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銀伙
(福建省泉州外國語中學 362000)
轉化與化歸是高中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它對于問題的思路探尋和簡化運算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通過針對一個橢圓常規練習題的拓展探索,運用轉化與化歸思想,得出在圓錐曲線中同類問題的一般性結論.

(1)求橢圓E的標準方程;

(3)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若存在與點M不同的點G,使得|GA||MB|=|MA||GB|成立,求點G的坐標.


(3)設存在符合條件的點G,由已知條件和橢圓的對稱性得點G必在y軸上,可設點G(0,y0),A(x1,y1),B(x2,y2).


綜上得,符合要求的點G存在,且點G的坐標(0,2).
評注問題(3)的解決訣竅是利用對稱性判斷出所求點G必須在y軸上,然后把距離的乘積轉化為橫坐標和斜率的比,使其到兩個交點的連線斜率互為相反數,或者到兩個交點連線的傾斜角互補,再利用韋達定理得出結果.

解析設存在符合條件的點G,由已知條件和曲線的對稱性得點G必在y軸上,可設點G(0,y0),A(x1,y1),B(x2,y2).




評注1.推廣一把原來問題一般化,運用上面的方法和技巧獲得一般化的結論.
2.曲線E可以是焦點在x軸或y軸上的橢圓,還可以是圓.

解析設存在符合條件的點G,由已知條件和曲線的對稱性得點G必在x軸上,可設點G(x0,0),A(x1,y1),B(x2,y2).




評注1.推廣二只是把推廣一中曲線內的定點放到曲線的另一對稱軸,運用同樣的方法和技巧獲得一般化的結論.2.曲線E可以是焦點在x軸或y軸上的橢圓,還可以是圓.


評注推廣三只是把推廣二中橢圓換成焦點在同一坐標軸上的雙曲線,運用上面的方法和技巧獲得一般化的結論.

解析設存在符合條件的點G,由已知條件和雙曲線的對稱性得點G必在x軸上,可設點G(x0,0),A(x1,y1),B(x2,y2),顯然直線l的傾斜角不為0°.




評注推廣四把推廣三的雙曲線換成焦點在另一坐標軸上,運用上面的方法和技巧獲得一般化的結論.

解析設存在符合條件的點G,由已知條件和雙曲線的對稱性得點G必在y軸上,可設點G(0,y0),A(x1,y1),B(x2,y2),顯然直線l斜率存在.




評注推廣五把推廣三中直線所過坐標軸上的定點換成另一坐標軸上,運用上面的方法和技巧獲得一般化的結論.


評注推廣六把推廣四中直線所過坐標軸上定點換成另一坐標軸上,運用上面的方法和技巧獲得一般化的結論.
推廣七已知拋物線E:y2=2px,過異于原點的定點M(t,0)的動直線l與拋物線E交于A,B兩點,是否存在與點M不同的點G,使得|GA||MB|=|MA||GB|成立;若存在,求點G的坐標.
解析設存在符合條件的點G,由已知條件和拋物線的對稱性得點G必在x軸上,可設點G(x0,0),A(x1,y1),B(x2,y2),顯然直線l的傾斜角不為0°.
①當直線l斜率存在時,設l方程:x=t+my,代入拋物線E得:y2-2pmy-2pt=0,由已知得:Δ=4p2m2+8pt>0,y1+y2=2pm,y1y2=-2pt.

②當直線l斜率不存在時,由拋物線對稱性得G(-t,0)符合|GA||MB|=|MA||GB|.
綜上得:符合要求的點G存在,且點G的坐標(-t,0).
評注推廣七把推廣二中的曲線換成拋物線,運用上面的方法獲得一般化的結論.
推廣八已知拋物線E:x2=2py,過異于原點的定點M(0,t)的動直線l與拋物線E交于A,B兩點,是否存在與點M不同的點G,使得|GA||MB|=|MA||GB|成立;若存在,求點G的坐標.
類似推廣七得符合要求的點G存在,且點G的坐標(0,-t),過程略.
評注1.推廣八把推廣七中拋物線對稱軸改變,運用上面的方法和技巧獲得一般化的結論.
2.推廣七和八通常取定點M為拋物線的焦點作為質檢考題.
見微知著,舉一還三,是學好數學必需的能力與習慣,需要有意識的培養與磨練.本文通過針對一個普通練習題的拓展思考,獲得同類問題的一般性結論,既強化問題解決的方法和技巧,又加深對問題的本質認識,值得在數學學習與研究的過程中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