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茵
(梧州市中醫醫院內四科,廣西梧州 543001)
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是由于胰島素抵抗為主,伴胰島素分泌不足引起的慢性代謝性疾病。患病后,高血糖的持續狀態不但能夠引起內分泌、代謝紊亂,還可導致心血管、眼、腎等器官慢性損害和功能障礙[1-2]。目前,藥物治療是治療該病的主要方式,臨床上可通過長期單一或聯合用藥,將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在適宜范圍之內,以減輕高血糖所導致的代謝紊亂和多器官組織損害。其中,達格列凈作為一種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能夠增加糖排泄而達到降糖的目的[3]。由美國糖尿病協會(ADA)與美國運動醫學學院(ACSM)研究表明,體力活動在預防與控制胰島素抵抗和糖尿病前期,以及T2DM及其并發癥方面具有顯著作用[4]。另有研究證實,抗阻運動有改善機體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血糖,調節血脂等作用[5]。為此,本研究以60例T2DM患者為研究對象,分別給予藥物治療與藥物治療聯合抗阻運動,探究抗阻運動的臨床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梧州市中醫醫院收治的60例T2DM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前瞻性研究。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3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30~80 歲,平均年齡(55.20±1.20)歲,病程1~9年,平均病程(5.14±1.02)年。試驗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31~80歲,平均年齡(55.30±1.52)歲;病程1~9年,平均病程(5.14±1.02)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由梧州市中醫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所有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內容知曉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所納入的研究對象均符合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會制定的T2DM標準[6]并臨床確診;②成年患者。排除標準:①患有惡性腫瘤者;②患有心、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者;③存在感染性疾病;④精神異常者;⑤對本研究所用藥物存在過敏等禁忌證。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口服達格列凈(AstraZeneca Pharmaceuticals LP, 國 藥 準 字J20170040,規格:10 mg),10 mg/次,1 次/d。試驗組患者與此同時完成抗阻運動。阻抗運動的形式及強度要求如下:①頸后臂屈伸,兩手握1 kg啞鈴,舉高超過頭頂,保持雙臂于耳處和耳后,屈肘,前臂后垂,或是雙手交握反復進行上述動作。②舉啞鈴,指導其站立或端坐,雙手各持1 kg啞鈴展開訓練,上臂和前臂保持90°,每組各訓練10次,共5組。③直腿抬高訓練,坐在硬椅上,保持腰背垂直椅面,盡力將腿提高,且在達到最高位置時保持10~20 s,感覺到疲憊后放下,隨后再提高;對于體質好且年輕的患者,腿部可綁沙袋,重復20次為1組,共5組。④深蹲,靠于墻壁,雙臂前伸,或是雙手扶桌椅,下蹲保持小腿和大腿呈90°持續5~10 s,10次為1組,共5組。餐后30~60 min開始,3次/周。兩組患者的治療總療程均為12周。
1.3 觀察指標 ①血糖情況。對于血糖情況從入院前即可開始記錄,血糖情況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HbA1c)。FBG和2hPBG使用血糖儀檢測患者指尖血的血糖值,HbA1c通過抽取患者空腹狀態下的靜脈血3 mL,3 000 r/min離心10 min,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②BMI水平。從入院開始監測記錄BMI,主要使用人體超聲波體檢BMI值測試儀獲取數值,直至治療結束。③臨床療效。顯效是指患者HbA1c<6%,FPG< 6.7 mmol/L,2 hPBG < 7.2 mmol/L;有效則指患者 HbA1c為 6%~7%,FPG為 6.7~7.4 mmol/L,2 hPBG為7.2~8.4 mmol/L,以上指標滿足其中任一項即可;無效則是上述情況均未達到,甚至加重。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例(%)]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組內比較行配對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血糖情況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FBG、2hPBG、HbA1c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FBG、2 hPBG、HbA1c均在正常范圍且低于治療前,試驗組患者的上述指標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血糖情況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的血糖情況對比(±s)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P<0.05。FBG:空腹血糖 ;2hPBG:餐后2h血糖; HbA1c:糖化血紅蛋白。
組別 例數 FBG(mmol/L) 2hPBG(mmol/L) HbA1c(%)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0 8.69±1.52 7.52±1.05* 15.20±2.28 11.20±1.74* 7.89±0.14 6.79±0.55*試驗組 30 8.59±1.41 6.52±0.17* 15.39±2.41 8.69±1.44* 7.85±0.27 6.41±0.25*t值 0.264 5.149 0.313 6.086 0.720 3.44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兩組患者的BMI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BMI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BMI均低于治療前,試驗組患者的BMI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BMI水平對比(±s,kg/m2)
表2 兩組患者的BMI水平對比(±s,kg/m2)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0 25.63±1.51 23.69±1.58*試驗組 30 25.69±1.41 22.09±1.51*t值 0.159 4.009 P值 >0.05 <0.05
2.3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相較對照組,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100%,高于對照組(7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例(%)]
近幾年來,人們不健康的飲食結構、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導致2型糖尿病已成為臨床常見疾病,該病是由糖代謝紊亂而形成的代謝性疾病,主要表現為多食、多尿、多飲、體形消瘦等[7]。該病雖在短時間內不會致命,但長期發展能引起其他嚴重并發癥的,如對患者心臟、腎臟、眼等器官造成侵害,使相應功能減弱乃至喪失,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8]。另有研究表明,隨著T2DM患者體質指數的增加,胰島素抵抗水平逐漸升高;超重和肥胖患者胰島β細胞功能亢進[9]。目前,對于該病尚未有根治辦法,只能通過口服藥物或注射胰島素等手段將血糖控制在安全范圍內,減少并發癥發生[10]。
達格列凈是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有一定的降糖作用,其作用機制是通過抑制腎臟對葡萄糖的重吸收,進而促使過多糖經過尿液排出體外[11]。本研究結果顯示,經治療兩組患者FBG、2hPBG、HbA1c、BMI均有效降低,與治療前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這表明試驗組減重、降糖效果更明顯。這與王一書等[12]研究的結果類似。由此可見,在應用SGLT-2抑制劑的同時聯合抗阻運動,可能通過增加糖的消耗,使藥物的降糖效果得到增強:抗阻運動是一項肌肉訓練,經過多種活動對肱二頭肌、肱三頭肌、下肢肌群等全身肌肉群的全面訓練;肌肉組織則是胰島素主要靶器官,肌肉組織力量訓練越好,胰島素敏感性和胰島素受體數量升高越明顯,進而提高血葡萄糖清除率、降低血糖、加速脂肪組織分解、改善BMI[13]。本研究結果還表明,試驗組的治療總有效率(100.00%)高于對照組(76.67%),說明試驗組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更好,證實了達格列凈聯合抗阻運動治療在T2DM中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T2DM在聯合使用藥物與抗阻運動后,改善患者BMI水平和血糖情況,可進一步提高了治療效果,推薦在臨床廣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