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龍,管 勇,陳建勇,劉東偉,鄭利敏
(1.昌樂縣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山東濰坊 262400;2.青島市市立醫院神經外科,山東青島 266011;3.青島西海岸新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山東青島 266400;4.青島西海岸新區人民醫院內科,山東青島 266400;5.泰安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山東泰安 271000)
急性腦梗塞又被稱缺血性腦卒中,是一組臨床綜合征,指急性腦梗死患者局部腦組織在腦部血液循環障礙的情況下缺氧缺血壞死,有相應神經功能缺損出現。流行病學結果表明,目前,急性腦卒中的死亡率及致殘率分別位于腦血管疾病的第3位及第1位,要想促進患者殘疾率、死亡率的降低,對患者的預后進行改善,關鍵是要及早發現、診斷并治療[1]。大部分急性腦卒中患者伴植物神經癥狀,神經保護藥物治療能夠取得較好的療效。神經節苷脂是一類含膜糖脂,一方面能夠修復神經,另一方面能夠保護神經,因此在腦血管疾病的治療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但是目前,還較少有相關醫學研究報道聯合用藥。本文旨在探討神經節苷脂鈉聯合醒腦靜治療急性腦梗塞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對其神經功能的影響,研究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自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于昌樂縣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3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采用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及試驗組,每組15例。試驗組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齡51~78歲,平均年齡(66.07±3.22)歲;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12~24分,平均NIHSS評分(18.8±2.4)分。對照組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齡49~71歲,平均年齡(64.21±2.17)歲;NIHSS評分11~23分,平均NIHSS評分(17.4±5.2)分。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昌樂縣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符合急性腦梗死診斷標準[2]且經臨床確診。排除標準:伴嚴重心、肝、腎系統病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進行降顱壓、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等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進行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脂鈉注射液(北京四環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3224,規格:2 mL∶20 mg)治療,將40 mg的神經節苷脂鈉注射液加入到濃度為0.9%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1次/d。
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聯合醒腦靜(無錫濟民可信山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32020563,規格:10 mL)治療,將 10~20 mL的醒腦靜注射液同40 mg的神經節苷酯鈉溶液共同注入濃度為0.9% 的生理鹽水之中,靜脈滴注,1次/d。
1.3 觀察指標 ①基質金屬蛋白酶(MMP-9)、白介素6(IL-6)、高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空腹抽取患者5 mL靜脈血,在37 ℃的溫度下離心,離心轉速為3 000 r/min,離心時間分別為5 min、10 min、15 min,離心后采用免疫射散比濁法進行檢測。②中樞神經功能。包括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評分(NIHSS評分)[3]、位于后1/3的患者可能表現為阿爾茨海默病超早期的改變(3MS評分)[4]及巴塞爾(Barthel)指數[5],總分分別為 0~45分、0~100分、0~100分,分別代表中樞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認知功能障礙程度、日常生活活動能力,NIHSS評分越低說明中樞神經功能缺
損程度越低,3MS評分越高說明認知功能障礙程度越低,Barthel指數越高說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越強。評估人員為接受過相關培訓的專業護理人員。③治療效果。急性腦梗塞患者的所有臨床癥狀及生命體征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且患者具備下地行走及日常的生活能力,生活可以完全自理, 則為治愈;患者的所有臨床癥狀及生命體征得到明顯改善及好轉,患者基本能夠自理,則為有效;不符合上述標準為無效[6]。總有效率 =(顯效例數+治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計數資料用[例(%)]表示,用χ2檢驗或秩和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或F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患者血清MMP-9、IL-6、hs-CRP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血清MMP-9、IL-6、hs-CRP水平均低于治療前(P<0.05);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的血清MMP-9、IL-6、hs-CRP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清MMP-9、IL-6、hs-CRP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血清MMP-9、IL-6、hs-CRP水平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MMP-9:基質金屬蛋白酶;IL-6:白介素6;hs-CRP:超敏C反應蛋白。
組別 例數 MMP-9(μg/L) IL-6(pg/mL) Hs-CRP(m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試驗組 15 429.42±48.66 151.27±20.59* 247.55±8.55 66.61±7.68* 13.93±3.28 7.29±1.33*對照組 15 428.99±46.18 229.50±24.39* 248.16±7.37 75.39±8.75* 14.06±3.52 9.73±1.35*t值 0.025 -9.492 -0.209 -2.921 -0.105 -4.987 P值 0.980 0.000 0.836 0.007 0.917 0.000
2.2 兩組患者中樞神經功能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3MS評分、Barthel指數均高于治療前,NIHSS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試驗組患者的3MS評分、Barthel指數均高于對照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中樞神經功能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中樞神經功能比較(±s,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NIHSS評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評分;3MS評分:位于后1/3的患者可能表現為阿爾茨海默病超早期的改變;Barthel指數:巴塞爾指數。
組別 例數 NIHSS評分 3MS評分 Barthel指數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試驗組 15 18.83±2.44 10.78±2.26* 51.22±5.47 87.41±6.32* 51.04±8.54 81.99±6.07*對照組 15 17.41±5.22 14.33±4.75* 50.24±6.33 68.49±7.04* 49.67±5.22 61.87±5.22*t值 -0.947 -2.614 0.454 7.745 0.530 9.733 P值 0.352 0.014 0.654 0.000 0.600 0.000
2.3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急性腦梗塞屬于一種臨床上的常見多發病癥,具有發病急、危害性嚴重及治愈率低等特點,如果治療不及時,易導致急性腦梗塞患者出現偏癱、認知功能障礙及中樞神經障礙等一系列問題,嚴重威脅其生命安全。神經節苷酯鈉是一種新型興奮性氨基酸受體拮抗劑,參與急性腦梗塞患者的神經細胞識別、細胞黏附及新陳代謝等過程,將其用于急性腦梗塞患者的治療,有助于促進神經細胞膜穩定性,進而恢復患者的神經功能。醒腦靜由天然麝香及梔子等藥物制成,具有開竅醒腦、活血化瘀及解毒等功效[7]。
MMP-9的主要功能是降解和重塑細胞外基質的動態平衡,在腦梗死發生發展中會破壞血腦屏障,進而引起電解質紊亂、腦組織損傷甚至壞死等不良進程[8]。
IL-6是一種功能廣泛的多效性細胞因子,可調節多種細胞的生長與分化,具有調節免疫應答、參與炎癥反應的功能。hs-CRP是一種全身性炎癥反應急性期的非特異性標志物。假如hs-CRP水平升高,并伴有發熱等癥狀,一般提示有細菌、病毒或者真菌感染可能,若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也會出現hs-CRP水平的明顯升高。本研究結果顯示,神經節苷脂鈉聯合醒腦靜能夠提高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降低急性腦梗塞患者的血清 MMP-9、IL-6、hs-CRP表達水平,且其作用優于單用神經節苷脂鈉。另外,二者聯用可以減輕急性腦梗塞患者的腦水腫等一系列不良反應,起到抗自由基、保護急性腦梗塞患者神經功能及腦細胞的積極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兩者聯合應用有助于改善急性腦梗塞患者的體內炎性因子水平,從而加快急性腦梗塞患者中樞神經功能的恢復,預防急性腦梗塞患者出現神經元損傷及腦血管痙攣。
綜上所述,利用神經節苷酯鈉聯合醒腦靜配合治療急性腦梗塞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急性腦梗塞患者的神經功能,提高治療有效率,值得在急性腦梗塞患者的臨床治療中進行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