易出現澇災,而冬、春以及秋季很容易出現旱災的情況[1]。所以,山東省經常種植的花生品種有日花1號、青花7號、花育31號以及山花11號等,這些品種的花生的抗病害能力比較強、產量較高、出油率也比較高,可以增加種植者的經濟效益。其中,山花11號這一品種的花生是山東農業大學培育的品種,產量較高,抗病害能力也比較強,適合山東省大部分地區種植。
因為花生需要在地下結果,所以對土層的厚度有較高的要求,只有土層的厚度達到相應的要求才能夠為花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首先,土地需要保持上松下實的狀態,同時需要在冬季或者是早春時節進行深耕,并做好平整工作,這樣才能夠為排水和灌溉提供便利。其次,在施肥時可以通過先澆底水造墑的方式施肥,為播種做好準備。再次,花生喜歡生茬,若是一直重茬的話就可能會造成病蟲害,繼而影響到花生的產量和質量。此外,花生比較耐瘠薄,所以在施肥的過程中,種植者需要將基肥當作主要的肥料,并根據種植量添加有機復合肥、無機復合肥以及控釋肥。但是,有專門的花生肥料,用這種肥料的種植效果相對較好。如果在施肥的同時播種的話,需要使肥料遠離花生,避免出現肥料燒苗的情況。
一般情況下,最好在五月的中上旬進行播種,但具體的播種時間還需要根據天氣情況選擇。如果土地表面5 cm深度的溫度沒有出現太大的變化,且基本保持在15℃左右時就可以進行花生的播種工作了[2]。在播種之前,需要對花生的種子進行相應的處理,其中包衣處理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在處理完花生種子之后就可以將種子撒在洞穴當中,之后栽蓋上一層厚厚的土。其次,在正常情況下,種植者可以利用機器進行花生播種,從而提高播種效率,并一次性完成覆膜、培土起壟以及噴藥等工作。此外,種植者需要根據實際需求設置滴灌管道,確保在干旱的情況下可以及時進行灌溉工作。
田間管理工作至關重要,主要包括放苗、補種、清枝、幼苗管理、防旱、防澇等各項工作。
1.4.1 科學開展放苗、補種以及清枝等工作。如果地膜將花生覆蓋的話,在出苗時種植者需要做好一系列的檢查工作。在出苗過程中,幼苗會出現破土并露出一點綠色,這時種植者就需要上邊的土都清到壟溝當中,為葉子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如果幼苗過小不能破土的話,種植者就需要人工挖苗。等到齊苗的時候,種植者需要進行檢查工作,如果出現缺苗等情況的話需要進行催芽補苗。在團棵期時,種植者需要挖出地膜下的橫臥枝,并在開花前進行三次扣苗工作。
1.4.2 做好幼苗管理工作。在幼苗時期,花生會逐漸長成花蕾,這時種植者一定要做好管理工作,確保花生能夠正常生長,且需要做好地面部分的控制工作,讓幼苗變得更加的粗壯,提高花生的生長質量。
1.4.3 做好排灌、防旱以及防澇工作。花生在不同的生長時期對水的需求量不同,例如在苗期不需要過多的水,甚至需要保持一定程度的干旱,這可以促進根系的發育并增強植株的抗旱耐澇的能力;在發育中期時,花生對水的需求量相對較大,這時需要做好灌溉工作,如果植株葉片在中午時段出現枯萎等情況需要及時澆水;在發育后期對水的需求量不是特別大,如果干旱的話需要利用小水潤灌的方式進行補水[3]。此外,種植者需要保證花生田的排水暢通,即做好排灌工作,避免在夏季時出現澇災。
