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貫徹落實中國石油集團公司黨組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發展部署,打造中石油集團公司首支數字化轉型試點隊——80025鉆井隊,以“賦能、轉型、控風險、提效率”為目標,基本實現智能生產組織和工程作業。
數字化鉆井隊現場擁有29類500余個數據傳感器,15臺智能手持終端,建立了數字化協同工作室、數字化值班房和數字化司鉆控制臺,生產組織采取全流程訂單式管理,基本涵蓋全部工程數據的實時測量和自動采集。依托中國石油工程作業智能支持系統EISS,80%作業信息實現自動采集和共享。

數字化司鉆控制臺
隊伍承鉆的德探1井位于四川德陽中江縣,基于EISS系統打造了鉆井現場數字化綜合信息平臺,于2021年7月試運行,已完成智能生產組織、工程作業、井控、裝備和QHSE管理等8方面24個工作點的數字化建設,運行良好。
與傳統鉆井作業隊的運行模式相比,減少基層填報紙質表格140余張,減少填報項2078個,平均每個崗位減少189項,在保證現場數據質量的同時提升了一線員工的工作效率,實現了幾大重要變革。
中國石油工程作業智能支持中心EISC對作業現場運行動態全過程監控,施工措施執行情況一目了然,措施指令下達、調整更加準確,遠程支持直面現場,關鍵指令直達司鉆,應急處置科學快捷,前后端互動更加及時高效。
生產組織實行流程管理,訂單式保障,組織過程留痕,考核精準透明,物資配送更加有序,生產組停自動預警,生產運行更加高效。
鉆井隊長數字化工作平臺,可實時掌握班組活動、設備運轉動態。自動預測當日進尺,超前安排工作任務,智能提示待鉆井段故障復雜,讓鉆井隊長使用大數據指導現場作業;工程技術人員可根據系統自動推送的最優措施,依托知識庫與大數據實時分析,自動生成當班施工參數、工作內容、風險提示和解決方案,以此指導班組科學、安全、高效施工;基層員工可以利用手持終端開展智能巡檢,清單式巡檢內容和場點。
故障、復雜自動預警系統,可自動推送4大類預警、報警信息,對參數異常、復雜征兆等非正常狀態自動預警,實現風險超前提示,防范措施及時跟進,管控措施精準有效,豐富的計算模塊,為現場制定科學合理的技術措施提供幫助。
智能監控報警系統,實時監測頂驅、泥漿泵、剎車系統等鉆機運行關鍵參數,自動報警、預警的同時,實時采集能耗數據,實現對能源消耗的監控;智能維護保養系統,實時監控現場裝備配件、潤滑油等易損材料的檢測更換,依托大數據智能推送更換、維護信息,降低設備故障的損工時間。
油氣層段安全起鉆實時評價系統、井控裝置在線監控系統以及井控活動管理系統,可以實時監控起鉆前循環、靜止觀察、短程起鉆等關鍵工序措施落實是否到位,保障作業安全。同時對現場井控活動進行數字化管理,井控活動實時記錄,管控更加有效。
川慶鉆探公司將進一步探索數字技術與井筒工程技術的深度融合,著力提高風險預警準確率與技術支持科學性,實現運行效率、處置能力與管控能力“三提升”,打造高質量、高效率、可復制的新型數字化鉆井隊。

三維可視化數字井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