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一良
(大理市鳳儀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云南大理 671005)
大理市鳳儀鎮地處低緯度高原,屬亞熱帶冬干夏濕氣候,具有山地溫涼氣候特點,年平均降雨量1 078.9 mm。2009年以來,鳳儀鎮大力發展重樓種植,現已在吉祥村委會黑龍潭種植了80 hm2重樓,其中可采收5年齡重樓有30 hm2,已建成了育苗、種植為一體的重樓生產基地。該區域地處林區,海拔2 700 m,年均氣溫13~18℃,土壤屬典型的沙壤,林區內的林產品資源豐富,是重樓種植的首選地。基地路網現已建成,電力、自來水已架設到基地,灌溉方便,已組建了大理市繼發重樓專業合作社。為此,結合鳳儀鎮的經驗,特介紹重樓人工種植技術。
中國藥典(2005)規定的重樓基源植物是云南重樓。重樓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七葉一枝花、亦稱“蚤休”“獨腳蓮”等。重樓以根狀莖入藥,性微寒、味苦,有小毒。具有清熱解毒,散淤消腫、祛痰平喘的功效,主治肺癆久咳肺炎,外用治跌打損傷、蟲蛇咬傷、淋巴結核、瘡病腫毒等癥,內服外敷均可,是云南白藥、宮血寧、百寶丹搽劑的主要成份之一。在我國長江流域及以南各地都有分布,主產地為云、貴、川三省。科研證明,在世界的24種重樓中,以滇產重樓藥用價值最高,質量最好。
目前,除野生重樓外,局部地區開始嘗試人工種植,但仍未形成規模化、產業化,市場上人工種植的重樓出貨量約5%。長期以來,當地群眾受經濟利益的驅使,在野生重樓的主產區私挖濫采,嚴重破壞生長環境,野生資源逐年減少,根本無法滿足制藥行業的原料需求。野生重樓生長緩慢要6~7年才能采挖,隨著收購價格大幅提高,目前市場收購價在400元/kg,是5年前的8~10倍,我國年消耗1 000 t以上。由于過度采挖,只采不種,重樓資源面臨枯竭,成為中藥材中的瀕危物種。云南白藥、無敵制藥、騰藥、白馬制藥、昆明中藥都在用重樓,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價格連年攀升,重樓資源的匱乏嚴重制約了云南制藥產業的發展,人工種植重樓取代野生重樓勢不可擋。
滇重樓為多年生草本,實為根莖多年生,莖葉1年倒苗,具有越冬期較長,營養生長期較短,生殖生長期較長的特點。一般上年11月中下旬倒苗后即進入越冬,到翌年3月萌動,1月從臺葉盤上抽苔開花,營養生長僅有1個月的時間,從5月開花到10月種子成熟的生殖生長期長達5個多月。實際營養生長的重點是消耗營養慢長生長的根莖,實質營養生長貫穿于生長發育的全過程[1]。
重樓喜溫、喜濕、喜蔭蔽,但也抗寒、耐旱,懼怕霜凍和陽光。在有機質、腐殖質含量較高的砂土、壤土中種植,以河邊、箐邊和背萌山種植為宜[1]。適宜生長在海拔1 800~3 200 m的地區。
在選擇土壤時,盡量避開積水嚴重、黏性或保水性差的土壤。優先選擇沙質和富含有機質,日照較短、地勢較高的背蔭緩坡地塊。剛開辟出的非耕地,最好先種一茬玉米或蠶豆。先清除地塊的雜草、小灌木,先用生石灰35 kg/667m2均勻撒在地塊上,再用旋耕機翻犁地塊2次,將大塊的土垡敲碎,平整地塊。為避免積水,方便管理、排灌,開墑寬度1.5 m,在墑面四周按寬20 cm、深30 cm開挖排水溝。
3.2.1 品種選擇。品種選擇至關重要,好的重樓品種具有生長速度快、人工種植容易、產量高、皂苷含量高的特點,滇重樓剛好符合人工種植的品種要求。
3.2.2 種子繁殖。滇重樓種子具有明顯的后熟作用,胚需要休眠完成后熟才能萌發[2]。將種子與干凈的細沙以2:1混合,搓擦除去外種皮,洗凈,并用50%多菌靈500倍液浸種1 h,埋入濕沙中,5~10℃處理60天,然后放入18~20℃處理180天,再放入5~10℃處理45天,再置于20~22℃處理45天后播種[3-4]。
9月下旬~11月中旬是種子繁育的最佳時間,播撒經催芽的種子35 kg/667m2,先蓋一層薄土,用多菌靈殺菌,再蓋一小層腐殖土。利用秸稈還原的方法,蓋一層鍘碎的稻草、落葉的松毛,這樣成本最低,同時可起到保溫、保濕、防雜草、遮蔭的作用。
3.2.3 塊莖繁殖。塊莖繁殖是最好的種植方式,但生產成本較高,可以適當的密植。9—10月是塊莖移栽的最佳時間,為保證產品品質、減少育苗周期、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存活率,實現產業循環發展,最好自己育苗。3~5年齡重樓采挖后進行分級,個頭偏小的用作種苗;個頭大發育良好的重樓,按兩個節(約2 cm)將帶芽頭的部分單獨剪下用作塊莖育苗,傷口用10%濃度的大蒜蓉溶液進行消毒,可作塊莖切割育苗。
