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龍
(河鋼集團唐鋼公司 高強汽車板有限公司,河北 唐山 063000)
酸軋活套車是冶金行業酸軋生產線中的重要設備,依靠酸軋活套車行走來實現重放套量,保證了軋機的連續性生產,為軋機儲存了足夠的帶鋼。活套車靠固定在活套車框架上的四個水平布置的轉向輪和鋼絲繩拖拽運行,轉向輪具有輪緣,帶鋼位于活套車框架下方運行,前后兩組鋼絲繩轉向輪水平布置的最外側之間的距離大于帶鋼的寬度。
鋼絲繩在拖拽酸軋活套車運行過程中,靠鋼絲繩與鋼絲繩轉向輪間摩擦力運行,為了保證足夠的摩擦力,鋼絲繩在加工制造時需要浸泡在粘度較大的油脂中,使得鋼絲繩內部各絲之間粘有大量的油脂。鋼絲繩在轉向輪上運行時,受張力作用下被拉直,并且轉向輪跟隨鋼絲繩同步運轉。由于鋼絲繩與轉向輪上下兩側輪緣的擠壓作用,使鋼絲繩上的油脂被擠壓成油污,油泥受重力作用緩慢聚集在鋼絲繩轉向輪的下側輪緣上,當聚集到一定量時會掉落到帶鋼表面,由于油脂粘度較大會一直附著在帶鋼表面直至進入軋機,造成帶鋼異物壓入缺陷[1]。
由于市場競爭激烈,終端用戶越來越注重產品的綜合性能,這就給產品質量提出了更大的挑戰,而表面質量是最直觀可視的,任何微小的產品表面缺陷都可以判定一個產品的好壞,從而影響企業形象。
近期在帶鋼表面出現了壓入性異物,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分析,通過化學實驗進行成分驗證,發現異物主要成分有:主要成分為C、O、Fe、Al、Cl、Mn、Ni、Ti、As、Cr,里還有油脂,在軋機軋制的過程中,缺陷在軋制方向上有延伸,并且缺陷中黑色物質能夠較容易去除掉,由此可以確定此缺陷為外界異物粘結在帶鋼表面。
由于表面缺陷是在軋機在線檢查臺檢查發現,往前推查找,在軋機三輥穩定單元,9、10#張力輥,5#轉向輥,9、10#糾偏輥,以及出口活套車輥子表面均發現有黑色物質附著在輥子表面,但是在出口活套以前并未發現有該異物在輥子表面附著。由此推斷該異物的來源便是出口活套。對出口活套各種油脂品進行取樣化驗,發現粘附在鋼絲繩轉向輪上的鋼絲繩油脂與異物成分基本一致,確定了該異物就是活套鋼絲繩油脂[2,3]。
由于油脂的作用是增大鋼絲繩與鋼絲繩轉向輪之間的摩擦力,因而該油脂具有較大的粘性,它會附著在鋼絲繩轉向輪的輪緣出,隨著不斷的擠壓,累計得越來越多,當到一定程度以后,會從鋼絲繩轉向輪上“滑下”,滑落到帶鋼上,隨著帶鋼粘在后續的輥子上,形成異物。酸軋活套車鋼絲繩轉向輪油泥的裝置設計,需考慮兩方面:一是如何將附著在鋼絲繩轉向輪輪緣上的油脂除掉,二是被除下的油脂的回收裝置。根據活套車的設計構造包含轉向輪、鋼絲繩和活套車框架,酸軋活套車安裝在活套車框架上,活套車框架上固定有兩個水平布置的轉向輪,所述轉向輪上下兩側具有輪緣,鋼絲繩傳動連接在兩個轉向輪上下兩側的輪緣之間,帶鋼位于活套車框架的下方,兩個轉向輪輪緣之間的最大距離大于帶鋼的寬度。在兩個轉向輪相距較遠的外側分別設置一個刮板,所述刮板固定在活套車框架上,刮板上設有與轉向輪的輪緣相匹配的凹槽,刮板上的凹槽卡在轉向輪的下側輪緣上。所述刮板上與轉向輪緣相匹配的凹槽為U型。刮板上與轉向輪輪緣相匹配的凹槽與轉向輪下側輪緣之間的距離小于5mm。在四個鋼絲繩轉向輪下設置接油托盤,托盤為無縫設計,焊口處必須保證無油脂泄漏,且安裝位置不能影響活套車的正常功能。

圖1 輥面異物

圖2 刮刀
在設計安裝完刮刀和接油托盤之后,清掃任務隨之而來,隨著氣溫的變化,油脂呈現出不同的流動性,低溫環境中的油脂成坨狀,而較高氣溫環境中油脂有一定的流動性。從而制定了清掃周期為5月份至10月份一月一次,11月份至次年4月為兩個月一次。
(1)通過固定在活套車框架上的刮板可以將鋼絲繩運行過程中擠壓出來的油泥及時清理,避免油泥堆積過多掉落到帶鋼表面而產生異物壓入缺陷。
(2)通過接油托盤的安裝,可以將油脂回收,便于集中處理,更好的避免了油脂的外流[4]。
(3)合理的清理周期完善了整個裝置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