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克俊
(諸城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山東諸城 262200)
生物有機肥是用畜禽糞、農作物秸稈等特定功能微生物來源經無害化處理、腐熟的有機物料復合而成的肥料。普及和研究生物有機肥能有效提高作物產量,還能保護環境,減少土地污染。
生物有機肥是一種新型高效安全的復合肥料,其有許多特點和優勢。生物有機肥營養元素眾多,能為作物提供充足的養分,而傳統化肥只有一種或幾種元素。生物有機肥富含大量有機質,而這些有機質能夠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增強土壤維持肥水效力,緩解因化肥經常使用造成的土壤僵化。生物有機肥還含有微生物群系,能抑制有害菌的生長,促進有機物的分解,與傳統有機肥高溫烘干殺死微生物不同,有益菌在生長過程中能夠調控作物生長情況。生物有機肥還能增強作物抗病蟲害的能力,除此之外,與農家肥相比較,生物有機肥經除臭,氣味輕,幾乎無臭;并且均勻處理施用方便,不像農家肥料雜亂。
現階段我國生物有機肥行業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兩點原因,第一點是生物有機肥處于后續發展起來的行業,生物有機肥生產廠商規模不足,在整個肥料行業中占比較低;第二點,雖然生物有機肥有著很多優點,但行業中出產的肥料品質參差不齊,效果不穩定,農戶信任度不夠。伴隨著土地改革進程不斷推進,生物有機肥的優勢將不斷凸顯,預計在2022年我國生物有機肥產量將超過500萬t。
生物有機肥施用過后,其中的有益微生物群系進入土壤里,與土壤中的微生物形成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協同效果,而微生物在生長繁殖過程中將產生大量有益于植物生長的代謝產物,如生長素、赤霉素能直接或間接為農作物提供多種營養和活性物質。部分生物有機肥中含有固氮菌、磷鉀細菌等元素功能菌,生長活動中產生的氮、磷、鉀元素有利于促進農作物根系生長,還有一部分生物的產物能促進農作物的光合作用。生物有機肥促進和調控作物生長是多方面的,其能長期為土壤提供營養,富含有機質和微量元素。
生物有機肥的原料有多種,都可用于調控和刺激農作物生長,農作物廢料如秸稈、豆粕、棉粕、菜籽餅等都可以在種植收獲后進行二次栽培,畜禽糞便基本都可以作為生物有機肥的原料,而像是餐廚垃圾、菜市場尾菜也可當作原料,在可持續發展及綠色生產方式推行下,生物有機肥依靠作物自身生長后留下的廢料進行循環利用,既改善了土地僵化,又解決了農業環境問題。
農作物的種植中總是少不了病蟲害的防治,有效地防治農作物病蟲害才能更好地提高作物品質和產量。生物有機肥中含有多種微生物群系,其中一部分可以與作物本身產生反應,分泌出抗菌素,進而抵抗病菌和有害細菌。另外,生物有機肥中的酶類,作為一種蛋白質,酶不僅能推動土壤的代謝,也能參與到作物防御反應當中,大大增強作物的抗病能力[1]。而生物有機肥在作物根系形成的有益菌還能抑制有害病原菌繁衍,增強作物抗病抗旱能力降低連作植物的病情發生概率,連年施用可大大緩解重茬障礙。
生物有機肥的種類不同,為有效防治病蟲害,也需挑選合適的生物有機肥進行配對,能夠使發病率降低不少,以施用了枯草芽孢桿菌和哈茨木霉菌的生物有機肥為例,對適宜的黃瓜品種進行土傳枯萎病的吊車,試驗表明施用生物有機肥的黃瓜發病率低至50%,配合后期藥劑噴灑可將發病率控制在20%以下。
與傳統化肥和農家肥相比,生物有機肥的營養成分更加全面,施肥過后土壤轉化的過程中,微生物與礦物質相互作用,進而改變微生物活性,提高土壤環境活力,促進作物生長。土壤中微生物量是衡量土壤養分的重要指標,在低肥力土壤中施用生物有機肥,將顯著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碳、氮含量。目前生物有機肥最為著名的便是根瘤菌有機肥,根瘤菌從豆科植物而來,其會分泌一些物質在作物根部形成“腫瘤”狀,而這些瘤能產生一種關鍵物質——固氮酶,源源不斷將氮元素輸送給作物。同時生物有機肥中還有磷鉀等元素,以及許多有機物質和無機物質都被釋放出來,使土壤的養分得到大幅改善,作物根系能有效吸收這些養分進行生長,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在對葡萄、生姜、小白菜等作物進行生物有機肥施用調查后可得到,這些作物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作物產量及品質,尤其是果蔬類作物的外觀和口感得到不小提升,售賣量也相對提高。
