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文明
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數學知識,也具備了進行獨立思考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隨著學段的升高,學生需要學習的知識越來越多,如果僅靠被動地接收教師總結的知識,學生將會面臨很大的學習壓力,學習效果和效率也難以保障。因此,在小學高年級數學中,教師應當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對數學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索,掌握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本文通過探討小學高年級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
小學高年級階段的數學難度逐步增大,學習內容也逐步增加,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出了一定的挑戰。在這個階段,學生的思維逐步由直觀思維向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發展,具備了一定的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不足,機械化的學習方式一方面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意愿,造成數學學習中的畏難情緒;另一方面也會束縛學生的思維發展,影響學生獨立的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的發展。因此,教師應注重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轉變師生角色,給學生提供豐富的自主學習機會,為學生數學思維和能力的發展打好基礎。
一、小學高年級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灌輸式教學模式仍占主導
在目前我國的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占比仍舊較大,受到傳統教學思想和方法的影響,大多數教師對于教學工作的創新缺乏動力,過于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這種應試型的教學模式影響了教師對學生思維能力、創新能力、核心素養的關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雖然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但長遠而言,這種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法其實束縛了學生自主思維的發展,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總結好的知識,甚至是以死記硬背的方法進行數學學習,造成了學生對教師的依賴心理比較嚴重,獨立的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當面對比較復雜的數學問題或題型變換時就束手無策。如果教師不能轉變陳舊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將會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帶來極大阻礙。
2.學生缺乏自主學習意識
雖然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但是受制于我國實行已久的應試型教育模式,導致學生普遍對于教師比較依賴,數學學習的方式主要依靠教師的課上教學和重要知識點的總結。同時,由于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被忽略,也使得學生習慣了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預習、學習和復習。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缺乏自主的規劃,對自己在數學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也沒有獨立解決的能力,這種一味依靠教師和家長的學習方法體現了學生對于自主學習缺乏正確的認識,更沒有形成適合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
3.自主學習能力比較薄弱
小學高年級數學自主學習能力,是指學生獨立自主地進行學習,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解決具體的數學問題。自主學習能力代表著學生能夠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制定學習規劃,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合理地安排學習進度。受制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在以往的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很多教師都缺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意識,而小學高年級數學的難度相對較大,知識點也有所增加,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難度也就相對更大,使得很多學生在自主學習能力方面表現都比較薄弱。
二、小學高年級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
1.轉變師生角色,營造開放氛圍
要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首先就要求教師從思想觀念上轉變陳舊落后的認識,根據新課標的要求重新定位當前的高年級數學教學工作。一方面,教師要積極開展教學創新工作,深入研究新課標對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指明的方向,在教學工作中加強學習,敢于創新,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放在教學工作的重要位置,并采取相應的措施改變灌輸式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一個相對比較開放和自主的學習環境;另一方面,教師要轉變課堂上的師生角色,將自己從教育的主導者和權威者轉變為教育的引導者和輔助者,將學生放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的首位,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適當放手,給學生提供充分的獨立思考、探究、驗證的機會,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通過獨立地解決數學問題逐步增加數學學習的信心,克服在數學學習中的畏難情緒,提高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2.開展合作學習,增強學習動力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就是要求教師一定要改變以往數學教學中一把抓的教學方式,適當放手,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實踐和探索的機會,通過逐步引導學生開展獨立的思考,了解自身在數學學習中的需求和情況,才能夠針對性把握自己的學習方向,規劃自己的學習計劃,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合作學習模式是一種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普遍應用的學習方法,合作學習通過以學生為主體,以小組合作為方式,通過合作開展數學問題的研究和討論,調動學生積極開展學習的意愿和熱情,在思想的溝通和碰撞中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形成數學能力?;诖耍處熆梢栽谛W高年級數學中有意識地引入小組合作學習,通過科學合理地設置學習小組,分配小組成員,發布學習任務,由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對教師提出的學習任務進行資料的搜集、問題的討論、驗算與求證,最終形成一致的結論。在這個過程中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還能夠鍛煉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溝通配合能力等,可謂一舉多得。
例如,在《正方體和長方體》這一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正方體表面積計算”這一問題,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數形結合思想,合作制作一個正方體,而后對這個正方體進行拆分,觀察一個正方體當中包含多少個正方形,如何計算正方體的表面積,有幾種方法計算正方體的表面積。學生需要以小組為單位動手制作、觀察、分析和計算,在這個過程中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解決了具體的數學問題,達成了一致的結論,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達到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
3.制定學習任務,鍛煉自主能力
任務式的學習模式通過制定具體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自主設定學習目標、選擇學習方法、制定學習計劃,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掌握知識,提高技能,實現數學知識的具體應用和轉化。要借助小學高年級數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通過制定合理的學習任務,由學生主導,選擇最優的方案,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鍛煉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應當注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性地制定適合的學習任務,通過鼓勵學生自主實踐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學習任務的制定既要符合教學進度,適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又要兼顧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意愿,通過鼓勵、引導、協助的方式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克服數學學習中的困難,及時與教師進行溝通與互動,建立良好的學習關系;引導學生發現與總結自身的學情和學習特點,找到最為合適的學習方法,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把握學習進度,設制合理的學習任務,從而在積極實踐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圓柱與圓錐》這一部分的教學內容當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圖形變化的形式解決圓柱和圓錐的具體問題。在這個學習任務當中,學生可以親手制作一個圓柱或圓錐體,通過將自己制作的圓柱和圓錐體進行拆解,得到一個長方形和一個三角形,而后通過描線的方法來對應長方形與圓柱體、三角形與圓錐體之間的關系,觀察這兩個圖形的各條邊與圓柱和圓錐體的位置關系,再以計算的方式得到圓柱和圓錐體的表面積。通過完成這個學習任務,學生可以發現圖形可以變換成為新的圖形,并且明確圖形之間的變化關系,當學生再面對這種類型的題目時,就可以找到有效的方法解決具體的問題,掌握同類型問題的解題方法。
4.高效復習整理,提高學習效率
良好的復習和整理習慣對于小學高年級數學學習至關重要,隨著學階的不斷升高,小學高年級數學的難度較以往有了一定的提高,知識量也在不斷增加,如果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復習習慣,一方面數學知識的掌握比較分散,很難形成系統的知識網絡,不利于高效地完成數學學習;另一方面零散的知識點也比較容易混淆或遺忘,造成學習效率低,解題能力差。良好的復習和整理習慣既可以幫助學生及時總結課程內容,梳理重要的知識點,將自己所掌握的數學知識進行不斷回顧,打好基礎;又可以提高學生對數學信息進行提煉、整合和歸納的能力,幫助學生及時發現數學學習中的問題和困難,針對性地調整學習計劃,提升學習效率。因此,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復習和定期的整理,學生可以借助思維導圖、概念圖等創新的學習工具,梳理數學知識,同時還需要具備整體的思路,跳出某一課程或單元的限制,將數學知識點整體串聯起來,才能夠不斷加深印象,為自主學習做好準備。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持續開展,對于小學階段的數學教育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小學數學教學不但要重視知識的教授,更為重要的是要通過數學學科教育發展學生的數學素養,形成一定的數學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需要借助有效方法,轉變師生角色,充分給予機會,通過鼓勵學生積極地開展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增強數學學習的信心,克服畏難情緒,培養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