1.4.4 做好追肥、培土等工作。一般情況下,種植者可以同時開展追肥與澆水工作。在追肥時,種植者可以選擇磷酸二氫鉀等肥料,并做好除草工作。在進行封壟工作之前,需要在兩行花生植株之間進行穿溝培土,使果枝深入到土壤當中。如果花的主莖以及次莖都長到30 cm左右時,種植者就可以將適量的5%烯效唑可濕性粉劑與水混合,之后進行葉面噴肥工作[4]。如果主莖的高度超過了40 cm的話,就可以再次進行噴肥,促進苗的生長。當果實成熟后,種植者可以將適量的磷酸二氫鉀、百菌清可濕性粉劑、尿素以及水混合在一次進行葉面噴肥,促進葉片的生長。
葉斑病、青枯病、根腐病以及莖腐病是花生常出現的病害,需采取針對性的防治措施。
2.1.1 葉斑病的防治。在剛出現葉斑病時,花生的葉子上會出現不規則圓狀的斑點,這些斑點多為黑色或褐色,隨著病害的加重,這些斑點會逐漸演變成灰色霉狀物,且顏色會變得越來越黑,會嚴重影響到花生的正常生長。
如果想要防治葉斑病的話,就需要科學選擇花生的品種,最好選擇抗病害能力強的品種,并采取科學輪作的方式進行種植。山東的夏季高溫潮濕多雨,所以種植者需要多施磷鉀肥,為花生提供充足的營養。在花生成熟后,種植者需要收集落葉以及病殘體,并做好花生秧垛的處理工作,避免病害再次侵染花生[5]。如果在花生生長過程中發現葉斑病的話,需要及時清楚染病的花生。
2.1.2 青枯病的防治。青枯病又被稱之為青癥,屬于細菌類病害,傳染能力較強,經常出現在花生生長的初期。如果出現青枯病的話,花生的主莖端葉子就會出現缺水干枯的情況,這時需要立即進行處理,否則會導致植株枯萎。如果切開病株的話,里面會出現白色膿液[6]。同時,在發病時植株上會出現綠色斑點,之后會逐漸轉變為褐色。
若想預防青枯病的話,種植者需要在花生開花之前利用農藥進行噴灑,從而降低出現青枯病的幾率。其次,在種植時,種植者也需要做好施肥工作,科學應用葉面肥以及微量元素,增強花生的抗病害能力。
2.1.3 根腐病與莖腐病的防治。根腐病和莖腐病具有相似之處,一旦出現這兩種病害,花生的莖葉上都會出現黑褐色的病斑,且這些病斑會不斷擴散,到最后時,這些黑褐色病斑會變成黃褐色水漬狀病斑,此時花生會逐漸枯萎甚至死亡。
種植者需要通過科學輪作的方法防治根腐病與莖腐病,在播種之前需要對種子進行消毒和曬干處理。如果花生出現莖腐病的話,需要及時噴灑毒性較低且沒有大量殘留的農藥。其次,種植者可以通過農業防治這種方法防治根腐病與莖腐病,例如實現花生與水稻、小麥以及玉米等農作物的輪作,避免出現重茬的現象[7]。
除了病害,花生也很容易出現蟲害,例如蚜蟲、紅蜘蛛與蠐螬等,這些蟲子都會附著到葉片上并吸取葉片當中的汁液,若不及時處理就會導致葉片死亡。種植者可以通過有效方式防治這些病蟲害。首先,在播種之前需要做好翻土工作,并在土壤當中噴灑適量的農藥,將土壤當中的農藥都殺死。其次,在種植時,種植者需要做好雜草的清除工作,并及時消毒。種植者也可以在花生田間放一些瓢蟲,從而抑制蚜蟲,也可以噴灑一些毒性小且效果好的農藥。此外,為了保護環境,種植者需要多采用生物防治手段,盡量少用農藥。
在種植花生之前需要科學選擇花生的品種,并做好整地施肥、播種以及田間管理工作。花生在生長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葉斑病、青枯病、根腐病以及莖腐病等病害,也會出現蚜蟲、紅蜘蛛以及蠐螬等蟲害,需要采用合適的方法進行針對性防治,從而提高花生的產量與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