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龍
高中物理學科是一門邏輯性極強、難度系數較高的理科科目,是令部分學生十分頭痛的一個科目。為了改善這種教學狀況,教師要積極嘗試將合作學習模式與高中物理課堂深度融合,為學生打造一個高效、豐富的物理課堂。
一、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意義和重要性
在高中物理教學的合作學習模式下,教師優化物理教學系統,為學生創造一個學習氛圍濃厚、和諧的團隊式物理學習環境,提升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達到較好的物理教學效果。由此可見,充滿創意性和實效性的合作式學習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具有極為重要的應用意義和實踐意義。
二、研究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一)合理劃分學習小組,整體規劃物理教學結構
合理的學習小組的劃分是高中物理合作學習模式的基礎,因此,教師在最初的合作學習模式課堂設計中,應對學習小組的劃分予以足夠的重視,通過對不同學生學習情況、物理知識接受能力、學生交際情況的全面了解再進行學習小組的劃分。以學習小組為基礎整體地規劃高中物理的教學結構,有階段性地幫助學生實現物理知識的全面學習。
首先,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學習小組劃分自我評測意向表,收集學生對合作學習的參與意愿和意見,以此為參考進行小組的劃分。其次,教師合理設計學習任務,保證每一位同學都能夠在小組學習中發揮作用。最后,教師應及時收集學生在合作模式教學下的學習反饋,從而對合作學習模式進行相應調整,為后期的合作學習奠定基礎。
(二)科學展開合作活動,注重高中物理實驗教學
課堂合作活動的展開是高中物理合作式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教師應結合實際,科學地為學生設計高中物理課堂活動,在課堂活動中,帶領學生展開高中物理知識的實踐應用和實驗教學,從而在豐富高中物理教學內容的基礎上,促進小組內學生之間、小組和小組之間的積極交流,增添物理課堂的趣
味性。
例如,教師在教授“平拋運動”這一課時,可以設計一個物理課堂實驗活動。首先,教師應為學生制作一個平拋運動課堂活動幻燈片(內容主要有各類物體精彩的平拋運動視頻、平拋運動器材設計組裝等等),以精彩的平拋運動視頻調動學生的實踐積極性。隨后在保證活動紀律的前提下,給予學生充分的活動自由,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任意選擇平拋運動材料進行器材設計,引導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展開平拋運動的物理實驗。在活動的最后,每一個小組的同學都應將自己的實驗報告進行展示,教師可以對這次活動進行一個整體總結,給予學生更加良好的小組學習體驗。以此類推,教師還可以結合其他物理實驗進行整體活動設計,從而幫助學生更加高效地掌握物理知識。
(三)有效創設物理情境,引入生活化物理知識
為了能夠對高中物理合作式教學進行一個整體優化,教師還可以考慮在教學過程中融入生活化的物理知識,以此為基礎創設物理情境,在具體的物理知識情境中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促進學生物理探究性思維的形成。
例如,教師在講解“力的作用”這一物理知識點時,可以利用身邊的材料(橡皮擦、桌椅等等),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力”的情境的設計。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我們生活中有哪些“力”,比如摩擦力(擦黑板、走路)、浮力(物體浮于水面)、相互作用力等等,并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制造相應的力學情境,引導學生對不同的力和力間的作用進行相應研究,讓學生思考:不同的力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鼓勵學生在小組中發表自己的看法,從而以生活化的力學情境,幫助學生在理論上理解力的作用與應用,使力的概念能夠在生活中具象化,促進學生對力的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全面提高合作學習模式下高中物理課堂的教學質量。
(四)靈活設計物理問題,指導學生展開合作討論
高中物理知識的學習是一個層次化、階段化的過程,為了能夠使合作學習模式與高中物理課堂融入得更加自然,教師可以以物理問題為基礎,一層一層地指導學生展開與這個物理問題有關的合作討論,靈活地設計層次性的物理問題,從而達到物理小組的合作學習討論效果。
例如,教師在講解“磁感線”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以相關問題進行引入:磁感現象是什么?其有什么特點?磁感線是否真實存在?如何利用磁感知識解決物理問題?引導學生在小組中針對這些問題展開討論,并寫下討論結果。隨后,教師對“磁感線”的知識進行系統講解,并為學生布置后續的學習任務,鼓勵每一位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小組討論中,在互相交流的過程中加強對知識的深入理解,達到合作教學的效果。
綜上所述,教師應結合充足的教學經驗,深度把握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課堂中的有效應用。通過合理劃分學習小組、科學展開合作活動、有效創設學習情境等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增進學生的學習交流和溝通,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合作學習模式下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從而全面強化學生對高中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應用,促進物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