重樓種植通常有林下種植、遮蔭網下種植、遮蔭網下溫濕大棚種植、高海拔地區露天種植四種方式。
籽育苗起苗后,去掉泥土,每株單獨分開栽培。為便于中后期的管理,避免反復踩踏,遮蔭網最好在移栽前搭好。用高2.2 m的鋼管、木樁、水泥柱等材料搭網,用桿子70~120棵/667m2,用8號鐵絲進行固定,選用80%遮陰度的網。移栽時間宜在冬季,保護好頂芽和須根,土地二次平整后打淺溝,小苗20 cm×20 cm、大苗30 cm×30 cm的株行距移栽,3 cm厚蓋土露出芽頭為宜。定植后利用生物原料覆蓋法,用落葉松毛、機器粉碎的松果殼進行覆蓋,及時搭遮蔭,或利用藤本作物的莖蔓棚架遮蔭。在干旱頻發的云南,對于水源不方便的種植戶尤其有用,不但能節省一些人工成本,而且也利于重樓生長,同時還能起到冬天防凍,夏天保濕防涼的作用。
3.4.1 除草。6—9月重樓生長速度最快,土壤里有充足的營養,容易滋生雜草,如不及時拔除,被雜草吸收了養分,葉子出現枯黃,嚴重影響重樓的生長。移栽后,應加強田間管理,見草就拔,提倡人工薅鋤,不要輕信除草劑,在除草過程中盡量不要傷及重樓根莖。
3.4.2 排灌。根據云南冬、春干旱的氣候特征,2月下旬~5月上旬降水偏少、氣候干旱,按少量多次的原則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潮濕及林下空氣濕度,給重樓生長創造良好的環境。地上莖出苗前不要澆水過多,否則易爛苗。汛期要確保溝渠的暢通,注意排水,避免積水。
3.4.3 施肥。每年要求施肥2次,即冬肥和春肥。冬肥,一般在11月下旬~12月上旬進行,首先將表土輕輕中耕一次,選晴天,施復合肥15~20 kg/667m2。春肥,在苗出齊后,施腐熟農家肥1 000~1 500 kg/667m2[4]。切忌濫用肥料作追肥否則傷及幼苗,反而降低成活率。
3.4.4 摘頂。為確保根莖生長過程的營養,不需要留種的重樓植株只留萼片,摘去子房。
3.5.1 根腐病。主要為害地下莖,造成地下莖腐爛,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200倍生石灰水澆灌[4]。
3.5.2 葉枯病。主要為害葉片,其次為害莖、花梗和蒴果以及地下莖,造成地下莖糜爛。防治方法:及時排水、松土發病初期,可用200倍波爾多液噴霧防治[4-5]。
3.5.3 地老虎、蠐螬。危害根部,將麥麩8~10 kg在鍋內炒香降至常溫,與90%晶體敵百蟲用180~200 g/667m2拌勻撒于田間進行誘殺。
3.5.4 金龜子。開墑時撒施3%呋喃丹顆粒劑2.3 kg/667m2。
1)原則。原則是控制生產成本,體現藥用價值。種植時間太短個頭偏小的重樓,藥用價值、經濟價值低,主要用于繁育種苗;種植時間太長個頭大的重樓,反而易出現尾部枯爛、易感染病蟲害,成本增大,收益降低。根據管理水平及長勢,一般種植3~5年可適時采收,這時經濟效益顯著。
2)采收。一般在入秋后11月份,重樓開始倒苗,選擇晴朗的天氣采挖重樓。先用人工拔除墑面上的雜草,用釘耙清理松毛、松果殼等覆蓋物,先淺后深的方式用小釘耙松動重樓周邊的泥土,輕柔用力不要傷及根莖,輕輕抖掉重樓上面的泥土,保留完整的塊莖。
3)晾曬。不能在太陽下直曬,按個頭大小分級整理后,搬運到通風性良好的室內,在木樁搭成的貨架上鋪竹簾,均勻攤平晾曬。期間要勤翻動,嚴防堆捂放熱、霉爛變質。
4)加工。可根據簽訂的供貨協議中收貨方的需求,將重樓切片晾干。
1)包裝。用無污染的紙箱、竹筐包裝。
2)貯存。倉庫要干凈,不混裝貨物。室內離地面30 cm搭架上鋪一層木板,放置包裝好的重樓。通風防潮,定期檢查,嚴防變質、蟲害、鼠害。
3)運輸。保證車輛干凈、衛生,避免混裝混運。
大理市鳳儀鎮發展重樓種植市場前景好,立地條件適宜,種植技術有保障,是林下經濟的良好項目。建設重樓基地屬投資大,收益高的項目。需承擔土地承包費、人工工資、肥料等費用。
土地承包費600元/畝·年×3年×100畝=18萬元;人工工資2 000元/人·月×4人×12月/年×3年=28.8萬元;購買肥料1 000元/畝·年×100畝×3年=30萬元;購買重樓苗40 000元/畝×100畝=400萬元;人工搭棚材料工時共計7萬元。成本合計:483.8萬元,投資4.84萬元/667m2。
3年后預測金額:1 000 kg/667m2×190元/kg×100畝=1 900萬元。重樓根莖可銷售,種子可賣100元/kg,也可做育苗,此項暫未列入經營收入。平均年收益1900/3=633萬元,每年純收益6.33萬元-4.84萬元=1.49萬元/667m2,通過以上的分析,重樓的效益是非常可觀的,純收益在1.49萬元/667m2,比種植其他農作物、經濟作物的經濟效益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