在生物有機肥的施用中,可以與土壤和清水混合攪拌后,對準作物進行澆灌,可更好地使肥料融入作物根部。在生長過程中可以將生物有機肥用作底肥,不宜過深也不宜過淺,配合農作物根部位置而定,將更有效促進作物生長。某些作物也可噴灑葉面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效率。
生物有機肥與傳統化肥最直觀的體現便是土壤的使用情況,施用化肥的農作物在兩三年后,土地便開始結塊僵化,繼續種植作物將導致減產,品質與產量都會下降。而生物有機肥能夠提高土壤孔隙度、通透交換性,容量過大會導致滲透性和透水性變差,作物扎根不牢,無法全面吸收養分。還能夠改善土壤pH值,通過調整土壤酸堿度來改變植物生長情況,適合的pH值將促進土壤中養分的轉化效率,在鹽堿地中長期使用生物有機肥將有效降低土壤的pH值。土壤中的有機物質是植物生長中的重要營養來源,普通的農家肥和精制有機肥已經驗證過土壤中的營養物質供求關系,在一定范圍內土壤有機物質含量越高,土壤的質量也就越好,而生物有機肥是有作物肥料或動物殘體發酵處理后制成的,本身便含有大量有機物質,施肥后土壤有機物質含量將會增加,也能將有機含量穩定在一定數值。使用生物有機肥將提高土壤微生物群系豐富度和營養物質含量,促進作物生長,同時也能從理化性質方面改變土壤狀況,使農作物更適合生長。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馬鈴薯生產國,過往使用化肥進行種植導致產品品質差、土壤養分失調。近年來使用生物有機肥進行馬鈴薯種植的表現如何?研究不同生物有機肥對馬鈴薯生長和產量的影響,發現使用4種生物有機肥都能提高馬鈴薯的出苗率、植株高度、莖粗莖數,對馬鈴薯生長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2]。因為馬鈴薯生長特性,果實作種都產于地下,對土壤環境要求較高。實際情況發下,減少化肥使用量,并提高生物有機肥使用量,可以有效促進營養物質向馬鈴薯集中,能獲得比常規施肥更高的經濟效益。此外,生物有機肥促進了抗菌素的繁殖,在馬鈴薯生育期內致病植株的數量明顯減少,部分生物有機肥還能夠抑制病原菌向根外薯塊擴散,有效提高了馬鈴薯的抗病能力。
以青島海水稻(耐鹽堿水稻)為例,種植土地鹽堿濃度約0.4%,pH值為7.4,其他土壤理化性質皆符合水稻生長需求。使用帶有枯草芽孢桿菌的生物有機肥作為肥料,進行水稻種植,在不使用葉面肥的情況下,微生物群系增殖40%左右,營養物質增幅8%左右,可以推測施用生物有機肥有明顯的增產效果,在種植后期也對水稻穗數、穗粒數、總粒重進行計算,發現穗數增加20余萬/hm2,穗粒數增加15至20粒,總粒重提升也非常明顯,在正常情況下,生物有機肥都能有效提高水稻產量和品質。不過作物種植情況繁多,作物種類及生物有機肥種類繁雜,需進行數次試驗,才能選擇最優情況。
農業機械化逐漸普及,在農田之中土壤重金屬污染也開始增加,我國耕地面積龐大,距估計受重金屬污染耕地占總耕地面積的8%,每年因此減產的作物數量超過1 000萬t。一方面,上文已經說明了生物有機肥能夠改善土壤結構,其中含有的有機物質和微生物能作用到重金屬離子。生物有機肥中含有大量含氧基團和氨基,為重金屬的絡合提供了配位基。另一方面生物有機肥的微生物可通過積累、吸附等作用降低土壤中重金屬的有效性[3]。有益菌通過分泌自身有機酸來溶解重金屬,使原先有毒有害的金屬元素轉換為無毒或低毒的沉淀物,再通過通過其他微生物進行吸附,不過具體的修復情況與土壤的pH值有一定管理,根據重金屬適應酸堿度不同而產生不一的吸附效果。
果樹使用生物有機肥,主要作用是改善果園的土壤質量,使其中有機含量提高,進而提高果肉口感、外觀。因為果樹較難進行土壤更換,長年種植,生物有機肥能夠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和疏松度,能夠促進果樹生長狀況。
蔬菜的生產主要是保證優質和無污染,生物有機肥將改善蔬菜根本的生長環境,使微生物群系增加,讓單株蔬菜的產量增加,而且其幾乎無臭無污染的優點才是蔬菜生產中所注重的。
在糧食作物中,一部分糧食例如大麥、玉米作物自身會為出籽而產生空桿,使用生物有機肥可有效提高其出籽率,減少空桿情況的發生。在豆類作物中使用根瘤菌有機肥,將大幅提高豆類根瘤的出現率,進而提升豆類作物產量。生物有機肥的生產工藝較為簡單,不論是堆肥制法還是發酵制法,出產的有機肥都能應用在作物中。
作為一種綠色高效的肥料,生物有機肥在全國各地都有使用,并且研究其作用實際情況都適合未來農業生態。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人們對食品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加大推廣生物有機肥,將適當提升種植作物的品質和產量,改善土地環境,也能更好發展農業經濟,助力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