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亞
(慶陽市人民醫院血液科,甘肅慶陽 745000)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作為一組異質性髓系克隆性疾病,主要臨床特征為血細胞減少、病態造血及骨髓細胞增生[1]。目前臨床上針對MDS患者的治療以單藥化療和造血干細胞移植為主。近年來,應用小劑量單藥化療治療MDS,尚無研究得到該方法延緩生命周期或降低死亡率的明確結論;除此之外,由于患者身體機能較差,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MDS的效果也十分受限[2]。因此選擇一種簡單、有效、安全的治療方法十分重要。本研究通過對比基礎治療與阿糖胞苷、沙利度胺兩藥聯合治療MDS的治療總有效情況、血常規檢測指標的水平變化、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從而進一步探究阿糖胞苷聯合沙利度胺治療MDS的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慶陽市人民醫院收治的112例MDS患者,進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56例。對照組男性26例,女性30例;年齡41~80歲,平均年齡(52.92±6.68)歲;病程1~4年,平均病程(2.41±0.43)年。研究組男性22例,女性34例;年齡43~76 歲,平均年齡(53.12±6.78)歲;病程1~5年,平均病程(2.42±0.54)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慶陽市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符合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診斷標準[3],并經血液學血常規、病理學和細胞遺傳學檢查確診;②臨床資料完整者。排除標準:①肝、腎功能障礙者;②繼發性MDS者;③精神疾病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高三尖杉酯堿注射液(四川寶鑒堂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5809,規格:1 mL∶ 1 mg)、注 射 用 阿 糖 胞 苷(Pfizer Italia s.r.l.,國藥準字 HJ20160402,規格:0.5 g)、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注射液(科興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10015,規格:75 μg)治療。用法用量:高三尖杉酯堿注射液采用靜脈滴注,1 mg/次,1 次/d,4~6 d/療程,連續用藥2個療程,2個療程間隔1~2周;注射用阿糖胞苷采用皮下注射,10~15 mg/m2(m2為體表面積單位),2次/d,連續2次用藥應間隔12 h,連續用藥14 d。當中性粒細胞減少時,給予皮下注射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注射液200 μg/d,1 d/次;當中性粒細胞>5 000/mm3時,停止給藥。
研究組患者接受注射用阿糖胞苷、沙利度胺片(常州制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6130,規格:50 mg)治療。用法用量:注射用阿糖胞苷采用皮下注射,10~15 mg/m2,2 次 /d,連續 2 次用藥應間隔 12 h,連續用藥14 d;沙利度胺片采用口服,50㎎/次,4次/d,15 d/療程,連續用藥2個療程,2個療程間隔7 d。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治療總有效率。依據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最低診斷標準[4]評定治療效果,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血液學進步(HI)、輕微反應(MR)和無效。CR:貧血、出血等癥狀消失,骨髓檢查顯示原始細胞<5%,血小板>100×109/L,血紅蛋白>110 g/L,中性粒細胞絕對值≥1.5×109/L,均可維持6個月以上;PR:上述癥狀顯著好轉,骨髓檢查顯示原始細胞較治療前降低50%以上,血小板>100×109/L,血紅蛋白>110 g/L,中性粒細胞絕對值≥1.5×109/L,且維持3個月以上;HI:上述癥狀好轉,骨髓檢查顯示原始細胞較治療前降低50%以下,血小板較治療前上升(20~30)×109/L以上,血紅蛋白較治療前上升15 g/L以上,中性粒細胞絕對值較治療前上升0.5×109/L以上;MR:上述癥狀輕微好轉,原始細胞、中性粒細胞、血小板、血紅蛋白檢測結果均未見明顯變化;無效:上述癥狀未見好轉甚至于惡化。治療總有效率=(CR+PR+HI)例數/總例數×100%。②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常規檢測指標。檢測方法:應用貝克曼血液分析儀(北京邁潤醫療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型號:COULTER LH 750)進行檢測,抽取靜脈血2 mL,全血稀釋后經人外周血淋巴細胞分離液(FICOLL)離心,以3 500 r/min轉速離心4 min。取上清液,得到血清,繼續使用貝克曼血液分析儀進行白細胞和血小板計數。③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不良反應包括:骨髓抑制、發熱、胃腸道不適、肝功能損傷。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應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使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使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使用配對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低于研究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常規檢測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白細胞、血小板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照組患者的白細胞、血小板均低于研究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常規檢測指標比較(±s,×109/L)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常規檢測指標比較(±s,×109/L)
注:與同組治療前相比,*P<0.05。
組別 例數 白細胞 血小板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56 2.53±1.17 2.48±1.32* 79.04±18.76 90.53±16.27*研究組 56 2.48±1.32 3.41±1.69* 80.07±19.63 99.22±14.88*t值 0.21 -3.25 -0.28 -2.95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患者骨髓抑制、發熱、肝功能損傷等不良反應發生率均高于研究組,對照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高于研究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例(%)]
MDS是由造血干細胞水平障礙導致血細胞、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從而引發貧血和出血反應[5]。若不及時進行治療,病情再發展可能導致急性白血病。目前,臨床上對MDS采取的治療方法并沒有統一。但相對一致的是,治療MDS可以采用移植造血干細胞的方式,但是因這一方式存在費用高、易引起并發癥等諸多不足[6]。阿糖胞苷是嘧啶類抗代謝藥物,通過細胞膜上的載體轉運進入到細胞后,在磷酸激酶作用下,轉化為三磷酸阿糖胞苷,與脫氧胞嘧啶三磷酸競爭結合DNA,從而阻礙DNA的合成和復制[7]。阿糖胞苷在治療MDS上有一定的效果,但其所產生的骨髓抑制、胃腸道功能紊亂等不良反應較嚴重。沙利度胺是一種谷氨酸衍生物,具有免疫調節和抑制腫瘤細胞增殖等作用[8],臨床多被用于MDS低危組患者治療,但是單藥治療的效果較差[9]。因此本文選用小劑量阿糖胞苷與沙利度胺聯合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為尋找最佳用藥方案提供依據。
本次研究結果,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53.57%,低于研究組的82.14%(P<0.05),說明阿糖胞苷聯合沙利度胺治療MDS,可以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顯著提升臨床效果;治療后,對照組患者的白細胞、血小板均低于研究組(P<0.05),說明阿糖胞苷聯合沙利度胺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能夠明顯改善骨髓微環境,有助于患者造血功能的恢復;對照組患者骨髓抑制、發熱、肝功能損傷等不良反應發生率均高于研究組,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高于研究組(P<0.05),表明阿糖胞苷聯合沙利度胺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對于患者的損傷更小,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與顧衛軍等[10]的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阿糖胞苷聯合沙利度胺應用于MDS的治療中,能夠明顯改善造血微環境,臨床效果顯著且應用安全;本研究樣本量較小,有待進一步對大樣本研究進行探索,以提升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